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日报 ( ) • 2024-05-07 11:24
喻以流年,在《资治通鉴》里,探寻当下与未来 查看知乎原文

来说说东汉的“熹平石经”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以来,儒学成为寒门学士进阶的途径。但在当时,印刷术尚未发明,造纸术又还不发达,儒家经典的传播全靠传抄。

而传抄的过程,又很容易出错。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熹平石经应运而生。

你可以把它理解为,这就是国家发布的统一教材。

东汉 灵帝熹平年间,朝廷命大儒蔡邕将儒学七书(《诗》《书》《礼》《易》《春秋》《论语》《公羊传》)抄刻成石书——从开刻到成碑,这项工程前后花了 8 年时间,当中进行了大量的考据、校对与文本统一工作。最后,共成碑 46 块,总计超 20 万字。每块碑高 3 米余,宽 1 米多,立于洛阳太学之外。

碑成之日,天下轰动。据史书记载,“其观视及摹写者,车乘日千余两(辆),填塞街陌”。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但这些石碑的命运却颇为坎坷。

碑成后的第二年即爆发 黄巾之乱,再后面的历史,就是我们所熟知的 董卓乱政、群雄讨董卓了。而董卓在撤离洛阳前,烧毁了洛阳宫庙。石碑的具体损毁情况不详,但据史料记载,到几十年后 曹丕 当皇帝时,石经已经需要修补了。

这还不是终点,其后,这些石经又饱经动乱摧残。

西晋有著名的索靖“铜驼荆棘”之叹:时人索靖有先识远量,知天下将乱,指洛阳宫门铜驼,叹曰:会见汝在荆棘中耳。

熹平石经的遭遇亦然。

西晋 晋怀帝年间,因永嘉之乱(公元 310 年),太学遭战火侵袭,石经亦不能幸免——史记漫灭,我们已经无法得知石经具体遭遇了什么不幸,但联想到一百多年前董卓毁洛阳的历史,也可知大概。

180 多年过去后,北魏 太和十七年(公元 493 年)九月二十四日,孝文帝拓跋宏曾至太学,观摩了这些石经。到他那会儿,这些石经已经是三百年前的老物件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孝文帝此次观石经,有重大的象征意义。此后不久,北魏的汉化改革就将正式拉开帷幕。接受汉人的典章文化,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因此,对于熹平石经这样的文化遗产,孝文帝的推崇自不待言。

在一定意义上,这才是中原文化的传国玉玺。

然而即便如此,也没能让这些石经免受损毁。仅仅在孝文帝身后二十年,洛阳城内大建佛寺,石经被磨平用做材料者就不可胜数——这些佛寺,又将在十几年后的河阴之变中沦为废墟。

你可能听说过《洛阳伽蓝记》这本书,又或者,听过那首有名的《烟花易冷》,“石板上回荡的是再等”——那块石板,很可能就是出自于东汉大儒蔡邕之手的熹平石经。

此时,它已经 360 岁了。

又过了几十年,北魏 分裂为 东魏西魏。东魏迁都邺城,为标榜正统,将石经由水路迁往邺城,结果半道船覆,大约一半的石经落入水中。

北齐 曾对尚存的石经做过短暂的保护——东魏变成了北齐,北齐不久后又被北周所灭。北周 时,由于宣帝下诏 “徙邺城之石经回洛阳 ”,这些石经又经历了一次长途搬运。据史料记载,“(石经)时为军人破毁,至有窃载还邺都者,船坏,没溺不胜其众也 ,其后得者,尽破为桥基。

待到 隋朝 统一后,这些石经又被运到了都城大兴。因为反复的迁徙,石经所刻文字早已模糊不清,甚至于磨灭殆尽。而且,这次迁移,也不是基于文化的作用——为营建新城,这些石经是被用作柱子的基石。

等到 唐初 魏征去搜集时,这些石经已经被破坏殆尽,“十不存一”。

以来,间或发现部分残片。到目前,历代总共发掘和收集了 8800 多字,分别收藏于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西安碑林 、故宫博物院、中国历史博物馆、国家图书馆、上海博物馆、河南博物院、洛阳博物馆等处,并有一部分流散国外或私人手中。

你下次去这些博物馆时,不妨花些时间,看看能不能找到这些仅存的残片。它们的名声虽然不是那么显赫,但你要知道,这些残片真正亲历过我们史书上所说的那些世事兴衰。

曹操见过它们,

司马懿见过它们,

北魏孝文帝元宏见过它们,

隋文帝杨坚见过它们,

唐太宗李世民见过它们。

从公元 183 年,至今。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以上,节选自以下文章的番外:

云州远秋月,洛上开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