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 中央社 CNA ( ) • 2024-05-04 10:11

(中央社记者郑维真彰化4日电)被誉为彰化母亲河的东螺溪受畜牧废水污染,常传恶臭,湖埔社区大学执行长林淑玲护河10余年,从发动抗争转为畜牧沼液沼渣再利用推手,希望打造永续环境,让东螺溪摆脱臭名。

东螺溪又称旧浊水溪,流经彰化县多个乡镇,沿岸农业、畜牧业与养殖业发达,也是南彰化农业灌溉重要命脉。

57岁的林淑玲年轻时嫁到东螺溪沿岸社区,拥有多张造型设计证照的她也进大学当讲师,得知湖埔社大整并后要找单位接手,她与学生成立社团法人承办。

「我只要花香味,不要猪屎味!」她看见住家旁东螺溪长期恶臭,大家只能默默忍受,导致年轻人出走家乡,她担心小孩在外读书不愿回来,2010年率社大发起护河运动,柔性抗争。

2018年林淑玲实际揪出1家畜牧场偷排废水,业者被勒令停养,后来她以民间力量协助彰化县政府向中央政府争取到东螺溪整体改善计划经费。

林淑玲说,近年她接触永续经营、循环经济观念,既然畜牧业者要偷排废水,不如设法帮忙找去处,加上东螺溪沿岸常有农民弃置卖相差的作物,她干脆成为畜牧业者与农民桥梁,促使以畜牧粪尿沼液沼渣施灌农作物。

林淑玲坦言,多数农民一开始拒绝,担心畜牧业者使用含重金属饲料,废水虽经处理,有害物质仍可能残留在农田,且臭味应该很重。

为让农民眼见为凭,林淑玲用沼液沼渣施灌自己的玉米田及花草,再透过社大学员将收成后、汁多又甜的玉米拿去说服农民,邀农民到玉米田闻味道。林淑玲说,许多农民试用后反映良好,除减少肥料、地下水用量,土壤较不易硬化及酸化。

社大与彰县府合作,先以东螺溪沿岸溪湖镇打造方圆约6公里沼液沼渣施灌示范区,以水稻、青葱或韭菜等农作物为主,透过经验复制,现已扩及到埤头乡、二林镇与埔盐乡等乡镇畜牧业者与农民,都透过社大媒合。

县府表示,东螺溪整治改造,中央已核定补助水体活化及加强灌溉管理计划经费,将由上游引入生态基流量到东螺溪,再透过农业部农田水利署调度水量,提升河川自净能力改善水质,恢复东螺溪河川生命力,已完成细部设计。

县府也规划设立畜牧粪尿多元利用资源化共同处理中心,提高畜牧粪尿资源化,将肥水回归农田,希望达成畜牧废水零排放目标,目前进行可行性评估作业。

另外,县府启动石埤桥到旧铁桥水绿廊道工程,透过自行车道及糖铁轨道等串联景点,预计2025年5月完工;北斗渡船头及埤头木棉花道段文化绿廊水环境改善计划已完成细部设计,待中央核准工程经费后将发包。(编辑:李明宗)113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