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精選 - 聯合新聞網 ( ) • 2024-05-16 17:09
台湾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台大医院小儿部主治医师江伯伦曾在17年前花费超过百万,让罹患晚期肺癌的父亲接受细胞疗法。本报资料照片台湾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台大医院小儿部主治医师江伯伦曾在17年前花费超过百万,让罹患晚期肺癌的父亲接受细胞疗法。本报资料照片

卫福部107年订定「特管办法」,并于今天公布7年来的癌症细胞治疗成效。台湾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台大医院小儿部主治医师江伯伦曾在17年前花费超过百万,让罹患晚期肺癌的父亲接受细胞疗法。他认为,细胞培养技术虽有进展,但重点是要让资讯公开透明,病友才能做出最适选择。

「站在医师与家属立场,想法很不一样,身为家属总是希望让家人多尝试治疗方式。」江伯伦表示,即使父亲当时细胞治疗疗效仍不明确,但治疗就算没有改善癌症,仍可提升保护力,在经济许可下选择让父亲接受治疗,同时购买标靶药物,并接受化学治疗,因多种治疗方式同时并进,难以评估细胞治疗的成效。

/*.innity-apps-underlay-ad {z-index: 34 !important; }*/ .innity-apps-underlay-ad ~ .header {z-index: 35;} .innity-apps-underlay-ad ~ .main-content .inline-ads { background: transparent;} #eyeDiv ~ .footer{ position: relative; z-index: 2;} /* sizmek_underlay 投递调整置底 z-index 权重 */ .article-content__abbr__text {display:inline-block;} /* to be remove */

时隔多年,细胞培养技术已更进步,但江伯伦提醒,推动细胞治疗必须要给病人与家属更多、更清楚的资料,毕竟一般细胞治疗每剂动辄卅、五十万,整个疗程上百万跑不掉,即使价格较低的间质干细胞治疗,每剂也要廿、卅万,且除已纳入健保的CAR-T治疗外,预期细胞治疗难以纳入健保,所以应该让病人了解疗效及风险,再做出选择。

特管办法落日,卫福部将以再生医疗法管理细胞治疗,草案通过立法院初审,其中要求需要完成第2期临床试验。江伯伦表示,经过第2期临床试验,必须经过对照组临床试验,细胞疗法疗效保障更为确定,除对病人是保障,医师在为病人实施治疗时,也会比特管办法时代更有信心,过去不太执行细胞治疗的台大医院,也有可能重启讨论。

另外有人担忧,再生医疗法要求需进行第2期临床试验,恐让国内生技公司面临考验。江伯伦则认为,此举反而能让国内认真想发展细胞治疗的生技公司逐渐步上正轨,提升再生医疗整体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