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英良:美国政府力求以较小代价实现较大威慑和政治冲突效应。但无论在美国何种制裁之下,中国企业都不可能放弃对俄罗斯的贸易。

中国是美国对外制裁的重点国家之一,制裁始终是美国对华关系的重要维度。在历史上,中国近乎所有产权形态的企业实体均受到过美国政府的制裁。制裁与反制裁贯穿中美关系的始终。这些制裁令可能来自国会立法、总统签署的行政令或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国务院、国防部、财政部海外资产办公室等机构。制裁理由林林总总,包括但不限于特定产业对美国构成竞争、违反美国外交利益、中国展开了对特定国家的军工援助或合作、中国国内议题等。由于俄罗斯表现出战场韧性,美国政府认定中国企业通过商贸在客观上支持了俄罗斯的战争能力,由此引发了对中国不间断的批量制裁。

美国对华施加制裁的周期极短。4月11日,美国宣布制裁中国6家企业,理由是涉俄、涉军。5月1日,美国财政部及国务院以协助俄罗斯规避西方制裁为由,宣布制裁近300个对象,其中包含中国企业。这一波行动成为俄乌爆发冲突以来,美方对涉俄中国企业最大规模的制裁之一,也反映出,拜登政府如今越发担心中国等国为维持俄罗斯国防工业基础提供关键协助,形成对援乌效果的抵消。

在俄罗斯与乌克兰发生消耗巨大的陆战中,双方在重型炮弹(155毫米)和导弹方面存在明显供给不足。其中在火药领域,硝化棉成为重要原料。欧美联此前合制裁中国使中国棉花出口受限,棉花制品是重要的弹药助燃物,结果使北约一方无法在短期内对乌克兰提供所需炮弹援助。美国此次宣布的制裁对象包括中国“衡水和硕纤维素有限公司”及“衡水元展贸易有限公司”,这两家企业被指控向俄罗斯出售可用于生产火药及火箭推进剂的原料——硝化纤维素。另外,一家总部位于深圳的中企“巨航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被控涉嫌向俄罗斯出口用于生产无人机的产品,如螺旋桨、发动机和传感器;“武汉高芯科技有限公司”和“武汉同升科技有限公司”也名列制裁名单,其中武汉高芯被控帮俄罗斯军用光学制造商生产红外线探测器。

由于在俄罗斯战场上,乌克兰显得被动,在过去一个月,美国来华内阁部长级高官纷纷警告并劝说中国放弃支持俄罗斯。比如,财政部长耶伦(Janet Yellen)表示:“财政部不断警告为俄罗斯战争提供物质支持的企业将面临重大后果,而美国今天对近300个目标落实了这些警告。”她主张,此次的制裁行动将透过打击俄罗斯的军事工业和为其提供物资的网络,进一步打断、削弱俄罗斯的战争行为。

现实看,美国对中国制裁面相当广泛,其后果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严重阻碍了这些企业的全球化。因为制裁的本质是压缩特定企业的交易和市场,在美国依然主导全球经济及金融的背景下,受制裁的企业不得不转向放弃或者降低对俄罗斯市场的依赖,其有限的全球化路径会受到压缩。这方面案例不胜枚举,比如欧美制裁新疆企业,迫使一大批企业不得不转销内地,实际上压制了特定区域或特定行业中资企业的全球化步伐,相应地,这些企业的贸易与对外投资均会受到明显影响。二是美国形成了对中国企业和政府新的权力杠杆。通常,制裁指向的并非普通企业,而对俄罗斯展开特定物品外贸的企业往往是行业内具有影响力或专业性的企业,制裁这些企业通常会带来地方政府就业与税收衰减,增加新的社会不稳定因素,美国采取这类“循序渐进”制裁手段会压制中国一些初创企业,尤其是涉军民两用型企业的发展,由于制裁本身是一种权力施加,这使美国获得了新的杠杆。三是推动中美两国在客观上形成“脱钩断链”。目前看,全球化依然由跨国公司主导推动,美国施加的系统规模化的对中国公司制裁,会进一步压缩中国企业通过全球化实现全球经营的目标,在制裁及美国盟友要素共同作用下,“脱钩断链”在稳步推进,这一趋势在短期不会衰退。

现实看,中国与俄罗斯存在相对“特殊”的关系,在俄罗斯处于战争状态造成市场需求以及美国依然对华施加高关税背景下,中国不可能中断与俄罗斯的经贸投资关联。在特殊时期,俄罗斯需求最大的是军民两用产品,军品与民品原本没有明显边界,在制裁语境下,各类商品的生产方更可能被纳入制裁名单。实际中,中美基于关税层面的经贸互利合作正在面临削弱可能。关税制裁、投资制裁、对特定公司制裁构成了美国对华系统性经济制裁网络的主体。涉俄贸易引发美国政府对中国的制裁,表明美国政府不仅在中美经贸方面展开制裁,在涉及中国贸易转向及寻求新贸易机会方面,美国依然采取压制政策,其直接后果是导致中美经贸冲突在双边和多边层面爆发。在中国经济总体走向转型,扩大出口稳就业成为国家经济与安全利益之际,美国政府施加的批量化制裁可能会激发中国政府以及社会新一波“反美主义”。

制裁已经是美国对华政策的一个重要选项,美国政府力求以较小代价实现较大威慑和政治冲突效应。中国要发展、实现财富积累,就不可能脱离外贸。无论在美国何种制裁之下,中国企业都不可能放弃对俄罗斯的贸易,因为俄罗斯尽管受到严厉经济制裁,但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这一象征最高国际政治地位的身份并没有受到褫夺,俄罗斯的影响力受到削弱,但目前二战后秩序正逐步走向瓦解,美国权威受到新的质疑,而普京政权尽管面临内部诸多力量反对,但执政地位依然稳固。俄罗斯拥有巨量自然财富,尽管经济依然低效,但支撑战争所需的自然资源足够。按目前形势推演,俄罗斯不大可能在单一的西部作战中出现战略性失败,在普京政权稳定的背景下,中俄贸易的前景依然广阔。

俄罗斯与乌克兰的战争必然是一场持久战,乌克兰与俄罗斯均在做全球性动员。目前看,美欧对俄罗斯制裁其效果有待观察,如果制裁失利,这会严重影响美国在全球以及战略层面的利益。在商言商,作为邻国,中国的企业不可能不对接俄罗斯市场,现实中可能会朝三个方向发展。一是中国走“中间路线”,即开拓对俄罗斯的民用品出口,出口部分元器件,但不出口成套军事装备。这样做的后果是不违反欧美对军品出口的管控,但依然可能获取对俄贸易利益。二是中国顾及美国制裁而有选择地弱化在两用产品上对俄出口贸易。这样做的后果之一是与俄罗斯可能产生龃龉。三是完全忽视美国制裁,积极开拓对俄罗斯军品及两用技术、服务和商品的贸易。目前,中国奉行的是第一种选项,即继续尊重美方的利益并有限制地对俄罗斯出口,而如果中国转向第三类选择,那将意味着中美出现新一波冲突,当然全球经贸格局可能由此改写。在各种选择中,无论如何中国都在明确选择最大化自身利益的选项。

战争依然是改变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重要力量。美国力图以制裁推动其地缘政治战略,但中国越发走向务实,既要获得对俄经贸利益,也在客观上需要以对俄贸易反制美国的制裁政策,这样中美会陷入一种冲突不断升级的螺旋。未来,中美在制裁与反制裁中会相对确立一种新的各自可影响的集团式经贸政治,从经贸角度而非从武力角度推动国际秩序变革,可能成为未来国际权力转移的新方向。

(注:王英良,中开国际事务(NEIA)评论与研究主笔,研究中美政商关系,跨国公司、产业投资与国家竞争,微信号:porsche910114。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责编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