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帖 - 雪球 ( ) • 2024-05-14 19:44

通常,对于我们感兴趣的事物,最佳的理解方式是通过类比,即将其与生活中的其他方面联系起来,以便更容易阐明。这就是为什么在我坚持撰写备忘录的四十年间,每年都会写一篇将投资与竞技相类比的备忘录,例如,在2020年的备忘录中,我将投资与纸牌游戏作类比。

之所以撰写本篇备忘录,是因为我的合伙人Bruce Karsh给我发了一篇于4月12日刊登在《华尔街日报》上的文章,标题为《国际象棋讲授牺牲的力量》(Chess Teaches the Power of Sacrifice),其作者莫里斯·阿什利(Maurice Ashley)是一位国际象棋特级大师,曾入选美国国际象棋名人堂。很少有人知道Bruce是一名国际象棋棋手,我自己也多年未曾想起这一事实,但这篇文章很好地提醒了我,并促使我一气呵成写下本篇备忘录。

从标题可以明显看出,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牺牲的作用。阿什利在文章中说:“丢卒保车,壮士断腕成大事。”在棋局中,故意失掉棋子,就是阿什利所指的牺牲。

有些牺牲他称之为“伪装”(国际象棋大师鲁道夫·斯皮尔曼(Rudolf Spielmann)在其著作《弃子的艺术》(The Art of Sacrifice in Chess)中创造的一个术语),比如“……一个弃子将带来明确可计算的实际好处时。”换言之,我之所以将一颗棋子置于险境,是为了能够吃掉你一颗更具价值的棋子。

其他一些情况则被视为“真正的”牺牲,比如“……被吃掉的棋子并不能带来立竿见影或切切实实的收益时。这么做的回报可能是为了掌控更多的空间,在对手的布局中制造有机可乘的弱点,或者在关键的进攻区布下更多棋子。”

这与投资非常相似。购买10年期美国国债是一种适度或“伪装”的牺牲。放弃十年的资金使用权只是一种机会成本,而接受这一点,便能获得确定性的利息收入。不过,大多数其他投资涉及真正的牺牲,承担损失的风险是为了追求“既非立竿见影也非切切实实的收益。”

阿什利接着用投资者所熟知的风险/回报术语来讲述牺牲。他描述了他的母亲为了让自己及孩子们能过上更好的生活,决定将他(时年两岁)及两个兄弟姐妹留在牙买加,然后前往美国。十年后,她实现了自己的目标,并将孩子们带到了美国,在那里实现了不同领域的成就:

如果不是当初的毅然决然,结果将并非如此。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她愿意承受做出真正牺牲的关键:愿意承担风险。对于棋手而言,风险既是凭直觉判断的,也是经过计算的。由于棋局固有的复杂性,几乎不可能确切评估一步险棋最终能否带来回报。这取决于棋手判断是否具备充分条件来兵行险着……

然而,众所周知,“没有风险就没有回报”这句名言在很多情况下是正确的。在打法稳健和保守的比赛中,棋艺高超的对手通常能占据上风,从而抢夺我方原有的机会。正如[五次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得主]马格努斯·卡尔森(Magnus Carlsen)所说:“不愿冒险是一种极其冒险的策略。”(粗体为笔者所加)

这就是本篇备忘录的主旨:富贵险中求。

不承险的风险

由于未来本身具有不确定性,我们通常必须在以下情形中作出选择:(一)避免风险并获得极少的回报或者根本没有回报,(二)承担适度的风险并获得相应适中的回报,或者(三)在追求可观收益的过程中承担高度不确定性,但要接受出现重大永久性损失的可能性。人人都希望在承担极低风险的情况下获得巨额收益,但市场的“效率”通常会排除这种可能——因为其他市场参与者并非傻瓜。

大多数投资者有能力做到上述第“(一)”和大部分的第“(二)”种情形。投资的挑战在于追求某种形式的第“(三)”种情形。想赚取高回报——无论是绝对回报还是相对于市场上其他投资者的回报——都需要承担重大风险。这时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在追求绝对收益的过程中遭受损失,另一种是本想跑赢市场,结果却跑输市场。无论哪种情形,两者均不可分割。正如阿什利所说,不承担风险,就没有回报。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

不承担足够的风险,本身就是风险所在。回避风险的个人投资者最终获得的回报可能不足以支撑其生活费用。而承担过低风险的专业投资者则可能无法满足客户的期望或表现落后于基准。

与国际象棋(以及大多数纸牌游戏)类似,双陆棋也需要计算该何时冒险以及何时避险。在双陆棋中,两名棋手根据一对骰子的投掷点数移动棋盘上的棋子。其中一方顺时针移动,另一方逆时针移动。当双方的棋子互相靠近时,将要落子的一方通常有两个选择:(一)落在对方的棋子上,将其送回起点(但可能使移动的棋子处于易受攻击的位置);(二)为了安全起见,不这样做。没人愿意暴露在风险之中并受到攻击。但大多数初学者走棋过于保守,因为他们过度重视避免被攻击,所以很少能获胜。

体育领域的相关经验俯拾即是(以往的备忘录中有所收录),并且也很有帮助:

“如果不射门,就会100%的错失机会。”——韦恩·格雷茨基(Wayne Gretzky),美国国家冰球联盟名人堂成员

“你必须给自己失败的机会。”——肯尼·“喷气机”史密斯(Kenny “The Jet” Smith),两届NBA总冠军

用我去年9月份发布的备忘录《减少损失还是增加获利?》(Fewer Losers, or More Winners?)中的一段话来总结,其中的最后一句话充分说明了牺牲与风险:

……不投资任何输家并非一个可行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的唯一可靠方法是不承担任何风险。但……回避风险的结果很可能导致回避回报。承担太少风险本身也是一种风险。大多数人理智上都明白这一点,但人性使然,很少有人能接受这一观点,即愿意承受一些损失是投资成功的必经之路。

如何看待承担风险

承担风险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你必须承担风险才能在竞争激烈、回报前景可观的领域取得成功。但承担风险并不意味着你一定会成功;这就是为什么人们称其为风险。

同样矛盾的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获得高回报并不一定意味着——通常也不意味着——持续的成功记录。更多时候,这是由于进行了大量理由充分的投资,其中一些投资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我在备忘录《减少损失还是增加获利?》中对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Berkshire Hathaway)取得成功的基础的描述如下:

我认为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和查理[·芒格](Charlie Munger)取得杰出业绩的原因很简单:(一)他们的许多投资都做的不错,(二)他们大量投资并持有数十年相对少数的大赢家,以及(三)相对于较少的投资于大输家。任何人都不应期望自己——或者期望其基金经理——可以只投资于大赢家而避开输家。

投资者必须接受:成功很可能来自于大量投资,你作出的每一笔投资都出于你期望其会取得成功,但你也明白其中有一部分并不会。尽管如此,你必须去做,必须作出尝试。并非每一次努力都会获得高回报,但带来高回报的努力足够多,就能实现长期的成功。这种成功最终取决于赢家与输家的比例,以及损失相对于收益的高低。但在这一过程中拒绝承担风险,就无法达成所愿。

最后,我以阿什利的另一段精彩段落作为结尾:

承担风险并不意味着会有成功的结果,也无需一定要成功。只要理由充分,就应该近乎本能地去承担风险。我们越是相信自己的判断,就越对自己的决策能力充满信心。敢于承担风险本身就是一件有价值的事。

追求卓越投资回报的基本要求十分明确:你不应期望不承担风险就能获利,但你也不应指望仅通过承担风险便可获利。必须要牺牲确定性,但同时必须具备技巧与才智并理智地进行投资。

$诺亚财富(NOAH)$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IXIC)$ $诺亚控股(06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