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 - 首页头条 ( ) • 2024-05-09 22:16

经济总量跃上4000亿台阶,作为四川第二大经济体,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仍然是绵阳最大的市情。

面对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现状,如何将镇域经济发展从短板变成潜力板,是绵阳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的“必答题”。

青义镇掠影 视觉绵阳 刘刚/摄

厘清思路,绵阳下笔有神——

2022年,绵阳在全省率先创新开展乡镇抓产业促推高质量发展激励试点,通过赋权、让利、扶持产业发展等一系列做法,以点带面推动全市镇域经济发展取得新突破;去年8月,全市乡镇抓经济发展激励试点暨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会召开,交流镇域经济如何找准新路、升级打法;去年12月,绵阳市委八届七次全会聚焦全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提出“提升乡镇联城带村的节点功能”,全力激活乡镇“经济细胞”。

成绩出炉,绵阳榜上有名——

5月8日,赛迪四川“2024镇域经济500强暨中部100强、西部100强”研究报告发布:在全国镇域经济500强中,四川10个建制镇上榜,其中绵阳6个,较去年新增4个;在西部100强中,四川30个建制镇上榜,绵阳12个。

永兴镇掠影 视觉绵阳 江纪国/摄

A面:直面短板,对症下药 

青义镇、永兴镇、三合镇、北坝镇、花荄镇、小枧镇……这些星罗棋布、上榜百强的镇域,是绵阳镇域经济的“头部力量”。

观察百强,并不止于百强。一方面,作为绵阳镇域经济发展的代表,此次上榜乡镇表现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绵阳高质量发展所处的阶段和需要突破的障碍;另一方面,它们成为“百强”的路径,亦对正在争创百强的乡镇有一定参考价值。

“过去,我市大部分乡镇经济功能弱化、承载能力偏弱、公共服务水平较低、吸纳就业能力有限,已成为以县域为重要切入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瓶颈和短板。”绵阳市委副秘书长、政研室主任、改革办常务副主任杨世华表示,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只是完成物理上整合,要写好“两项改革”的“后半篇文章”,则要激活乡镇这个“经济细胞”,充分发挥其助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乡村全面振兴的作用。

三合镇劳坪村附子种植基地 视觉绵阳 杨安文/摄

“镇域经济”,绵阳何以“燎原”?绵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战略部署,把握发展规律、着眼绵阳实际,将“县域要发展,镇域挑大梁”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主引擎的题中之义,在全省率先开展乡镇抓产业促推高质量发展激励试点。

从部署到行动,绵阳态度之坚决、动作之迅速,凸显“镇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

头部领衔,梯队进位。看当前,绵阳有厚实的家底、良好的条件去争创更多“经济大镇”。

绵阳坚持典型引路、试点先行,按照工业、农业、文旅、商贸4个类别,选取了基础条件好、发展动力足、辐射带动强的39个试点,示范带动全市镇域经济发展取得了新突破。

补齐短板,挺起腰杆。看长远,绵阳只有“突围、晋位、有为”,才能一举解决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点。

去年7月出台《绵阳市激励乡镇(街道)抓经济发展九条措施(试行)》,从财政金融支持、搭建平台、培育市场主体、土地要素保障、闲置资产盘活、争创国省级试点示范、专业干部人才引育等方面,进一步激活乡镇发展动能。

北坝镇成德南绵遂高速互通 视觉绵阳 赵永富/摄

B面:各施所长,活力迸发 

乡镇兴则县域兴。探“镇兴”之道:成绩的背后是绵阳镇域经济的能级之变,是创新高地的巧妙进阶。

“这39个‘打头阵’的试点,根据产业类别特征,其中农业主导类10个、工业主导类13个、商贸主导类9个、文旅主导类7个。”据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镇域一手连城,一手连村,进一步推动镇域经济发展,有利于推动城乡之间人才、资金、信息的双向流动,提高居民收入,拉动消费和投资,持续释放内需潜力,促进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有效循环,为绵阳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花荄镇掠影 视觉绵阳 杜康/摄

不负所望,尽管绵阳率先“动笔”写下的这“后半篇文章”时间还不长,但从目前来看,39个试点各展所长、妙招频出,改革带来的“化学反应”正不断激发当地高质量发展活力——

涪城区青义镇以科技创新赋能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成立了政企联合商会,创新“抱团发展+营商服务+专家咨询”三位一体融合平台模式,其中科创企业占比过半,实现科技与传统企业的双轮驱动。上榜“2024镇域经济500强”第325位、上升11位,居“2024镇域经济西部100强”第12位、位列全省第一。

游仙区小枧镇以完善配套服务加速融入区域发展,实施“招商选优、企业培育、企业服务、合作突破”四大攻坚计划,强化企业主体地位,聚焦新材料领域,通过上门招商和以商招商等精准招商策略扩大材料产业规模,紧密围绕企业发展需求,设立“企业金牌服务综合窗口”。

安州区桑枣镇立足资源优势和人文底蕴,主动担当起安州文旅发展的主战场角色,以特色文旅产业为主导,围绕“温泉康养”“乡村旅游”“特色民宿”三张名片,积极引入文旅项目、农旅融合项目,力推文旅品牌建设,以文旅活动和形象宣传塑造特色文旅IP。

小枧镇掠影 视觉绵阳 王强/摄

综观绵阳各地壮大镇域经济的做法,离不开3个关键词。

第一是强制造。绵阳的经济强镇普遍是工业强镇,包括青义镇、永兴镇、三合镇在内,均以制造业为着力点,抓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构建科技创新产业集群,为实体经济提供硬支撑。

第二是重协调。既要注重一、二、三产业的协调,也需要重视产业形态特别是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协调发展,还要重视城镇与乡村的协调、经济发展与民生事业的协调。

第三是优环境。镇域经济发展离不开“大环境”和“小气候”,只有持续打造“有需必应、无事不扰”营商环境,为经营主体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才能制胜未来。

而这些因素正是绵阳能否更快诞生更多“百亿乡镇”的关键。

凡事有A面,就会有B面

发展镇域经济需要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

将A面的发展短板转化为潜力板

将B面基础优势进一步夯实

“A+B”才能做大做强镇域经济

原标题:《深1度|解读绵阳“镇域经济”AB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