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热榜 ( ) • 2024-05-15 08:55
写球的牧子的回答

不管外界对这场比赛有着种种猜测,热刺只会选择把自己的比赛踢好,毕竟他们还没到可以高枕无忧地做冠军判官的程度。

比赛开打之前,热刺领先第六名的纽卡斯尔6分,落后第四名的阿斯顿维拉5分,不管是基于保住第五名,还是冲击欧冠的考虑,热刺都需要尽力拿分,才能让下赛季的自己有更高水平的欧战可打。

所以,所谓的给曼城放水,从而阻止北伦敦死敌夺冠,很大程度上只是波斯特科格鲁所提到的外界臆想罢了,球队内部只会认为这是一场和其他时候一样,不能输,尽力赢的比赛。

哪怕是面对曼城。



很显然,到了赛季的这个时候,再理想化的教练也要为了成绩而屈服现实。

连续几场比赛在本-戴维斯和埃默松之间做出选择之后,波斯特科格鲁直接在这场比赛用范德文打在了左后卫的位置上,让德拉古辛和罗梅罗搭档中卫。

除此之外,波斯特科格鲁还削掉了一个边锋位置,从而在中路区域摆出了更多的人手,也让孙兴慜打在了左边路的位置。

所以在站位上,热刺依然是4231,但先行选择承受压力的意图已经非常明显:



这个布置,让曼城这边有所不适。

首先,曼城需要在争夺控制权上投入更多的精力,才能进入自己相对舒适的比赛轨道,然而在比赛初段,在这个客场,想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

热刺在前场的逼抢很凶,而且还在第6分钟率先打出了进攻威胁:



控制权并没有自动来到手中,曼城想要向前进攻,自然也要比平时更加费劲,或者说,要比平时投入更多的兵力。

比如,沃克:





于是在比赛的第13分钟,曼城通过类似的套路,第一次真正地利用到了热刺在边路的空当,打出了自己的进攻威胁:



通过沃克冲击边路,曼城才打出了热刺球员的胆怯,从而在球场上获得了更多的空间,于是在这个时候,福登的穿针引线为曼城打出了更多的进攻:





只不过,毕竟是客场作战,曼城依然需要小心为上,而且在战术上,曼城所打出的进攻威胁也难以稳定输出。

这一波反客为主的进攻当中,不管是通过强弱侧的转移,还是通过中路的短传配合打开空间,一个不容忽视的元素就是速度,而在这一波进攻当中,为曼城提供这一元素的球员是沃克。

客场作战,比赛本身也不容有失,再加上沃克的年龄和后卫线上同样需要他提供保护的要点,这一切都决定了沃克无法常态性参与进攻,也就意味着,由沃克提供速度元素这一点是无法常态化的。

那么除了沃克这一点,曼城还有其他速度元素选择吗?

理论上,当然还有哈兰德这一选择,但在25分钟前后,曼城两次直找哈兰德,悉数被热刺破坏:





很显然,作为顶在最前面的球星,哈兰德这里的速度是很难被直接利用上的。

被热刺连续回收球权之后,比赛形势也因此发生了反转,热刺在比赛中段掌握了主动权,但首发阵容摆成了这样,孙兴慜还始终在左路对位沃克,热刺到了阵地战环节也只能向右路发展,从而仅仅打出了这几次传中:







其中,最有威胁的一次进攻反倒是本坦库尔穿插到左路的这一次: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本坦库尔是双后腰之一,这样的进攻投入力度将会在此后埋下伏笔。


从某种角度来说,热刺的阵地战打不好是应有之义,没有中锋,也没有足够的压制能力,仅靠边锋的一对一来打开空间是不现实的,所以热刺的这套人员和战术,只能用于反击战,这应该也是波斯特科格鲁的赛前计划。

但问题在于,他即使摆出了防守反击的思路,热刺在防守中暴露出来的空间依然很大:







说穿了,曼城只是在前场缺乏足够的速度元素来更好地利用这些空间,这是他们无法将进攻效率最大化的原因,而不是热刺想象中的找不到空间来进攻,从而会让热刺捕捉到打出反击的机会。

更何况,热刺也没有打出防守反击时应该具备的快速出球、推进的特点,依然像平时那样热衷于在后场互相传导,这甚至还会让曼城逼出他们的失误:



所以,波斯特科格鲁的确在这场比赛变得不再激进,人员和战术上也为此做出了一些布置,但在细节层面,他遗漏了很多内容。

指望今天的热刺像穆里尼奥和孔蒂时期,真的在主场用防守反击战术击败曼城,基本上是不用想了。

因为,曼城只需要打出一点速度元素,热刺就有可能丢球。


下半场回来,热刺的后场失误还在出现:



而前场的进攻依然还是右路传中:



于是在第51分钟,福登在左路完成推进,二次进攻中,曼城收获进球:



这一球里,最关键的一步就是福登在左路的推进,在本坦库尔的衬托下,福登等同于提供了速度元素,虽然他的处理球没有直接找到队友,但他的这一步为曼城接下来的二次进攻提供了充足的空间,让贝尔纳多-席尔瓦和德布劳内在肋部打出了经典的连线。

然而,本坦库尔之所以会让福登打出速度,是因为前者在上半场已经吃到了一张黄牌,而那张黄牌,还是福登制造的:



在上半场,全队因为速度元素的缺失而没有锐度,但福登先行打出了消耗,那一点消耗到了下半场便成为了胜利通道。

道理其实就是这么简单。

丢球之后,波斯特科格鲁做出调整。

这一点没什么好说的,计划中的防守反击却先丢一球,再行保守之事也就没有了意义,所以这个时候下中场,上前锋是常规手段。

而且,换上来的库卢塞夫斯基很快就打出了威胁,是他在中路的带球让麦迪逊第一次来到左肋尝试传中,也是他在右肋的传中才让罗梅罗有了在后点包抄的可能性:





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们不禁要问:

这样登场以后立刻发挥,帮助热刺打开空间、打出进攻的球员,为什么会成为热刺在丢球后才上场的替补球员?

换句话说,今天为了加强防守而在前场削去了一个位置上的球员,那么被削掉的人为什么是库卢塞夫斯基,留下的人又为什么是孙兴慜、麦迪逊和布伦南-约翰逊呢?

谁都知道战术重心靠后,想要打出进攻的话,需要的是能力更强的球员,所以,波斯特科格鲁由此出现的审美方向,在他的眼中,什么样的球员才是更强的球员,我觉得已经很清晰了。


比赛重新恢复之后,瓜迪奥拉也很快做出了调整,除了门将位置之外,他用多库换下了德布劳内,从而将福登换入了中路。

很显然,人家非常清晰地知道球队缺的是什么,也敢于为此做出艰难的决定,毕竟在这个时候,球队争冠事大,核心球员的情绪需要被放在一边。


是的,虽然比分领先,但曼城还没有杀死比赛。

战术上,虽然多库很快就开始发挥自身特点,福登也能施展作用:





但在球场的另一边,库卢还在发挥当中,他依然在提供着热刺前场为数不多的对抗结合技术:





这让曼城的后场始终无法放松下来,而且经常处于被消耗的状态当中,这很危险,因为在这个球场,曼城球员经常出现匪夷所思的低级失误。

于是在第86分钟,失误果然到来:



在那一瞬间,上赛季的三冠王在本赛季已经错失了联赛杯、欧冠之后,距离告别联赛冠军也只差了一点点。

这一点点,由替补门将奥尔特加予以弥补,伴随的则是整个北伦敦地区的哀嚎。

此球未进,曼城得以死里逃生,于是在第89分钟,曼城利用速度打出点球,哈兰德罚中,结束了这一场,很可能也将是这个赛季的英超悬念:





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一场的热刺已经有所进步,但远远不够。

大战当前,所以在思路上,波斯特科格鲁知道自己需要先扛后打,这一点是对的,多上一个中场,甚至用范德文打边路,这一系列的选择都在逻辑当中。

然而在细节上,他们还有很大的问题。

运转上,他们依然沉迷于后场的传导,而没有选择快速向前、通过中场,这对于重心靠后的球队来说相当危险,因为你已经处于重重压力之下,不应该再徒增风险。而在前场,库卢塞夫斯基从替补席打起也是明显错误,而且退一万步来说,就算你的审美如此,这一场让孙兴慜对位沃克仍是错误,因为这明明是利用鲁本-迪亚斯前顶犹豫,从而让孙兴慜“变强”的好机会。

然而,波斯特科格鲁不会如此觉得,因为他已经在向列维表示自己需要更好的球员了,注意,是在没有欧冠可打的情况下。



至于曼城这边,他们则展现了自己比照热刺的稳健。

即便面对这样一支有所进步的热刺,曼城也能通过运转和传导来打开边路的空间,这体现了曼城球员比热刺更扎实的技术,只不过他们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没有足够的速度元素来利用这些空间而已。

但和热刺不同的是,他们的确不能先上多库,后者可能会在打击对手之前,首先打乱曼城自己的节奏,瓜迪奥拉也不会让任何事情增加球队的风险,就像他会选择在埃德森觉得可以坚持的情况下,依然选择将其换下。

这样一来,曼城自然就需要球员来扛起球队,于是福登先打出黄牌,再打出进攻,这为瓜迪奥拉奠定了用多库进行收割,甚至换下德布劳内的勇气和决心。

然而,这一切仍然建立在风险之上,因为一旦孙兴慜把握住了黄金机会,换上奥尔特加、换下德布劳内的这一系列决定都会被认为是错误的,哪怕这在理论上仍然是正确的。

所以从某种角度来说,这就是本赛季的曼城的真实水平。




(更多精彩,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牧子的足球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