知乎热榜 ( ) • 2024-05-01 09:22
搜粟都尉赵过的回答

熊廷弼是积极防御派开山第一人。

熊时代和后面还不一样。

熊第一次做辽东经略时候,辽东原明朝地盘基本都还在手里,只丢失了抚顺、清河、开原、铁岭四个城而已。而且这四个城,后金也不是完全派兵占据的,而是更多作为缓冲地存在的。这个战略局面是后世的将领不敢奢望的。这种情况下,明军只要准备足够到位,积极防御还是相对容易的,而且一旦机会来了还可能反攻。熊廷弼第一次经略辽东时期的布置,全是冲着积极防御走的,也确实让努尔哈赤一次试探性进攻(灰山之战)最终对峙后即收兵。

熊廷弼第二次次经略辽东时候情况变了,明朝已经基本没有反攻机会了,连积极防御都困难了。此时经历辽沈之战,明朝从全国调来的最精锐的客军全军覆没,沈阳、辽阳等七十多城都丢了,辽南大片优质耕地都归后金。后金有了更好的相持资本,明军战斗力也很长时间不可能恢复元气了。所以熊提出的三方布置,说未来反击是给天启听的,本质依然是积极防御。希望通过扼守广宁和辽南水军袭扰,保证能稳住对峙局面。

在熊廷弼时代,是明朝搞积极防御最合适的时代,但这个时期的明朝不可能满足于防守,这也导致熊在朝廷陷入孤立,第一次被罢免,换上不知所措袁应泰,辽沈之战明军全军覆没,丢了七十多城;第二次又被激进进攻派王化贞架空,最后广宁之战,明军又全军覆没,丢了四十多城,整个关外几乎全丢了。

所以熊廷弼的战略很好,所处时期也最好,但是当时环境下,根本不可能落地成功。


王在晋是比较迷糊的消极防御派。

消极防御不是完全不对,但王在晋本身军事能力太差,所以弄出问题就比较大。

王在晋的思路是扼守山海关即可。但是山海关一个单独的关肯定防御力不足,而王在晋不敢推进拉纵深,所以就打算在山海关前修一个八里铺,作为山海关的纵深犄角。

这个思路非常外行了。因为这种相聚太近的两地根本没有纵深意义,反倒八里铺一旦破,溃军直接会冲击山海关,自己把自己先冲乱。

所以当孙承宗看到山海关问题后,直接质问住了王在晋。

另一方面,王在晋时代还面临一个新的防御问题,就是东蒙古各部怎么办?此时后金已经占据几乎整个辽东,完全直面东蒙古各部,蒙金矛盾必然激化,且部分蒙古部落已经开始臣服于后金,怎么处理好蒙古盟友关系对于下步防御也很重要。王在晋基本延续了王化贞政策,对林丹汗无原则岁赏,但对东蒙古各部情况了解不到位,所以不可能组织好蒙古对后金的战斗。

在王在晋短暂的经略辽东期间,整体就是这么比较迷糊的消极防御,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抚虏堵隘“。不过这套操作并不比王化贞强多少。

但是王在晋对辽东影响很小,因为很快被孙承宗赶走了。对他个人来说倒是好事,他难得善终了。


孙承宗是比较混沌的积极防御派。

孙承宗也是两次负责辽东。

第一次是在王在晋负责时期,他明白王在晋的守法不行,但是他有大概思路,却具体方案上主意并不太定。

孙承宗到辽东时候,当时关外修城主要有三派思路,一是王在晋坚持的八里铺(中后所)方案;二是阎鸣泰的觉华岛方案;三是袁崇焕的宁远方案。这还只是大的区分,细节上还涉及修城推进多块等问题。

孙承宗明确反对一方案,但其余选择并不坚定,而且在推进速度上非常保守。这是其有总的战略思路但具体军事能力不足的体现。

但孙承宗这个人最大优点还是在于识人用人。最终当袁崇焕一定要坚持修宁远且自己开始动手干时候,孙承宗选择接受和支持。而且一旦支持后并不会过于犹豫,他摈弃张风翼等人干扰,虽然推进速度还是有限,但最终支持袁崇焕修成了宁远。

而且,孙承宗对当时的前线根子问题看的很清。意识到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朝廷不知兵的人指手画脚,前线不懂军事的文官拍脑袋最决定,所以他最先提出“今天下当重将权”的意见,建议朝廷不要过于在乎前线的小胜小败,需要给前线将领更大自主权,来布置大的方案。

孙在蒙古防御问题上改变了王在晋的做法,对蒙古各部抚赏都极其谨慎,甚至尽量不给了。孙意识到抚赏蒙古对于和后金作战时候的帮手价值不大,但是他对蒙古同样不了解,所以缺乏蒙古战略意义上的认识,这是其局限性。

不过讽刺的是,要求朝廷不要在乎小胜小败的孙承宗,因为此时朝中党争原因,恰恰因为柳河之战这个仅损失四百多人的战斗,就被赶下台了。

孙承宗第二次主政辽东是己巳之变后,这一次孙承宗依然拿不准关外到底应该防御到哪里。而他对邱禾嘉和祖大寿都没有对袁崇焕那种信任,所以在邱、祖争论时候,不敢拍板决定,对新修的大凌河既不坚决反对,也不明确支持,导致了后来大凌河被围。而孙承宗亲自指挥的救援战又一败涂地。最终大凌河之战惨败后,孙引咎辞职。

综合来说,孙承宗这个人属于有大略但缺雄才,能看出明军问题,能有大概思路,但把握不准具体落地方案。好在其本身威望高,也努力给部下遮风挡雨,所以下属的主观能动性很强。如果遇到袁崇焕这种有能力他也信任的下属,自然能出现较好的化学反应;如果是大凌河这种对下属不够信任时候,就很容易出现选择困难,导致出现战术上的严重失误。


袁崇焕是逆风情况下积极防御派

袁崇焕去辽东时候就是辽东崩坏时候。他一上来就反对王在晋的“抚虏堵隘“策略(实际上王袁袁私人关系不错,王本身重用袁,袁死后都基本还是赞赏他,只不过袁认理不认人那种)。后来更是提出比孙承宗设想的还激进的修宁远推进模式。

袁崇焕前期推进策略先后得到孙承宗和阎鸣泰的支持,宁远城的布置足够加强,这为宁远之战胜利打下基础。

在袁崇焕任辽东巡抚后,继续自己这种修城推进策略,趁皇太极大意、后金主力在朝鲜时机又修建了中前所、锦州等城。希望能够采取逐城推进模式对广宁首先实现链式绞索。但因为皇太极的快速收拢主力进攻,继续推进大凌河的目标没有实现,双方就爆发了宁锦之战。

宁锦之战明军的胜利,证明这种积极防御是可能实现的。

而袁崇焕到负责整个防守体系时候,已经是崇祯时期了。这时期他对蒙古的理解比王、孙都进一步,能理解到打仗不能指望蒙古人,但蒙古的屏障作用同样重要。但这时候蒙古的局势已经崩坏,袁崇焕努力抢救最后一个原盟友喀喇沁的想法也得不到有效支持。最终问题恰恰出在蒙古地段。

袁的守边战略是逆风情况下可能的最佳方案。不过他实际上全盘负责辽东时间太短,包括宁远、宁锦两战时期,都不可能管理全盘战略。这也导致即便他在军事高光时期,对蒙古战略还是孙承宗、高第、王之臣等人的意见,这是他战略没有全盘贯彻的可惜之处。

另外,在整军问题上,袁崇焕缺乏孙承宗那种情商,但是更接地气。所以袁缺乏孙那种容人之量,没法做到选择最大公约数,能对马世龙、满桂、赵率教、祖大寿等人都重用;但是袁重用的人,确实得到得到的尊重支持度更高,所以关宁军战力提升更明显。某种程度来说,袁比孙更贯彻了孙说的“今天下当重将权”思路。


袁崇焕死后,他的战略思路基本被祖大寿等人全盘执行。但随着大凌河之战的惨败,形势逐渐变化,同样的战略,原有是积极防御,现在也逐步变成消极防御。主要在于祖大寿不具备战略创新能力,所以没法在形势变化情况下想出更好方略。

而洪承畴来辽东,因为辽东形势已经到了最难时候,所以努力坚持的依然这种此时已经变成消极防御的战略。

等到松锦大战失败后,辽东无所谓战略了,就是苟活了。


总结来说

在萨尔浒之战后,明朝的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攻守之势异也,尽早积极防御才是最好战略。但这时候的明朝是不服气的,所以防御派不可能得势。熊廷弼这个积极防御第一人,就成了这一时期的悲剧。

辽沈之战、广宁之战后,明朝所谓进攻派只有朝堂上完全不懂的拍脑袋决策者了,一线官员都知道能防御就不错了。这时候主要分为积极防御和消极防御的区别。积极防御就是在山海关外拉开纵深,靠修城逐步恢复;消极防御就是立足山海关附近。消极防御此时有市场的关键在于,后金因为自身统治问题,在广宁之战夺得整个辽东后,主动后撤放弃了广宁以西大量地区,所以明朝暂时安全,消极防御派赌的是后金不可能到山海关附近驻扎,所以就算进攻也只是打一下就回去。

这一时期积极防御派主要有孙承宗、阎鸣泰、袁崇焕、邱禾嘉等人;消极防御派主要有王在晋、张风翼、高第、王之臣等人。

而积极防御派里,关于推进到哪里、推进速度该如何,又有不同看法。

而且必须注意,这些人物的个人关系,并不能以派别划分。

比如袁崇焕作为积极防御派,与消极防御派里王在晋关系并不差,和高第也行;但同是积极防御派,孙承宗和阎鸣泰关系不佳,忠于袁崇焕的旧部也和邱禾嘉长期关系不好。

而且,不管积极防御还是消极防御,指的都是大凌河之战前。在大凌河之战后,已经没有了继续推进的可能,苟住既有之地已经是很困难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