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推荐 ( ) • 2024-05-07 18:53
中国亟须建立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本土化ESG评级体系,以纠正境外投资者的认知盲区和偏差,增强对他们对中国资本市场的了解和投资信心。

责任编辑:孙孝文

伴随ESG投资理念的兴起,我国A股上市公司被纳入国际指数公司和评级机构的筛选范围,且评级覆盖度不断扩大。与此同时,国外评级方法在中国的适用性问题引发讨论,普遍的观点是,在国际ESG评价框架下,A股上市公司的ESG评级整体偏低。

“中国亟须建立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本土化ESG评级体系,以纠正境外投资者的认知盲区和偏差,增强对他们对中国资本市场的了解和投资信心。”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以下简称:绿金院)院长王遥,多次在公开场合谈及ESG评级问题时,表达了这样的观点。

她认为,现行国际通用的ESG相关标准构建最初主要是基于欧美发达市场的发展状况和原则而制定,因此,在新兴资本市场规模日趋增长的宏观背景下,国际ESG评级体系的局域性和不适用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投资信心。

使命跃迁

从2016年开始,王遥领导的绿金院开展建设ESG数据库,初期目的是站在学术研究的视角,希望能够填补中国数据空白,提供更全面、透明和可靠的ESG信息,为学术研究打好基础。在早期方法学开发过程中,绿金院发现国际评级指标并不完全适用中国,因此广泛呼吁并构建了一套本土化的评级体系,搭建数据库,以期更好地做学术研究。

随着境外投资者对ESG逐渐重视,管理境外专户的头部基金管理公司首先与绿金院联系,希望获得相关投资标的的ESG信息,这使得绿金院的ESG数据库建设增添了新的使命:为境内外投资者提供更精准的中国上市公司和发债主体的ESG信息。以此为基础,绿金院与指数公司、商业银行、主流媒体等机构广泛合作,截至目前共发行了19条指数,推动形成ESG投资的价值标尺。

伴随双碳目标的推进以及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各个层面的不断深入,来自监管监督和资本市场各利益相关方开始更多地关注企业ESG表现,以作为评价企业长期投资价值的重要参考,“因此,绿金院的ESG数据库现阶段的核心目的是推动企业提升ESG管理能力,提高ESG信息披露透明度,满足投资者和市场对ESG信息的需求,提升企业价值和社会责任感。”

目前,市场上的ESG数据库产品逐渐增多。谈及绿金院ESG数据库与其他机构数据库的不同时,王遥表示,绿金院ESG数据库的特色主要体现在,拥有独有的中国债券发行主体ESG评级,覆盖范围超过10000家中国公司,包括全A股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债券发行主体,融合最新监管机构发布的绿色资产识别标准,ESG数据库评价主体的类型更多元。

图:绿金院2022年全部A股上市公司ESG评级分布

“1+1”评价体系

在开发ESG评价体系时,绿金院一方面研究国际ESG框架,考虑评价体系与国际可持续发展方向的契合度和国际投资者与利益相关方的主要诉求,以国际通用指标在国内的适用性为基础,提炼其中的共性指标,作为评价框架的初步逻辑与内涵。

另一方面,分析和提炼充分体现中国特色实践的ESG指标。绿金院认为,中国的ESG体系发展具有鲜明的“自上而下”特色,与欧美等成熟市场相比,中国地区的ESG指标构建显现出较为高效的“政策重心引导+市场需求变化”的双向推动特征。同时,由于国情差异,中国在ESG政策布局方向上,有显著的时代战略特色。由此,绿金院希望开发出开发即接轨国际又适应本土化国情的“1+1”ESG评估体系。

具体到评价体系的开发过程,绿金院遵循了全面性、公允性、可比性等基本原则。

全面性,即力求多维度、全方位评价企业的ESG表现,在关键议题设定层面融合国内外现有ESG监管制度与标准;在覆盖度层面力求完整,评价主体包含全A股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发债企业。公允性,即独立参照企业公开披露的年报、社会责任报告以及舆情信息进行评级,并保持专业性和客观性。可比性,即确保评价数据的时间范畴、指标维度以及数据来源可比。

图:绿金院ESG评价指标(具有行业特性,以上仅为部分展示)

为提升评价的科学性,绿金院一方面考虑指标的行业差异,另一方面在评价流程中加入人工校验环节,对自动化打分的结果进行核查。

“不同行业面临的ESG挑战和重点关注点有所不同,因此评级指标会根据行业特点进行调整。例如,碳排放对于能源行业是一个主要的ESG指标。此外,不同地区的制度规范、资源禀赋也会影响企业的ESG表现,相关因素都是需要综合考虑的内容。”

对于评级结果的界定,绿金院的ESG评级方法学从A+到D-,分为12个等级,希望能够相对清晰、细致地体现企业ESG绩效水平和评价差异。

适当规范行业准入

随着ESG数据库的持续完善,绿金院的研究输出,以及与投资机构、金融机构、学术机构、企业等外部合作也逐渐增多,ESG评级的应用场景不断丰富。

在学术研究方面,ESG数据与评级结果可以为学术课题研究提供丰富的参考信息,从而扩充ESG学术研究的拓展性。

在市场投资方面,基金管理公司和资产管理公司等投资机构,主要将ESG评级数据用于评估投资组合中企业的ESG表现,指导投资决策;银行和金融机构则主要将ESG评级数据作为ESG风险衡量标的,贯彻落实《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要求;一些金融机构也将ESG评级数据用于可持续金融产品创新,如编制主题指数并发行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产品等。

对企业而言,绿金院的ESG评价结果可以作为提升企业ESG表现的参考。目前绿金院将ESG评级结果公布在新浪、每日经济新闻等平台,方便企业查看。作为学术机构开展的一项公开、独立的评价,绿金院在评价前并不与企业进行单独沟通,“但我们提供了沟通渠道,针对企业可能存在的问题提供答复。”

王遥介绍,除了企业ESG评价外,绿金院基于ESG方法学及数据库,与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等国内金融机构,以及国证指数、德意志交易所等国内外机构达成合作,围绕公募基金ESG评价、ESG指数编制等进行落地实践,完成公募基金产品ESG风险识别方法学及评估报告,发布了国证-中财碳中和主题系列指数,不断完善绿金院绿色指数体系的同时,为投资者提供新的价值标尺。

和其他开展评级服务的机构一样,绿金院在开展ESG评级中也面临“数据质量”问题的困扰。

王遥指出,尽管4月份三大交易所正式发布了可持续发展报告披露指引,但是目前上市公司发布ESG专题报告数量有限,距离A股披露全覆盖还有一定的距离。与此同时,企业如何更好开展ESG信息披露工作,如何确保数据的真实性,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即便如此,ESG评级数据的重要性始终不容忽视。

在王遥看来,国际主流可持续发展理念以及国内绿色低碳转型金融正处于稳步向好推进的阶段,企业如何更为精准有效地提升自身能力建设水平,金融机构如何管理ESG数据资产,第三方咨询机构如何切实支持ESG市场化需求,等等,已然成为ESG工作有序开展的重点。

“因此,ESG评级数据既是衡量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的客观标尺,也是甄别企业、筛选投资标的的必要手段,无论在学术研究领域还是市场应用与实践层面都具备重要价值。”

面向未来,如何持续推动ESG评级市场的良性发展,王遥认为,一方面,监管部门可以适当规范ESG评级行业的准入规则,逐步构建具有约束力与引导性质的行业内生准则要求;另一方面,市场参与者作为ESG评级数据的直接使用方,可以采取多方联动、数据整合的配合方式,积极提升需求端对于ESG评级数据质量的要求。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