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 - 首页头条 ( ) • 2024-05-06 17:18

“每个城市都来了1亿人”“你们是来攻打XX(城市)的吗”“连沙漠里都堵人了”……据文旅部数据中心测算,五一假期,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95亿人次,出游总花费1668.9亿元,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分别增长28.2%、13.5%。

除了数据大涨,今年五一假期还有一大特点:文旅下沉,县域火爆。出行平台的数据显示,四线及以下城市旅游预订订单同比增长140%,增幅明显高于一二线城市。诸如安吉、桐庐、阳朔等县域旅游目的地,订单平均增长36%;东北和西部三线以下小城市酒店及景区预订热度同比涨幅超100%。

近年来,“反向旅行”走热。很多人正是对大城市、热门景区的人山人海望而却步,才反其道而行之,涌向小城市和非著名景区。应当说,这是一个好现象。一来,有利于分散热门城市和主流景区的接待压力,维持“体面”的旅游体验;二来,也可以直接促进县域文旅经济发展,缓解地域发展不平衡的矛盾。

县域文旅火爆,离不开政策的规划和引导。2022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提出,支持具有资源优势的县城发挥专业特长,发展成为文化旅游等专业功能县城。相对于大城市的综合性,县城的体量更适合走“专精特新”之路,打造特色文旅经济。

当下,县域旅游市场正在释放文旅消费新动能,县域旅游渐成文旅发展生力军。相比传统意义上的名山大川、人文古迹等狭义景区,人们越来越注重游玩体验,倾向于寻找一种区别于日常的生活方式。相对来说,“小而有趣”的县城乃至乡村,提供了这种丰富性和多样选择。

假日旅游的结构在变化,相应的文旅服务也要积极转变。游客在“重新发现”县城,县城也要用心展示自我,持续提升旅游服务品质。对游客来说,去一些不太知名的县城旅行,是一场充满未知的发现之旅;而对于这些小城来讲,也是一次难得的曝光机会,要趁机把形象立起来,把口碑传出去。

当然,县域文旅火起来了,还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如何维持这种火热状态,将外界的青睐转化为自身发展的动能,辐射更多行业,让县域经济真正“活起来”,考验各地的智慧和耐心。

一些县域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酒店民宿还不太够用,停车位还无法满足自驾游客的需求,这些都是很具体的问题。此外,市场环境和经营观念也可能存在不小的提升空间,需要进一步规范,增强服务意识。

五一假期结束,留下的数据是一张成绩单,呈现的趋势是一份新试卷。当“泼天的富贵”像雨水一样降临,县域的文旅土壤也要主动改良,让大众的热情开花结果。或许在文旅之外,通过这样的“发现”窗口,还能给县城和乡村带来更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