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推荐 ( ) • 2024-05-15 17:37

南粤大地,春意盎然,处处涌动着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热潮。

去年,广东GDP在全国率先突破13万亿元。从“新高”迈向“更高”,全国经济第一大省如何“再造一个新广东”?

今年春节后的首个工作日,广东第二次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广东将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大机遇,把加快产业科技互促双强、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广东的战略之举、长远之策。

号角吹响,21地市因地制宜,全力以赴、各出实招,找准优势赛道,定下目标任务,作出周密部署,奋勇争先、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从珠三角到粤东粤西粤北,“新”活力竞相迸发——

在广州,去年底,“人形机器人第一股”优必选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全新一代工业版人形机器人Walker S首次亮相,与企业创始人兼CEO周剑一起敲响开市锣;4月7日,亿航智能控股有限公司获颁了全球首张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生产许可证,商业化运营的“空中的士”正加速驶来。

刚刚登顶全国“新能源汽车产量第一城”的深圳在提升经济“含新量”上猛发力——比亚迪第7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的背后,深圳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到全球1/8;荣耀手机凭借983.79万台的激活量,跻身中国手机市场前四行列。

不久前,坐落在东莞松山湖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工程启动建设。这座大科学装置持续发挥虹吸效应,吸引更多大科学装置、科研机构企业布局、落户。

抢占“风”口,揭阳加快打造海上风电和绿色石化两大万亿级产业集群,“双擎”齐驱提速前行。其中海上风电开发容量达1380万千瓦,占全省近两成。

牧海耕渔,湛江大力发展海洋渔业,培育现代海上繁育全产业链,“海威1号”“海威2号”等海洋牧场项目相继落户,全球首创漂浮式动力定位养殖平台“湛江湾一号”开工建造。

随着华南数谷智算中心落户韶关,这座粤北工业老城搭上“算力快车”。作为我国“东数西算”工程重要组成部分,韶关被列入全国十大数据中心,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枢纽节点唯一集群。

……

对广东而言,发展新质生产力一靠创新、二靠产业。广东加快打造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活力。

前不久国新办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这一组数据格外振奋人心——广东规上工业企业7.1万家,高新技术企业7.5万家,数量均居全国第一,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知识产权地区发展指数、有效注册商标量、发明专利有效量等都居全国首位,广东区域创新能力连续7年居全国第一。

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广东有条件、有能力也有信心,更责无旁贷。抢占“新”机遇,迸发“新”活力,蓝图已绘就,未来已到来。

网络编辑:明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