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新闻_新华网 ( ) • 2024-05-14 10:01

  新华社北京5月14日电 “坚持不下去,想想世界杯”

  ——中国足球女子裁判员在“提速”

  新华社记者岳东兴、公兵、肖世尧

  几乎天天训练,通过男子体能测试,执裁国内男足赛事,得到亚足联和国际足联认可,站上世界杯舞台——这是中国足球女子裁判员实现生涯最高目标的必经之路。今年以来,她们的追梦之路在“提速”。

  “一定会有坚持不下去、很挣扎的时候,但作为国际级裁判员,我们都有一个梦想——代表国家站上世界杯或者奥运会舞台,所以总感觉有一份力量和信念在支撑,顶一顶就过去了。”中国女子国际级裁判员董方雨13日接受记者专访时说。

  2024年以来,奔跑在绿茵场上的她们,实现多个“第一次”的突破,职业生涯的进步势头宛如进入“快车道”。

  3月16日,U20女足亚洲杯决赛,董方雨担任主裁判,女子国际级助理裁判员谢丽君担任第一助理裁判。

  4月14日,中超联赛第六轮,谢丽君在一场比赛中担任第二助理裁判,成为国内首位执裁男子足球顶级职业联赛的女子裁判员。

  5月4日,中乙联赛第七轮,国际级裁判员田金吹响了泉州亚新队与上海海港B队比赛的开场哨,这是国内女子裁判员第一次以主裁判身份执裁男子职业赛事正赛。

  5月10日,在日本埼玉,亚足联女子亚冠联赛邀请赛决赛,董方雨担任主裁判,谢丽君担任第一助理裁判。这对“黄金搭档”再登洲际赛事决赛赛场。

  女子裁判为什么必须先执裁国内男子比赛,才有机会执裁女足世界杯等顶级赛事?

  中国足协裁判部负责女子裁判工作的毛鹤鸣介绍,国际足联、亚足联现在要求精英裁判员必须在本国执裁男子比赛。从近几年女足世界杯等赛事来看,女足比赛已趋向男子化,尤其是欧美女足比赛,女子队员的身体条件、攻防转换节奏、向前推进的速度和强度已经和青年男子比赛无异。如果女子裁判员仅在国内执裁一些女足联赛,很难在体能和速度等方面胜任世界杯的要求。

  刚从日本回来的谢丽君对此感触颇深。她在13日接受记者专访时说,执裁过中超比赛后,返回女超赛事,“会觉得场上所有情况更清晰了”。

  “为什么我们一直提倡女裁判去参加男足比赛?就是因为男子和女子比赛中,节奏和技战术是不一样的。女足比赛从对抗强度和节奏方面还是比男足比赛差很多。”她说。

  “一场场积累经验,也是成长的过程。男足比赛技战术打法比较成熟,我们就可以运用‘预启动’。比如,这一瞬间你知道马上要打反击,他一摆腿可能是长传,我们在大体方向上可以做个预判,让身体和心理做一个启动的准备,防止这一瞬间跟不上比赛节奏。”

  想要执裁男子比赛,就得通过男子体能测试。田金曾向记者介绍,体能测试一大挑战是提速。“男子40米需要跑到6秒以内,而女子及格标准可能是6秒4,也就是在这40米你需要提高0.4秒,对于女裁判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坎……很多其他国家的女裁判也是卡在速度这一块,很难突破男子的及格线。”

  突破难关后,女子裁判员还需高度自律,每周都有固定的训练安排,有时一天两练,包括力量训练、大强度间歇跑、速度训练等,从而模拟如同“开了倍速”的男足比赛中的快速启动和折返跑。

  谢丽君已经实现过世界杯执裁梦想,她是2023年女足世界杯赛场上唯一的中国裁判员。董方雨还在为这个梦想努力。

  “我们从2012年培训班就认识了。接触这么多年来,我们也是相互促进、成长、鼓励。我相信随着一场场比赛经验的积累,她是有能力去胜任执裁国内男足比赛的。”谈到搭档,谢丽君如是说。“目前来看,我们有信心走到2027年女足世界杯赛场。”

  为了让更多女子裁判走向世界,中国足协正在提供各项支持。

  “我们将继续坚持这项工作,选择合适的男子比赛,让女子裁判员从低到高,循序渐进,慢慢适应比赛节奏,不断提升执裁水平。”毛鹤鸣说。

  “现在每一轮我们女子裁判员完成男子比赛后,裁判部都会把比赛视频传到亚足联裁判部,希望帮助她们争取到执裁亚洲男子赛事的机会,从而进入国际足联大赛名单。能让2027女足世界杯候选名单出现一组中国女子裁判员,将是我们的短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