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不分類 - 聯合新聞網 ( ) • 2024-05-05 18:57
很多人都以为新庄老街的建筑是巴洛克风格,其实这是流传多年的一大误会。聚传媒记者赖御文/拍摄很多人都以为新庄老街的建筑是巴洛克风格,其实这是流传多年的一大误会。聚传媒记者赖御文/拍摄

新庄老街历史悠久,最早可能在清朝的乾隆25年(西元1760年)左右就存在。不过现在新庄老街的建筑特色,主要是在日治时期才形成。很多人都以为新庄老街的建筑是巴洛克风格,其实这是流传多年的一大误会,连政府官方网站也示范了错误的说明。

文化部「国家文化记忆库」的介绍指出:新庄庙街是新庄早期开发的区域,整条老街很长,可分为顶街、中街、下街三区,早期的新庄是北台湾的重要商港,有「一府、二鹿、三新庄」的美誉,大陆、日本的船只可以直接航行到新庄,属于台湾早期发展的聚落,也因此庙宇林立,像是慈祐宫、武圣庙皆坐落于新庄街上,街坊上至今仍保留巴洛克风格的建筑,具有浓厚的历史味,巷弄的名称也留有当年的人情味,像是:戏馆巷、挑水巷、米市巷、猪哥巷…等。

/*.innity-apps-underlay-ad {z-index: 34 !important; }*/ .innity-apps-underlay-ad ~ .header {z-index: 35;} .innity-apps-underlay-ad ~ .main-content .inline-ads { background: transparent;} #eyeDiv ~ .footer{ position: relative; z-index: 2;} /* sizmek_underlay 投递调整置底 z-index 权重 */ .article-content__abbr__text {display:inline-block;} /* to be remove */

前述介绍说:「新庄庙街…至今仍保留巴洛克风格的建筑」。

中华民国自然步道协会的网页资料在介绍「著名的(新庄路)405号的林泉成古厝」时,提到古厝大约建造于大正9年(西元1920年)「市区改正」的时候,「闽南式屋身,但采用当时引进的钢筋及水泥为结构,立面山墙有当时风行的巴洛克装饰。」还提到「一楼的拱形开口处以拱心石为装饰,廊柱的柱头及柱底也都有几何线条装饰,都是当时流行的建筑样式。」

对于新庄老街的介绍,几乎都提到巴洛克风格,而且更以保存还算完整的林泉成古厝为范例(见照片)。中华传播管理学会的文史研究初稿指出,这里面其实暗藏了三个经常存在的误会:

首先,林泉成不是人名,而是商号的名称。就像板桥的林家花园,正式名称是林本源园邸,林本源也不是人名,而是商号。

其次,林泉成古厝不是建造于建造于日治时期的大正9年,而是兴建于清朝的道光年间,年代要往前再推最少50年。不过大家拍照常常拍到的「牌楼立面」,确实是在大正9年市区改正的时候才出现。

第三,新庄老街在大正9年出现的牌楼立面不是巴洛克风格,而是历史式样。这两种建筑风格其实相差很多,巴洛克风格追求繁复,甚至浮夸,登峰造极的代表,就是法国的凡尔赛宫;至于历史式样则是多种风格的折衷,相对比较简约,也常常出现红砖。

看到新庄的牌楼立面,有人会想到法国的凡尔赛宫吗?恐怕不会吧。有机会走访新庄老街,千万记得,眼前看到的建筑,绝不是巴洛克建筑风格。

聚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