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 - 首页头条 ( ) • 2024-05-10 20:24

把禀赋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武汉加快建设双循环核心枢纽城市

5月8日,武汉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关于加快推动交通区位优势转化为国内国际双循环枢纽链接优势的实施意见》。

该实施意见提出,以发展枢纽经济为抓手,积极创建综合型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着力构建“枢纽+通道+网络+平台+产业”枢纽经济发展新范式,打造“枢纽带动贸易、贸易聚集产业、产业反哺枢纽”经济循环,加快建设国内大循环重要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枢纽。

解读:2023年武汉GDP跨越2万亿元,按照今年初的武汉市政府工作报告,今年武汉地区生产总值的预期目标是增长6%。这意味着,武汉今年要达到1200亿元左右的经济增量。增量从何而来,武汉选择的路径之一就是要做强“长板”。

在以国内为主的双循环背景之下,中部地区的优势再现。不久前举行的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上强调,在更高起点上扎实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加强现代化交通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强化中部地区的大通道格局。”

湖北地处我国中部,长江中游,是全国唯一一个同时布局航空专业货运枢纽、长江航运枢纽、国际铁路货运枢纽的省份,武汉则是唯一获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的省会城市。

去年底,武汉市委十四届六次全会提出要加快“三个优势转化”,其中之一就是把交通区位优势转化为国内国际双循环枢纽链接优势。具体怎么做,按照上述实施意见,武汉提出了三项主要任务,排在首位的是做大枢纽能级,打好枢纽经济基础。

当中涉及水陆空领域的多项举措,包括加快推进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强化集装箱港口群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武汉天河机场、鄂州花湖机场协同联动发展;推动实现“客内货外”枢纽战略格局,实现铁路货运路径顺畅,加快建设铁路物流网络;力争3—5年,铁路运营里程突破1000公里等。

按照武汉的构想,到2030年将全面建成“三港五区”枢纽经济发展载体,依托水陆空三个核心港,高水平建设临港、临铁、临空、商贸服务和生产服务五个枢纽经济示范区,将武汉建设成为立足中部、服务全国、联通全球的双循环核心枢纽城市。

本期编辑 | 杨欢

*题图来源:摄图网500964444 *城市进化论原创出品,未经授权,不得复制和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原标题:《城市24小时 | 两万亿再出发,中部第一城要做“核心枢纽”》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