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oQ 推荐 ( ) • 2024-05-14 10:57

 

2021年11月,一家名叫Cyber Manufacture的公司为其“下一代NFT项目GAMA”筹集到了600万美元。根据GAMA网站2022年6月1日的归档内容来看,GAMA是一家“去中心化组织”,“希望将1万名宇航员送入太空以实现地外能源获取。”

 

时间来到2023年11月13日,GAMA在其Discord频道上发布最后公告,向“GAMA机组成员”放话称已经正式开源GAMA空间站,并“为AI NPC引入新的API,由此开启一个充满可能性的世界”以供用户参与和交互。可时至今日,尽管GAMA的原始Twitter账户仍然存在,但用于存放大部分GAMA“Ask Me Anything”会话内容账户已经消失。

 

没错,就像众多曾经搏人眼球、但如今遭到废弃的Web3项目一样,GAMA NFT项目也已经销声匿迹。

 

但之所以说到GAMA,是因为该公司CEO Jesse Lyu是Rabbit公司的联合创始人——这家公司打造出了AI驱动的明星产品R1设备。

 

很多朋友可能还不熟悉,Rabbit R1是一款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号称允许用户通过语音指令控制自己的各类应用和订阅——目前可支持Uber、Doordash、Midjourney以及Spotify等。其最终目标是完全替代手机功能,并提供星际迷航式的人机自然语言交互。

 

2024年最火的AI硬件产品

 

今年1月9日,一家名为“Rabbit”的初创公司,带着一款手掌大小的AI智能设备亮相了国际消费电子展。

 

据介绍,这款名为Rabbit R1的设备,内置了Large Action Model模型(LAM),用户可以通过语音方式与Rabbit R1进行对话交流,进而调用手机上的一切App。它还具备一个Rabbit公司开发的“全新的基于AI的操作系统”——RabbitOS。

 

其创始人Jesse Lyu在社交媒体发帖称该操作系统跟iOS 和 Android这些平台“有着根本的不同”,“LAM 和RabbitOS 比当前基于应用程序的操作系统领先一代。”并且“RabbitOS 不需要应用程序。”

 

 

 

根据前期宣传资料,该产品在技术能力上非同一般,该产品采用的LAM脱胎于大语言模型,但更强调行为,学习的是动作过程,它结合了神经网络的模式识别和逻辑推理,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模仿用户的聚合演示,能理解人的复杂意图,并代表用户操作应用程序完成任务。

 

“LLM基于文本进行学习训练,而LAM则是直接基于应用程序的交互界面进行学习,这让LLM和LAM呈现出能力区别:LLM可以理解人的意图,而LAM可以真正操作实现意图。”

 

另外,当用户按下侧边按键,500毫秒就能唤醒对话系统,Jesse Lyu曾表示,“R1比市场上多数AI语音识别工具速度快10倍”。

 

Rabbit公司描述了一个出色的AI愿景,利用AIGC的热潮推动这款小设备大卖,预售销量迅速突破10万台。还有外媒评价它是“2024年最激动人心的发布”。

 

 

 

引爆CES后,Rabbit于4月底举办了Rabbit R1的发布会,首批买家终于收到实物。不幸的是,在他们拿到这些设备后,评论界的反响却是灾难性的。

 

5月1日,科技博主 Mishaal Rahman 发文曝光Rabbit R1 内部运行的并不是什么“全新AI操作系统”,而是 Android 系统,其整个界面都由安卓应用提供支持。

 

 

还有不止一位网友表示他们能破解Rabbit R1,让其可以在标准手机上运行。

 

5月3日,全球知名拆解机构 iFixit 从里到外拆解了 Rabbit R1,他们认为“该设备上没有运行人工智能计算的内部结构”、这小玩意儿“确实没有必要被包装成硬件”,最后还用一句话总结了他们的感受:“不敢相信自己为这只兔子付了钱。”

 

 

5月4日,Engadget也发布了评测文章,认为“R1似乎毫无用处”。

 

 

 

从“崇拜”到全网“开黑”,不过短短数月,连带着Rabbit团队的背景也被扒得一干二净。

 

一名从事技术工作的网友Emily发现,Rabbit的前身是一家名为Cyber Manufacture Co的公司,成立于2021年,主要项目是GAMA。

 

 

 

 

跟加密货币扯上关系不是好事儿,Rabbit想极力撇清与GAMA/Cyber Manufacture之间的关系,并一直在回避跟Web3、元宇宙或者NFT等话题扯上关系。

 

Jesse拥有丰富的创业经历,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曾经参与过一系列项目,包括GAMA元宇宙/NFT项目。他之前曾经公开讨论过这个项目,但在创办Rabbit之前就已经放弃。他目前正致力于推进Rabbit,并着手建立一支强大且茁壮成长的团队,希望为公司不断增长的用户群体提供服务。

 

虽然发表了声明,但显然网络可以扒出的料太多,这些痕迹很容易证实“Rabbit和Cyber Manufacture其实就是同一家公司、甚至是同一团队”。

 

一场荒诞奇诡的创业之旅

 

根据Emily扒出的材料,这是一家曾经销售NFT并大肆宣扬AI驱动元宇宙平台的公司实体,在用户丧失信心的短短几个月后就筹集到几千万美元风险投资,转而销售一款AI驱动的小设备。

 

2023年11月2日,也就是为Rabbit R1及其“Large Action Model”模型融资成功近一个月后,Jesse Lyu向加州政府秘书长提交了文件,要求将Cyber Manufacture更名为Rabbit。

 

 

Aaron Li 是原 GAMA 网站上列出的人员之一,也是 GAMA 背后的开发人员之一,他在 X 上证实",这也是同一个团队。

 

 

 

Rabbit曾于2023年10月4日发布一篇Twitter帖子,提到Cyber Manufacture打算“创造一种更加自然的人机交互方式”。这一天,Cyber Manufacture被更名为Rabbit,2000万美元的融资公告也于同天发布,但没有只言片语提到过GAMA。

 

同时,GAMA的Twitter账户也已经被删除,Lyu本人似乎在淡化自己在经营公司中的角色。他曾经拿出几个小时做出多项详尽且冗长的承诺,包括开发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打造由AI驱动的元宇宙并出版漫画丛书等。而且根据俄勒冈州Blockchain Group于2022年第二季度公布的基金更新,他们还打算花费350万至370万美元用火箭向太空发射GAMA卫星。

 

Lyu声称他“在GAMA项目中的主要工作”是“开发一款虚幻引擎游戏”并且成功交付。但有用户透露,GAMA的GSS元宇宙只是一款名为《Lyra》的虚幻引擎学习类作品的换皮产物,GSS在GitHub上的项目信息也证明了这一点。该项目中甚至包含“LyraEditor”和“LyraGame”等文件夹,属于演示虚幻引擎5的入门最佳实践项目。由于GAMA不提供任何服务器和服务选项,因此用户还得亲自托管GSS才能使用。

 

Emily 在对这家公司进行细致研究后表示,Lyu已经用种种手段证明“Rabbit与任何加密货币/Web3没有任何关系(原文如此),而且永远不会扯上关系”。另有一位用户补充称,他投入了“大量资金来开发3D资产”,本以为这些资产终有一天会出现在GSS(GAMA的元宇宙)当中。

 

这也让一些人好奇Rabbit R1产品是什么时候开始构思的,有没有GAMA融资被用于开发R1,Lyu和他的团队又分别在R1和GAMA上开发了多长时间。

 

事实上,2023 年 11 月 11 日,Cyber​​ 宣布他们将开源整个 GAMA 游戏,当时他们将此作为 GAMA 旅程的下一步。但实际上,他们并没有打算让GAMA继续存在, 11 月 2 日,也就是开源公告发布前两周,Cyber​​ Manufacture 悄悄申请将自己更名为 Rabbit Inc。这正是我们所熟知的 Rabbit Inc。

 

 

 

 

另外,还有另外一家关联公司RCT Studio也被网友们扒了出来。

 

根据由Lyu签字确认的Form D文件,这家公司曾在2019年筹集到1000万美元。而从2020年《洛杉矶商业杂志》的一篇报道来看,Lyu被任命为该公司CEO。

 

RCT Studio声称要“为游戏行业提供AI解决方案,并用AI生成内容构建起真正的元宇宙”。在融资之前其曾经是Y Combinator的孵化项目,并于2020年3月26日发布新闻稿,宣布Lyu将担任其CEO。该公司声称“开辟了几乎无限的叙事替代方案与故事架构,同时破解了单词含义并可将其转化为3D渲染动画”,且由“Morpheus引擎”驱动。在2021年总额1000万美元的融资公告中,RCT Studio(现为RCT AI)宣布任命Yuheng Chen(曾供职于Lyu之前的公司Raven Tech)为CEO。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Lyu似乎已经从RCT AI离职(他本人的LinkedIn没有提到这家公司),但并不清楚具体离职时间。Lyu在2019年4月17日发表的文章中解释了RCT如何“利用前沿AI来构建交互式与沉浸式电影体验。”有趣的是,Lyu被描述为该公司的创始人,并在文章结尾询问文章作者是否看过电影《头号玩家》,宣称“这就是RCT目前的构建方向。”这不禁让人想到Lyu在2021年12月1日的Clubhouse GAMA会议上推出“下一阶段玩家元宇宙体验”的说辞。

 

自2021年4月起担任RCT AI公司CEO的Yuheng Chen在其LinkedIn上表示,RCT AI正在“利用区块链上的AI构建元宇宙”,提出的主张与GAMA非常相似。RCT AI随后于2022年底为一款名为《Delysium》的“AI驱动3A级Web3游戏”新作筹集1000万美元,并宣称该游戏是在公司内部孵化而成。

 

相信大家都已经看出了Rabbit一路走来的复杂历程和与过往的种种关联。Rabbit R1团队背后有着极其复杂的创业史,而且多次利用Web3、元宇宙和AI等流行语募集资金。

 

据网友统计,自2019年以来,Lyu已经顶着三个名号为两家企业筹集到4600万美元资金——其中Cyber Manufacture为600万美元,RCT为1000万美元,Rabbit是3000万美元。但从媒体采访内容来看,Lyu讲述的却是另外一个截然不同的故事。

 

在将自己担任CEO的Raven Tech公司出售给百度之后(当时他还使用本名Lu Cheng),Lyu于2019年搬往湾区,之后在某个不明确的时间点上接到了OpenAI公司CEO Sam Altman的电话。2020年,可能是二人合作关系的末期,据称Altman向Lyu展示了GPT-3的早期版本。而引用知情人士的说法,“Raven由此变成了Rabbit。”

 

 

参考链接:

https://twitter.com/CyberAntani/status/1783493299820519448"

https://sea.mashable.com/tech/32385/rabbit-r1-humane-ai-pin-guts-exposed-in-new-teardown-video"

https://www.engadget.com/rabbit-r1-review-a-199-ai-toy-that-fails-at-almost-everything-161043050.html"

https://www.wheresyoured.at/rabbit-holed/"

https://twitter.com/EmilyLShepherd"

https://mp.weixin.qq.com/s/p1siK6rcxj4g-L6RP5zTC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