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每经网 ( ) • 2024-05-16 20:34

每经记者 杨卉    每经编辑 魏官红    

5月16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根据北京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官方微信近期披露的消息,北京市新增19款已完成备案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名单。其中,小米科技有限公司的模型——“小米”也在其中。5月16日,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也发布了一份公告,称小米大语言模型MiLM正式通过大模型备案。

根据小米集团5月16日回复《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信息,小米大模型团队成立于去年4月,大模型突破口是轻量化和本地部署。去年8月,小米集团自研的13亿参数端侧模型已经在手机端跑通,目前大语言模型已形成包括多种参数规模和形态的模型矩阵,除了落地C端产品,也在集团内进行开源。

根据小米集团的说法,通过备案后,小米大模型将逐步应用于小米公司的汽车、手机、智能家居等产品。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人工智能加速在端侧落地,各大手机制造商纷纷瞄准自研大模型,并接连推出多模态大模型或相关手机终端,AI成为智能手机新卖点。其中,vivo于近日宣布了其在AI多模态大模型上的进展,表示将自研蓝心大模型升级为自研AI多模态大模型;华为不断迭代盘古大模型,并将其引入到手机、汽车端;在近日举办的相关活动上,火山引擎还与OPPO、vivo、荣耀、小米、三星等厂商宣布成立智能终端大模型联盟。

据业内不完全统计,已经有超30家手机厂商宣布引入AI大模型。从起初的高端机“新赛道”,到今年几款中低端产品宣布接入AI功能,智能手机市场已经迎来了一场全新的竞争。

封面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