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 中央社 CNA ( ) • 2024-05-07 07:15

(中央社记者张瑷台北6日电)国科会今天表示,辖下国家灾害防救科技中心分析过去70年的全球海洋大数据,发现海洋表面温度和波浪能(Wave power)之间存在著因果关系,即当海表温增高,将进而形成更大的海洋波浪,相关成果除登上国际期刊,也可作为开发新前瞻能源的参考。

在国科会工程处及自然处计划支持下,国家灾害防救科技中心分析1951年至2020年的全球海水表面温度、近海面海风风速、波高等历史大数据后发现,上述3项重要的海洋物理量均呈现明显持续上升趋势。

国科会指出,研究发现海风与海水表面温度、海风风速与波高在统计上存在显著的因果性及关联性,此成果2024年2月登上国际期刊「应用能源」(Applied Energy)。

国科会进一步说明,波浪能是风能在海洋表面上转化为动能的结果,而风能的强弱,与气候、季节和地区的海温有关,海洋表面温度高有助于增强海风,进而形成更大的海洋波浪。

国家灾害防救科技中心团队解析过往70年的海洋大数据发现,海表温和波浪能之间存在著因果关系,当全球海洋表面温度超过70年平均值1°C时,全球平均海风风速将增加0.8 m/s(公尺每秒),海风增强使得波高提高0.5m(公尺),间接使全球平均波浪能上升32.8 kW/m(瓩每公尺)。

研究成果显示,以全球范围而言,位于南纬30°至南纬60°之间的海域,占全球波浪能的52.3%,为全球波浪能总量主要分布地区。若以各大洋个别来分析,南太平洋海域,占全球波浪能的28.3%,其次是南大西洋的23.3%、印度洋15.1%、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地区,分别占约9.6%和9.3%。

研究进一步指出,以全球尺度而言,海水表面温度与海风风速之间的相关性,存在一年的时间延迟,当全球平均海表温升高约一年后,全球平均海风才有显著且普遍的增强;然而,海风风速与波高、波浪能之间,则没有发现明显的时间延迟,亦即,当海风增强时,几乎可同时驱动较高的波浪,并产生更大的波浪能。

国科会指出,为因应气候变迁,国发会2022年3月公布「台湾2050净零排放路径及策略总说明」,其中「前瞻能源」这项关键战略,被视为太阳能与风能以外的重要前瞻再生能源技术。

国科会表示,风能和太阳能在发电上受限于时空的特定因素,而前瞻能源当中的海洋能的持续稳定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风能和太阳能的间歇性,此研究使用70年的大数据探讨海洋能的潜能,可作为开发新能源的参考。(编辑:翟思嘉)113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