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精選 - 聯合新聞網 ( ) • 2024-05-15 15:31
绿色和平盘点台湾6大海洋观光区沿近海的海上活动,发现含小琉球的大鹏湾是为生态压力最高的前3名;图为小琉球海洋志工不定期净海,清除缠绕珊瑚的废渔网等物。图/小琉球海洋志工队提供绿色和平盘点台湾6大海洋观光区沿近海的海上活动,发现含小琉球的大鹏湾是为生态压力最高的前3名;图为小琉球海洋志工不定期净海,清除缠绕珊瑚的废渔网等物。图/小琉球海洋志工队提供

绿色和平盘点台湾6大海洋观光区沿近海的海上活动,发现含小琉球的大鹏湾为生态压力最高的前3名;中山大学海洋研究所教授张水锴说,小琉球登岛游客除疫情期间外年破百万,观光热潮带来的游憩压力,是冲击海洋生态主因,县府7月起收每人60元观光保育费,虽只是跨出保育一小步,却是好的开始,立法院应加速审查海保法,建立长期监测与管理系统维护海洋生态,创造生活、生态、生计三赢。

屏东县政府2019年起委托中山大学海洋事务研究所调查研究,发现在观光蓬勃发展和气候变迁下,小琉球潮间带海洋生物较过去明显衰退,县府隔年起在杉福、渔埕尾、肚仔坪3处自然人文生态景观区潮间带,实施人流管制等保育措施。

/*.innity-apps-underlay-ad {z-index: 34 !important; }*/ .innity-apps-underlay-ad ~ .header {z-index: 35;} .innity-apps-underlay-ad ~ .main-content .inline-ads { background: transparent;} #eyeDiv ~ .footer{ position: relative; z-index: 2;} /* sizmek_underlay 投递调整置底 z-index 权重 */ .article-content__abbr__text {display:inline-block;} /* to be remove */

去年再委托中山大学调查,发现3处潮间带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密度,虽有稳定回升,但恢复速度缓慢;张水锴说,垃圾、民生污水和废渔网都是人为产生,要在发展观光和生态保育间找到平衡点,海洋保育教育宣导外,正在审查海保法很重要。

国立海生馆研究员樊同云观察,旺季时小琉球各浮潜点人多到像「下水饺」、潮间带如「贪食蛇」,海洋生态经不起经年累月的踩踏摧残,加上岛上民生污水、废渔网和气候异常引造成珊瑚白化,全岛珊瑚系生态大幅衰退,甚至已到「失能」程度,近年借由人工复育只是杯水车薪,还好岛上海洋保育志工投入净滩和净海,县府管制潮间带人流,不致恶化,若不能像垦丁依国家公园法划设禁入的海洋资源生态保护区,至少要做好生态监测和人数管控。

南台湾潜水观光热点的屏东垦丁也被绿色和平「点名」海洋栖地持续受破坏,并端出珊瑚衰败、废弃渔网缠绕生物与珊瑚、垃圾累积的证据;长年投入环境永续公益活动的台湾潜水公司执行长陈琦恩说,垦丁每年涌入数百万游客,带来庞大的垃圾,还有渔民捕鱼的渔网,不可能要求每个人都守法,出现在海底不意外,喜的是净海观念渐普及,教练带学员导潜时都会捡拾,加上受国家公园法保护,垦管处也长年监测和管理,状况一天比一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