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精選 - 聯合新聞網 ( ) • 2024-05-14 11:44
立法院长韩国瑜宣布姓名条例通过三读修正。记者潘俊宏/摄影立法院长韩国瑜宣布姓名条例通过三读修正。记者潘俊宏/摄影

原住民姓名平权运动再有里程碑。立法院会今三读修正通过「姓名条例」,未来原住民族办理户籍登记、申请护照时,都可在身份文件上单列族名,不必局限于中文姓名。内政部长林右昌认为,此具历史性意义,能促进族群融合平等,让原住民族文字原味呈现原住民族文化。

现行姓名制度强制「汉字绑族名」,主因是内政部认为法规内要求「中文姓名」,因此原住民只能在身份文件上列出「个人汉名」或「汉字音译族名」,若要使用「罗马拼音」只能并列登记。去年11月底,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做出胜诉判决,认同原住民族可在身分证姓名栏单独以族语拼音系统登记。

/*.innity-apps-underlay-ad {z-index: 34 !important; }*/ .innity-apps-underlay-ad ~ .header {z-index: 35;} .innity-apps-underlay-ad ~ .main-content .inline-ads { background: transparent;} #eyeDiv ~ .footer{ position: relative; z-index: 2;} /* sizmek_underlay 投递调整置底 z-index 权重 */ .article-content__abbr__text {display:inline-block;} /* to be remove */

今日三读修正的条文明定,办理户籍登记、申请归化或护照时,应取用中文姓名,但台湾原住民族依其文化惯俗登记传统姓名者,得使用原住民族文字,意即未来原住民可于身分证文件上单列族名,不再受限汉字绑族名。

有鉴于各族群命名习俗文化不同,三读条文中增订,台湾原住民族基于文化惯俗,得申请改名,譬如兰屿雅美达悟族人有特殊的「亲从子名」的命名文化,后续若有更名需求,不会受到次数限制。

同时为确保性平衡平性,条文增订,台湾原住民族及其他少数民族出生登记及初设户籍登记以传统姓名登记者,得申请变更为汉人姓名;变更为汉人姓名者,得申请回复传统姓名,但均以一次为限。

条文中也有3项附带决议,包含要求内政部于姓名条例通过3个月内,提出执行方案的书面报告;原民会6个月内完成原住民族各族传统姓名跟名制的调查、传统名字的认定基准及相关指引手册;并要求原民会和内政部研议办理的单一窗口跟免征规费的规画方案。

林右昌表示,姓名认同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代表社会的进步,也是整个社会文化的提升,次姓名条例修法,用法律维护原住民族的文化惯俗,原住民族语言是原住民族文化的一部分,鼓励原住民族传承族人的文化,未来针对技术性及行政措施上也会一并精进。

无党籍立委高金素梅说,要在立法院通过原住民相关法案并不容易,光是姓名权这条路就走了30年,本届还有禁伐补偿,盼民进党团能够签字支持。

国民党立委郑天财感谢朝野立委共同审议通过,以及原住民乡亲、北高行等团体支持,得以让族名能单列的机会。民进党立委伍丽华指出,很开心可以在2周内完成三读,原住民诉求「以我的名字呼唤我」终于可以实现,对寻根青年来说意义很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