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 精选博文 ( ) • 2024-05-05 09:00

深入中亚(六)

野外发掘的地点在迭纳乌西面吉萨尔山脚下的台地上,从城里过去有一小时的车程。台地的基底由中生代的红色地层构成,台面是阶地沉积和黄土堆积,适合于人类居住,所以散布着许多村庄和农田。古人是不是也这样认为?果然,周新郢研究员在调查踏勘中发现一个旷野的石器地点,所以跟撒马尔罕考古研究所萨伊弗拉耶夫(Bahediyoh Sayfullaev)教授和撒马尔罕大学考古系主任叶尔加舍夫(Odil Ergashev)等乌兹别克同行合作开展联合发掘。萨伊弗拉耶夫是乌兹别克著名的旧石器考古学家,他在法国取得博士学位,而叶尔加舍夫曾经是他的学生。

发掘队就住在村民家中,每户都有很充足的房间和面积,也非常欢迎客人来居住。不仅房屋宽敞,每家还有一个巨大的后院,种着果树、蔬菜和庄稼。发掘地点就在近处,我们到工地察看并现场讨论。除了中乌两国的专家,发掘也聘用当地的村民参加。

 

今天是为民工发方劳务费的日子,现场洋溢着一片喜悦的气氛,尤其是厚厚的一叠钱。乌兹别克的货币是索姆,贬值非常厉害,一元人民币相当于1750索姆。2021年发行的新版索姆,全部采用拉丁字母乌兹别克文,面值由2000索姆至100000索姆,一不小心常常数错0的个数。数额如此之大,百万富翁来得容易也去得快。

 

昨天在车上看到路旁盛开着野生红色虞美人(Papaver rhoeas),在考古工地周边也随处可见。有趣的是,跟虞美人在一起绽放的还有红花绿绒蒿(Meconopsis punicea)。它们都是罂粟科的植物,采用一样鲜红的颜色,一样完全张开的姿态,一样大小的尺寸,是在竞争性地向授粉的昆虫献殷勤吧?这些在天山原野开放的红花,是否就是电影《冰山上的来客》插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创作源头?确实,雷振邦在帕米尔高原的采风过程中,受到了一首在丝绸之路广为传唱的塔吉克民歌《古力碧塔》的启发。

 honghua.jpg

我们还要前往铁尔梅兹,与铁尔梅兹大学的同行见面讨论工作,所以又上路了。路过在苏尔汉河上筑坝拦截的舒尔奇(Surchi,乌语Surxon)水库,岸边都是卖鱼的。在被牛羊肉几天来饱和攻击后,鱼我所欲也终于有了实现的机会。不过,乡村的习俗是要脱鞋上炕,准确地说就是胡床,我们刚从山上野外调查归来,对自己的袜子好像没有太大的信心。好在是露天,就让一切随风飘散吧!

铁尔梅兹是苏尔汉河州的首府,位于乌兹别克斯坦与阿富汗边境的阿姆河北岸。按照古人用生僻字的传统,《大唐西域记》称之为呾蜜,《新唐书》称之为“怛满”、《元史》称之为忒耳迷、《明史》称之为迭里迷,读音上互相都比较接近,说明本地一直叫同一个名字。该城在公元前3-2世纪希腊-大夏王国时期即已存在,公元1-4世纪贵霜王国时期该城趋于繁荣,有发达的铁器和陶器生产。9-12世纪,该城达于鼎盛,成为一个枢纽和河港。该城13世纪时被蒙古军队破坏,以后又在原址东面7公里处复兴。

 

鉴于铁尔梅兹处在文明交流十字路口的地位,因此有许多相关的问题等待回答。当我们与铁尔梅兹大学人文学院院长阿卜杜洛耶夫(Shuhrat Abdulloyev)教授和考古系主任波约诺夫(Abdusamad B. Poyonov)教授面对面讨论时,不仅有大家长久以来的一些思考,还在热烈的交流中规划出更多的研究方向,特别是向新石器和旧石器时代的延伸追溯。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邓涛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43751-1432665.html

上一篇:深入中亚(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