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能源行业最赚钱的石油公司踩下了能源转型的刹车,但能源转型的车轮仍在滚滚向前,能源产业低碳化转型的方向并未改变。

2024年春天,多个石油公司掌舵人表示,不能对能源转型的现状和前景盲目乐观,要增加投资石油和天然气。态度最强硬的是全球最大最赚钱的石油公司沙特阿美首席执行官阿明·纳赛尔,他在3月中旬的剑桥能源周上发言称,应该放弃减少油气消费的幻想,世界迫切需要重新制定能源转型战略。
2003年油气行业景气度回升。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发布的《2023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显示,国际石油公司上游业务的投资大幅增加18%,总额达到近十年来最高。国际石油公司并购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的数量占其并购总量的比重,从2018年的80%以上,下跌至2023年的40%以下。
尽管如此,业界认为能源产业低碳化转型的方向并未改变。多位能源行业资深人士对《财经》表示,过去三年,能源转型的速度在加快,带来了更多的挑战,需要破解问题才能继续高速转型。
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副院长杨雷说,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越来越高,导致了相应的系统成本越来越高,但不管在欧美还是在中国,随着应对气候变化的迫切要求和可再生能源成本的降低,能源转型的商业化道路已经铺开,潮水不可能再倒流。
据国际能源署(IEA)统计,2023年,全球风能和太阳能发电新增容量达到创纪录的近540GW,同比增长75%,这是过去20年来最快的增长速度。IEA估计,到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将在2022年的基础上增加两倍,这符合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的设想。
随着风光发电比例的提高,能源转型步入了新阶段,而对电网系统的投资将是影响未来能源转型速度的关键。

石油公司踩刹车

目前公认的能源转型方向是:从以高碳排放的化石能源为主,转向以低碳排放的可再生能源为主。2019年以来,以欧洲石油公司为先导,石油行业掀起了能源转型的热潮:在降低上游投资和逐渐降低油气产量的同时,增加了可再生能源投资,扩大了清洁电力的规模。
2023年,这一趋势戛然而止。《2023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显示,壳牌、BP、道达尔、埃克森美孚和雪佛龙五大国际石油公司2023年在上游业务上的投资同比大幅增长250%。同时,国际石油公司低碳业务投资正在放缓,战略重点从重速度转变为重效益。
2023年,BP和壳牌先后修改了油气产量下调的计划,调高了油气产量目标。2024年3月,壳牌将“到2030年所销售的能源产品的净碳强度”目标,从此前的降低20%(以2016年为基准),下调为降低15%-20%。同时,壳牌宣布退出欧洲家庭的直接能源(电力)供应。
阿明·纳赛尔在剑桥能源周上说,全球能源转型走的是一条没有方向的道路。目前的转型战略与现实有多方面的冲突,在大多数方面都是失败的。比如,替代能源的成本高昂,无法大规模取代化石燃料,“南方国家”(不发达国家)的能源需求尚未得到满足。
这是阿明·纳赛尔的一贯观点,此前应者寥寥,这次却得到了现场听众的热烈掌声。巴西国家石油公司的代表在剑桥能源周上表示,对可再生能源感兴趣的仍然是油气行业中的少数。
石油公司踩下刹车的底气来自油气消费的回升,以及不断增长的全球能源需求。
《2023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费量为146.1亿吨油当量,同比增长1.7%,增速增加0.5个百分点。其中,化石能源消费增长1.1%,增速增加0.7个百分点。另据美国普查局估算,2024年1月1日世界人口总数接近80.2亿,比2023年元旦增加超过7516万人。
道达尔能源CEO(首席执行官)潘彦磊2024年3月在北京大学演讲时说,全球能源生产量增加了,地球人口也增加了,为建设脱碳能源所做的努力都被与人口增长相关的额外需求抵消了。发展中国家还没有准备好接受经济停滞以限制其排放。相反,他们渴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并发展其经济,这是合理的。
石油公司的转变与资本市场的态度也有着关联。在新冠疫情之初,壳牌曾经是市值最高的国际石油公司。近三年以来,能源转型不积极的美国石油公司市值屡创新高,截至2024年4月17日,埃克森美孚市值4717亿美元,壳牌的市值为2295亿美元。两家公司2023年的营收分别为3446亿美元和3231亿美元,净利润分别为360.1亿美元和282.5亿美元。
欧洲石油公司最初抛出能源转型方案时,得到了资本市场的认可,股价攀升,如今形势变了。中国海油能源经济研究院院长王震对《财经》说,石油公司的管理者要迎合资本市场,就需要调整此前激进的转型方案。石油公司并没有彻底转向,只是更务实了。
油气产业和可再生能源发电是两个相差较大的领域,前者是国际化有优势,后者是本土化更有优势。王震认为,石油公司要转型,不仅需要投资上做出转变,更需要从业务模式、管理风格,以及技术研发等多个方面做出改革。
国际石油公司是全球碳排放量最大的一批公司。据媒体报道,埃克森美孚在2016年以来产生了36亿吨二氧化碳,占全球总量的1.4%,排放量居全球企业之首。石油公司虽然纷纷踩下能源转型的刹车,但依然做出了积极减碳的姿态,愿意在不影响油气销量的前提下降低碳排放。
2023年底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上,占全球石油产量四成的50家能源公司签署了《石油和天然气脱碳宪章》,承诺到2050年实现自身运营净零排放的目标,在生产、销售过程中,将碳排放量降至最低。

能源转型进入新阶段

全球已有130多个国家做出了碳中和承诺,覆盖了全球80%以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GDP(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口。实现碳中和,最关键,也是必须经历的一条路即是能源转型,因为全球每年的二氧化碳排放中,与能源相关的占90%左右。
IEA发布的报告称,在新冠肺炎刺激的支持下,自2019年以来,清洁能源的部署明显加快。2019年至2023年间,与能源相关的总排放量增加了约9亿吨。如果没有自2019年以来五项关键清洁能源技术(太阳能光伏发电、风电、核电、热泵和电动汽车)的不断部署,排放量增长将是现在的3倍。
但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规模的扩大,电网的系统成本也在不断上升,电力的定价机制、电力市场的运行模式尚未适应这一变化。现阶段,对电网系统的投资尤为迫切。
根据世界资源研究所的研究,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较少时电力系统面临的是短周期波动,可以通过系统内已有的灵活性资源和发展短时储能设施,实现可再生能源的低成本并网消纳。当波动性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超过一定比例时(这一比例因不同国家和地区电力系统的发展情况有所不同,从10%到40%不等),电力系统的并网消纳成本将指数级增加。
美国和中国当前的波动性风光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都已超过15%,欧洲一些国家的这一比重更高,对电网的投资以及电力市场机制的改革将是影响能源转型速度的关键。
杨雷说,在能源转型初期,人们往往愿意付出一些绿色溢价,但当能源结构从量变到发生质变之后,绿色溢价就不能仅靠情怀支付了,只有务实、理性的转型才能可持续。能源产业需要改变传统的商业模式,从以集中式为主转向集中式和分布式并重,打破供应和需求的界限,让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当前,亟须加强对电网系统尤其是配电网的投资,以推动可再生能源发电的继续发展。
道达尔是国际石油巨头里电力业务发展较快的公司,2023年,道达尔能源综合电力部门净利润为18.53亿美元,较2022年增加90%。潘彦磊表示,目前全球每年约有7000亿美元投资于脱碳能源,金额超过化石燃料。但这一数字需要增加到每年1.5万亿美元,全球才能在2050年前实现净零排放。因此,全球需增加投资,尤其是对电网的投资。
在美国,由于历史、技术、经济和政策等多个因素的影响,电网建设较为滞后。美国计划在未来3年-5年,投资1600亿美元用于加强电网建设,包括布局新的输配电线路、提升已有通道的输电能力、研发新技术等。此外,美国能源部正牵头制定一项全国电网建设和成本分摊计划。这项计划有望将全美1.87亿千瓦的风电和光伏联网,并将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提升一倍。
中国是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每年新增风光发电装机规模超过全球的一半。中国的电力市场改革正在加速推进之中,包括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和灵活性、推进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等。
杨雷认为,用户的需求侧响应是提高新能源发电消纳的重要措施,也是最有经济性的灵活性资源,应加快完善电力市场机制,驱动需求侧响应。
需求侧响应是指,当可再生能源发电量高时,用户增加电力消费,帮助吸收过剩的电力;在发电量低时,用户减少用电减轻电网负担。这种灵活性不仅提高了电网对可再生能源波动的适应能力,还增强了电网的系统稳定性。
美国加州的电力需求侧管理走在了美国乃至全球的前列。加州政府计划到2030年实现700万千瓦的需求侧响应能力(加州当前最大负荷约5000万千瓦),其中400万千瓦的响应能力通过电力市场来实现。此外,加州要求既有和新建建筑必须拥有需求侧响应能力,家用电器若不具备需求侧响应能力,则不能在加州市场中售卖。电器将默认为被电力公司绑定参与需求侧响应市场,除非用户主动选择放弃参与。
此外,加州还通过有效的电价机制、允许需求侧响应方参与电力市场、实施财政补贴等措施,使参与需求侧响应的用户获得合理收益,从而提高其参与积极性。例如,加州对参与需求侧响应的用户分别提供固定补贴和响应补偿,但若用户没有按照电力公司的要求在规定时间达到所需的响应规模,也将面临较高的罚款。

文章来源:《财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