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热榜 ( ) • 2024-05-02 13:36
历史环游记的回答

卧冰求鲤。
真实的王祥确实有孝顺的美名,但绝不会脱光了衣服躺在结冰的河面上。
而他要这么编、这么宣传的理由也很简单:
九品中正制,「以孝治天下」,而且这种孝越极端越好。
实际上,孝行确实给王祥带来了切实的政治回报。
我们来看看这背后的权利逻辑。

东晋永昌元年(公元 322 年)正月,大将军王敦从今天的湖北鄂州举兵东下,打败了南京城的皇帝司马睿。

在他与自己的堂弟王导共同执掌朝政后,他们的家族控制了整个王朝,史称「王与马,共天下」。

「马」即皇室司马氏,「王」就是两人出身的琅琊王氏。

唐人刘禹锡有诗曰: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其中的「王」指的就是他们这个家族。

根据毛汉光先生考证,仅仅是在两晋南北朝这二百多年中,琅琊王氏官居五品以上的族人就有一百六十一人;

而这个时期五品以上的官员累计也就一千七百多人,琅琊王氏几乎占据了十分之一。

宋人《古今姓氏书辩证》也记载,琅琊王氏有五十多人官至宰相,二十五人官至吏部尚书,做到刺史、太守等类似今日省长、市长级别的官员更是不可计数。

更为一般人所知的是,他们在书法、文学、音乐等文化领域人才辈出,家族有一百多人名传后世,比如「书圣」王羲之,他是王敦、王导的侄子。

这个家族被视为中国历史上最有权势的家族之一,人称「华夏首望」,或者「中古第一望族」。

南朝史学家沈约曾慨叹:自开辟以来,未有爵位蝉联,文才相继,如王氏之盛者也。

在将家族推上权势巅峰的那一刻,王敦、王导兄弟或许会想起这个家族的奠基人——他们的伯祖王祥,想起他如何胼手胝足地为家族积累起原始资本的故事。

王祥出生于东汉末年的乱世,祖籍琅琊郡,也就是今天山东省东南部的临沂市。

三国诸葛亮的家族也发源于此,史称「琅琊诸葛」,但若论到对中国历史的影响,琅琊王氏可能还要远超琅琊诸葛。

王祥的另一个身份可能更为人所知:

因「卧冰求鲤」而被画入二十四孝图的著名孝子。

历史上真实的王祥却并不是这个模样。

他确实有孝顺的美名,但绝对不是迂腐之辈,会脱光了衣服躺在结冰的河面上。

《晋书》载:

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之而归。

王祥的后母想吃鲜鱼,但天寒地冻,河面结冰。

王祥「解衣将剖冰求之」。

据此判断,他只是解开衣服,更好地发力剖冰。

大冬天干活,是否有必要解开衣服又值得怀疑。

至于鲤鱼被王祥的孝心感动到破冰而出,更是过于夸张。

整个故事中唯一可信的,大概就是王祥确实做出了孝顺的举动,即使在大冬天,也会想办法给经常虐待他的继母弄来活鱼尝鲜。

他因为这种孝顺而被乡里称赞,继而被州郡长官邀请当官。

在他所生活的那个年代,一个人可能因为孝顺而被察举为「孝廉」,进入官府做官。

王祥拒绝了,这是非常清醒的举动,那时乱世方起,进入仕途危险重重。

他带着继母和弟弟离开山东老家,南下安徽庐江一带隐居避乱。

直到六十岁左右,他才在弟弟的劝说下出任徐州别驾。

此时曹魏早已统一北方,曹丕代汉称帝。

这时入世当官在理论上风险更小。

王祥的这个选择,以及后来一系列的举措都证明,他不仅不迂腐,反而有极强的务实精神,能够在乱世中保全自身,并在恰当的时机获取地位。

「别驾」这个职位很重要,是州政府最高行政长官的首席属官。

州是当时最高一级地方行政单位,相当于今天的省区。

最高行政长官称为刺史,别驾则辅佐刺史管理行政事务,出行时可以拥有自己独立的车驾,故有此称。

对时代背景稍作考察,我们就能知道王祥获得这个职位并不容易。

东汉以来,「世家大族」这种全新的权力组织逐渐孕育成型。

它以家族为枢纽,族中世代有人做官,甚至都官居三公九卿。

比如袁绍出身的汝南袁氏号称「四世三公」,家族的四代人中,都有人官至三公。

其他如东汉司徒王允为代表的太原王氏,曹魏杨修出身的弘农杨氏,荀彧背后的颍川荀氏,还有司马懿壮大的河内司马氏等,都是名动天下的世家大族。

他们掌握了上至中央的三公九卿,下到地方州郡的刺史太守等核心位置。

与之相对的是,皇权不断衰落,不得不接受与世家大族共同治理天下的现实。

就连以用人不拘一格著称的曹操,在政治上也主要任用颍川荀氏、清河崔氏等大族名士。

唐长孺先生在《东汉末期的大姓名士》一文中,就明确指出:

曹操仍然只能从大姓、名士中选用他所需要的人才,也仍然需要大姓、名士推荐他所需要的人才。

这些家族多是书香门第,通过对知识的垄断控制仕途晋升之道。

我们知道,在印刷术普及以前,知识被限定在竹简、布帛、手抄书等载体上,难以大面积传播。

西汉建立后,设太学,讲授儒家典籍,功臣后代或出身低微的才华卓越者都有机会入学,考试通过后可入仕做官。

东汉后期,太学废弛,知识传授逐渐转移到大家族内部。

正像陈寅恪先生《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说的那样:汉代学校制度废弛,博士传授之风气止息以后,学术中心移于家族。

这些家族不仅藏有典籍,还有能力传道解惑。

而后者尤其重要。

秦朝焚书坑儒后,汉时的典籍大多来自民间私藏、后人传抄,版本混乱,错漏极多,需要进行勘校、考据、解读。

往往几千字的原文,解读多至十万字。

这个专业门槛极高又耗时耗力的工作,往往只有出身大族的知识分子能够胜任。

比如汝南袁氏擅长解读《易》,弘农杨氏则专攻《尚书》。

凭借着这种读书特权,大家族的子弟入仕为官,又为下一代积累更好的政治资源与经济实力,如此循环往复,往下传递两到三代,就有可能成为世代高官厚禄的世家大族。

阎步克教授在《波峰与波谷》中做了精准的总结,他们「猎得官场权势,反过来又能强化了财富的占有,雄厚的家族财力,又足以保障子孙继续接受教育、成为士人」。

到了王祥入仕的曹魏时代,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趋势已经无可挽回。

为了获得他们的支持,曹魏开国皇帝曹丕颁布了九品官人法,以制度的形式巩固了大家族的当官特权。

根据这个制度,每个州、郡设立「中正」这样一个职位,根据门第、能力、德行三个指标,将该地士人划分为三六九等,按等级授予官职。

而中正最看中的,也是最能进行量化评价的,就是门第,也就是士人祖辈的官爵、功勋。

与世家大族对应的,则是低等士族,又称寒门。

家族中也有人当官,但多是刺史、太守府中的属官,或者县令等低阶官员,也缺乏世代积累。

家族中的人想要进入仕途,往往先是去刺史、太守府中从低阶幕僚做起,获得长官赏识举荐,才有获得正式官职的可能。

王祥就出自这样的家族。

他的祖父王仁曾做到青州刺史的高位,父亲王融则终身未仕。

到了他这一代,家族已经陷入困顿,以至于连活鱼都购买不起。

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入仕,一条比较容易的路径就是修德。

正如我们在前面提到的那样,在魏晋时期,一个人可能因为德行出众而为乡里所知,进而被州、郡长官征辟入府。

而「孝」是当时最被看重的德行。

王祥隐居三十年不问世事,一出山就获得了别驾高位。

这说明在这三十年中,他的孝名始终远扬。

而且越是隐而不出,名声越是响亮。

东汉以来,社会上就兴起一种崇隐的风气。

《汉书》说「是故清节之士,于时为贵」,清节之士指的就是不沾染官场俗气的隐士。

他们越是隐居深山,越被人认为德行高尚,到了最后,也越容易被举荐为官。

王祥的发迹路径正好暗合了这套逻辑。

至于这个过程是自然而然,还是王祥有意为之,今天已经很难判断。

唯一能确定的是,孝行给王祥带来了切实的政治回报。

而且这种回馈还将在司马懿的后代掌权以后,结出更丰硕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