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不分類 - 聯合新聞網 ( ) • 2024-05-06 11:27
因应国际减碳趋势,以及2026年欧盟碳边境机制(CBAM)正式上路,台湾今年将针对年排碳量超过2.5万公吨的制造业、电力业等排碳大户起征碳费,但碳费费率仍在研议中。图/本报系资料照片因应国际减碳趋势,以及2026年欧盟碳边境机制(CBAM)正式上路,台湾今年将针对年排碳量超过2.5万公吨的制造业、电力业等排碳大户起征碳费,但碳费费率仍在研议中。图/本报系资料照片

环境部历经二次碳费费率审议委员会仍未推出具体费率,然而碳费为2050净零的关键政策,推出时程、费率是否能有效减碳各界引颈期盼。专家指出,国家碳定价策略应先建立起排碳者付费的观念,也必须兼顾低收入族群的能源公正转型,以及政府资讯平台的能源、减碳等资讯不可以各种理由拒民众于门外。

台湾科技媒体中心(SMC)今天召开「碳费与减量管制目标的科学可行性」线上记者会,邀请专家学者分享碳定价下如何有效减碳以及兼顾公正原则。

/*.innity-apps-underlay-ad {z-index: 34 !important; }*/ .innity-apps-underlay-ad ~ .header {z-index: 35;} .innity-apps-underlay-ad ~ .main-content .inline-ads { background: transparent;} #eyeDiv ~ .footer{ position: relative; z-index: 2;} /* sizmek_underlay 投递调整置底 z-index 权重 */ .article-content__abbr__text {display:inline-block;} /* to be remove */

中研院经济所兼任研究员萧代基表示,2050净零需要创新的能源科技、符合学理的政策工具,例如绿能发展、除碳技术、碳费(税)、碳边境调整机制(CBAM)、总量管制及排放交易制度等。

萧代基进一步以碳定价制度举例,经济诱因工具即透过价格机制让排放源主动减少排放,另外就是政府必须规定排放总量管制,例如国家阶段性管制目标等,这两项政策工具都是必要。

萧代基说,碳费一定会影响能源价格,因为能源人人都要使用,因此价格弹性比较低,而过去碳排放是免费的,现在首先要培养排放者付费的观念,接下来要进入总量管制和排放交易来进一步减碳。

台大土木工程学系助理教授谢依芸指出,无论是碳费还是碳税都是碳定价的一种,而低收入家庭能源占很大的比例,碳负担也较大,研究指出乡村家户的碳负担也高于都市家户,如果以每吨碳费征收300元为例,转嫁到不同收入群体的碳负担约增加1-2%的额外花费,说多不多,但也说少不少。

谢依芸强调,政府应该如何确保碳定价制度下的公正转型,这在全球也是必须解决的问题。

谢依芸另提出建议,无论是碳定价还是其他政策,开放数据可使研究人员更精确评估政策影响与提供建议,从而应对新挑战和技术进步,其中包含能源使用与供给的数据,各部门单位的资讯平台也不该以还没更新资料等理由拒绝开放,或是对民众的要求「已读不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