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机核 GCORES ( ) • 2024-05-03 03:23
作者:五代 高居诲(亦作 平居诲)
《于阗国行程记》是一份记载五代时期一段远行的历史文献。这段旅程开始于灵州,途经广阔的沙漠和多个重要的历史地点,最终到达了神秘的于阗国。途中,旅行者经历了党项地区的沙岭,甘州的干旱无水地带,以及吐蕃地界的文化交流。文中详细描述了于阗国的地理、文化和社会特征,如它的玉石河流、国王的生活方式以及当地的宗教信仰。
本文的来源有两处,其一是《五代史记》,另一处是《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 。
下面的片段来自《五代史记》卷第七十四《四夷附录》第三 :
自灵州过黄河,行三十里,始涉沙入党项界,曰细腰沙、神点沙。至三公沙,宿月支都督帐。自此沙行四百余里,至黑堡沙,沙尤广,遂登沙岭。沙岭,党项牙也,其酋曰捻崖天子。
从灵州过了黄河,走了三十里,开始进入党项地区的沙漠地带,那里有名为细腰沙和神点沙的地方。到了三公沙,我们在月支都督的帐篷中过夜。从这里开始,我们又在沙地行进了四百多里,到达了一个名为黑堡沙的地方,这里的沙漠特别广阔,我们便爬上了沙岭。沙岭是党项的一个重要地点,当地首领被称为捻崖天子。
渡白亭河至凉州,自凉州西行五百里至甘州。甘州,回鹘牙也。其南,山百余里,汉小月支之故地也,有别族号鹿角山沙陀,云朱耶氏之遗族也。自甘州西,始涉碛,碛无水,载水以行。甘州人教晋使者作马蹄木涩,木涩四窍,马蹄亦凿四窍而缀之,驼蹄则包以氂皮乃可行。
我们过了白亭河,到达凉州,再从凉州向西行五百里,便到了甘州。甘州是回鹘人的重要地点。在甘州南边有一片百余里的山区,是汉代小月支的旧地,那里有一个名为鹿角山沙陀的别族,据说是朱耶氏的后裔。从甘州向西开始,地区变得干旱无水,我们不得不携带水源前行。甘州的人教导我们怎样制作马蹄木涩,这种木涩有四个孔,马蹄也要凿四个孔并且系上它,而骆驼的蹄子则要用牛皮包裹才能行走。
西北五百里至肃州,渡金河,西百里出天门关,又西百里出玉门关,经吐蕃界。吐蕃男子冠中国帽,妇人辫发,戴瑟瑟珠,云珠之好者,一珠易一良马。西至瓜州、沙州,二州多中国人,闻晋使者来,其刺史曹元深等郊迎,问使者天子起居。
我们向西北行进五百里到达肃州,过了金河,然后向西一百里经过天门关,再西一百里经过玉门关,穿过了吐蕃的地界。吐蕃的男子戴着中国式的帽子,女子则编着发,佩戴着很受欢迎的珠宝,好的珠宝可以用来换取一匹好马。我们继续向西到达了瓜州和沙州,这两个地方有很多中国人,当地的官员听说有晋朝的使者来访,便出城迎接,并询问关于天子的近况。
瓜州南十里鸣沙山,云冬夏殷殷有声如雷,云《禹贡》流沙也。又东南十里三危山,云三苗之所窜也。其西,渡都乡河曰阳关。沙州西曰仲云,其牙帐居胡卢碛。云仲云者,小月支之遗种也,其人勇而好战,瓜、沙之人皆惮之。胡卢碛,汉明帝时征匈奴,屯田于吾卢,盖其地也。地无水而尝寒多雪,每天暖雪销,乃得水。
在瓜州南边十里处有一个名为鸣沙山的地方,那里无论冬夏都有如雷的响声,据说是《禹贡》中提到的流沙。再往东南十里有三危山,据说是三苗族的避难所。在沙州西边有一个叫仲云的地方,那里的人都是勇敢善战的,瓜州和沙州的人都很畏惧他们。胡卢碛是汉明帝征讨匈奴时期的屯田地,那里虽然没有水源,但多雪,只有在天气暖和、雪融化后才能得到水源。
匡邺等西行入仲云界,至大屯城,仲云遣宰相四人、都督三十七人候晋使者,匡邺等以诏书慰谕之。皆东向拜。自仲云界西,始涉■〈酉廉〉碛,无水,掘地得湿沙,人置之胸以止渴。又西,渡陷河,伐柽置水中乃渡,不然则陷。又西,至绀州,绀州,于阗所置也,在沙州西南,云去京师九千五百里矣。又行二曰至安军州,遂至于阗。
我们一行人进入仲云的地界,到了大屯城,仲云派出了四名宰相和三十七名都督来迎接晋朝的使者。他们都向东方行礼。从仲云的地界向西,我们开始涉过一片干旱的地区,挖地才能得到湿沙,人们把湿沙放在胸前以解渴。然后我们继续向西,过了陷河,为了过河,我们砍下了柽树放在水中作为桥梁,否则就会陷入河中。再向西,我们到达了绀州,这是于阗设置的一个地方,位于沙州的西南方,据说距离京师有九千五百里。再行进两天我们到达了安军州,最终到达了于阗。
圣天衣冠如中国,其殿皆东向,曰金册殿,有楼曰七凤楼。以蒲桃为酒,又有紫酒、青酒,不知其所酿,而味尤美。其食,粳沃以蜜,粟沃以酪。其衣,布帛。有园圃花木。俗喜鬼神而好佛。圣天居处,尝认紫衣僧五十人列侍,其年号同庆二十九年。
于阗的国王穿着衣冠如同中国人,宫殿都面向东方,有一个名为金册殿的殿堂,还有一个名为七凤楼的楼阁。他们用蒲桃制酒,还有紫色和青色的酒,虽然不知道是如何酿造的,但味道非常美味。他们的食物是用蜜调制的粳米和用酪调制的粟。他们的服装是用布制成的。有花园和树木。当地人喜欢鬼神,也崇拜佛教。国王有时会有五十名身穿紫衣的僧人侍立在旁,当时是同庆二十九年。
其国东南曰银州、卢州、湄州,其南千三百里曰玉州,云汉张骞所穷河源出于阗,而山多玉者此山也。其河源所出,至于阗分为三:东曰白玉河,西曰绿玉河,又西曰乌玉河。三河皆有五而色异,每岁秋水涸,国王捞玉于河,然后国人得捞玉。
其国的东南方有银州、卢州和湄州,南方一千三百里处是玉州,据说是汉代张骞探索的河源所在地,那里的山多产玉。河源分为三条:东边是白玉河,西边是绿玉河,再往西是乌玉河。这三条河的河水颜色各不相同,每年秋天水位下降时,国王会在河中捞玉,然后国民才能捞玉。
下面的片段来自《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卷第三玉石部玉屑条:
玉河在于阗城外,其源出昆山,西流一千三百里至于阗界牛头山乃疏为三河,一曰白玉河,在城东三十里;二曰绿玉河,在城西二十里;三曰乌玉河,在绿玉河西七里。其源虽一,而其玉随地而变,故其色不同。
玉河位于于阗城外,它的源头在昆山,向西流动一千三百里,到达于阗的牛头山时分成三条河流:第一条叫白玉河,位于城东三十里;第二条叫绿玉河,位于城西二十里;第三条叫乌玉河,在绿玉河西七里。尽管这三条河的源头是同一个地方,但因为地质不同,所产的玉石颜色也有所不同。
每岁五六月大水暴涨,则玉随流而至,玉之多寡由水之大小。七八月水退乃可取,彼人谓之捞玉。其国之法,官未采玉,禁人辄至河滨者。故其国中器用服饰往往用玉。今中国所有,多自彼来耳。
每年五六月份,当大水暴涨时,玉石会随水流而来,玉石的多少取决于水的量大小。到了七八月份,水位下降后才能采集玉石,当地人称这个采集过程为“捞玉”。国家有规定,在官方未开始采集玉石前,禁止民众私自到河边采玉。因此,国内的器具和服饰往往使用玉石,这些玉石大部分都是从这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