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 - 环球网 ( ) • 2024-05-16 08:04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赖清德新当局的部门首长陆续公布,但耗资500亿元新台币(1元新台币约合0.22元人民币)、仍在建造中的首艘“自造潜艇”“海鲲”号,以及总经费超过2000亿元新台币的7艘后续舰,未来由谁负责仍未明朗。

据台湾《联合报》5月14日报道,最新消息称,“海鲲”号明年年内应该可以交舰给台海军,至于后续7艘量产舰,赖清德也已承诺支持。报道称,估计后续舰不管采取年度预算还是特别预算,生产作业都将回到台“海军司令部”主导。鉴于“海鲲”号的测试结果以及部分外商可能退出,另一些原本观望的外商可能投入,预期后续量产舰的设计会与“海鲲”号有一定差异。

“自造潜艇”是蔡英文当局最受关注的“防务政策”,她在第一任期任命“海军司令”黄曙光组建项目小组,此后黄升任“参谋总长”,退伍后转为“国安会”咨询委员,仍一路主持“自造潜艇”,直接向蔡负责。不过,“自造潜艇”计划在岛内一直争议不断。台湾联合新闻网称,民进党当局不承认“自造潜艇”任何缺陷,且功劳都归民进党。去年9月下水时,因外商交货延宕,不少关键装备至今无法装上。而“海鲲”号身为试验性质的原型舰,未采用锂电池、消音瓦、拖曳声呐等新锐装备,但不少侧翼“专家”却抢着放话,说“海鲲”号近日就要服役,甚至夸它堪比美国最新的“弗吉尼亚级”核潜艇。

今年4月中旬,黄曙光辞去“自造潜艇”项目召集人。国民党“立委”马文君称,“海鲲”号潜望镜与锂电池系统都还没装,民进党当局就宣布下水的消息,但后续能否完工并通过一连串测试,是蔡英文留给赖清德的“大礼包”还是“大雷包”,都还是未知数。台媒还披露称,“自造潜艇”项目办公室内部一封黄曙光写给美商L3哈里斯公司副总裁史泰克利的信外泄,显示团队中有人连基本的文书保密都做不好。黄在信中称,L3哈里斯公司不能在2024年1月准时交付潜望镜,将导致“自造潜艇”的泊港验收测试以及海上验收测试延期。据台湾中时电子报报道,台海军初估7艘量产型“自造潜艇”预算超过2800亿元新台币,其造价竟然是日本的3倍多。     

《联合报》发表社论称,台湾“自造潜艇”计划缺乏重量级外商负责系统整合,注定要走更多冤枉路,产品性价比也比较低。在当前模式下,小组成员范围多大,是否能确保操守和口风牢靠,都成了不可问的机密。而“海鲲”号建造后期,相关人士争相对外放话,弊端已然浮现。(张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