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热榜 ( ) • 2024-05-14 12:21
魏连殳的回答

《儒林外史》这部小说主要讲了什么,讽刺了什么?我认为它通过对小说人物人生价值追求方式和实现结果的叙写,向世人展示了功名富贵、道德失范如何使人陷入困境,又怎么使整个社会制度运转不灵、文化降格。

图1,科举考试图

其中塑造的人物中,我们读者最熟悉的、印象最深刻的大多是那些深受科举制度毒害的读书人,如周进、范进、严贡生、鲁编修、匡超人、马二先生等。

其中,周进和范进这对师徒最为典型,一个被学馆辞退后撞贡院号板,一个半生科考白发中举后疯狂癫痴。他们都信奉“不愿文章高天下,只要文章中试官”,一生荣辱皆系于八股取士,追逐功名利禄。科举制度下,中举出仕者寥若晨星,落榜失意者数不胜数。即使像范进一样幸运,偶然时来运转,侥幸中举,也不过是从一种人生困境跳入另一种人生困境,本质上并没有得到任何进取。

比如在第七回中,范进中举做了山东学道后,仍然不知苏轼为何人,错把其认作本朝应试童生,种种无知着实惹人发笑;第十回中,鲁编修官至翰林,还是满口“穷翰林”、肥差、家务,地地道道的一个投机钻谋者,以至娄家四公子评说他“究竟也是个俗气不过的人”。他们的人生境界都被困在功名利禄庸俗层面上,没有寸毫进取。

虽然说,有钱意味着“富”,但是“富”是不是意味着“福”?我们来看看严监生吧!书中说他“家有十多万银子”。吴敬梓生活的康熙年代,普通家庭月入二三两还能有结余,一个县令一年的俸禄100两银子,一两白银相当于今天1500-2000元左右粮食购买力。据此,我们可以推断严监生家财十万两银子大致等于今天的1.5-2亿元,可谓富甲一方,衣食无忧。

然而,他却过着守财奴的日子,平日舍不得吃肉,病了舍不得买药,“心口疼痛,初时撑着,每晚算账,直算到三更鼓,后来就斩渐饮食不进,骨廋如柴,又舍不得银子吃人参”,临死之时,伸出两个指头,总不肯断气。如此富有之人,到死仍耿耿于怀一根不值毫厘的灯芯。

有意思的是,他一死,妻子赵氏大肆花钱,哥哥严贡生谋夺家产,穷其一生积累的财富,终究无法守住,确实可悲。严监生的可悲,在于一生始终被“财”奴役,为“富”所困,不得自由。

话说回来,做官,在中国人的观念中就是“贵”,但作品却不这样看。第一回中,吴敬梓借王冕母亲遗言,道出“做官怕不是荣宗耀祖的事”“做官的都不得有甚好收场”的箴言。王惠中了进士,授工部员外郎,后外放江西南昌知府,也算“贵”极一方。但是,他是个贪婪狠毒的太守,刚到任,不关心民政,反而想着“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用戳子、算盘、板子压榨老百姓;在任道台时,他胆怯懦弱、毫无气节,一听宁王反叛,不顾职责赶紧逃跑,被叛军抓获立刻磕头投降,到宁王倒台,又逃亡天涯,即便偶遇故人之子遽太守之孙,受赠二百两银子,也不敢稍做停留。可谓,做官也祸福难料,印证了开篇“楔子”中敷陈的大义。

从这些,我们大概可以体会到吴敬梓的忧思:功名富贵让世人趋之若鹜,一旦失调便会使人陷入困境。所以,作品开篇诗曰:

“功名富贵无凭据,费尽心情,总把流光误”。

并指出:

人生富贵功名,是身外之物;但世人一见了功名,便舍着性命去求他,及至到手之后,味同嚼蜡。

自古及今,哪一个是看得破的?面对功名富贵使人癫狂的社会状况,世人可以怎样面对呢?至今,这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参考

1.唐旭《《儒林外史》——一部教育奇书的醒世底色——“请古典小说讲教育”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