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 中央社 CNA ( ) • 2024-05-02 11:56

(中央社记者张雄风台北2日电)事业单位为达到碳中和目标,取得自然碳汇也成为多方关注焦点。学者提醒,根据国际评论,蓝碳、绿碳皆对于减缓地球暖化属于缓慢而不切实际的解决方案;呼吁仍以迅速减少化石燃料为优先。

针对非属碳费征收对象,环境部订定「温室气体自愿减量专案管理办法」,可以量化其减量成果并转换为发展措施的资金。现已公布143项(国外110项、国内33项)可供企业可直接采用、申请减量额度专案的官方版自愿减量方法。

事业单位除了可以透过改用高效率灯具、增加温室气体回收等方式减碳、取得自愿减量额度(碳权)外,也能利自然碳汇获得碳权。

东海大学生命科学系教授刘少伦于台湾科技媒体中心发文提醒,根据「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的评论,目前所提倡的蓝绿碳方案(自然碳汇),对于全球气候暖化控制在摄氏1.5度以下的目标而言,仅属于缓慢而不切实际的解决方案。

刘少伦说明,该评论中提到,实现净零排放的关键在于迅速减少由化石燃料排放所导致的长期升温效应,而非短期内在有限土地上一手推动蓝绿碳发展,却另一手牺牲自然栖地以维持高耗能产业发展;这种方法只会使高碳排放企业得以借此逃避社会责任,牺牲环境以追求经济利益。

刘少伦指出,该文点出,如果无法认识到迅速降低化石燃料使用(如天然气和煤炭)的重要性,所谓的蓝绿碳仅是一种自欺欺人的手段,仅是以净零排放来安慰自己。

根据环境部资料,国内自然碳汇方法学仅有「造林与植林碳汇专案活动」1项。截至今日环境部已陆续预告6项新增方法学,包含森林经营、竹林经营、红树林和海草复育、农业土地管理、低生长林增汇等。

其中,森林、竹林经营2方法学已于日前召开首次初审议会,目前进度皆为补充修正再审。 (编辑:李亨山)113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