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 - 首页头条 ( ) • 2024-05-17 11:10

澎湃新闻获悉,在“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在陕西举办前夕,全新改造提升的秦咸阳宫遗址博物馆昨天重新开放。

在开馆当天揭幕的“大秦中枢·六合一统”陈列展览,展出文物74件(组),均出土自秦咸阳城遗址,为观众揭秘咸阳宫的前世今生。新的展出将与即将全面开放的陕历博秦汉馆遥相呼应、相得益彰,形成秦汉新城新的文化IP。

公元前 350年,秦国迁都咸阳,原先仅是小乡邑“程邑”的咸阳,一跃而成为秦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咸阳城地跨渭河两岸,总体按照“渭水贯都以象天汉,横桥南渡以法牵牛”的天体结构设计建设。城市布局采用不对称建筑格局,因地制宜,随形就势,规划合理,规模巨大,功能齐全,既显示了秦人惊人的建筑想象力,更极大地显示了王权至上和君权神授的思想,为中国历代王朝帝都建设创造了样板。

秦咸阳城一号宫殿建筑遗址

据《史记》载,秦始皇为引水下令造兰池,并在池北侧造宫殿一座即兰池宫,秦朝末年遭毁弃,随着秦咸阳城遗址考古工作的进行兰池宫的地点也渐渐浮出水面。考古人员在对遗址最东部堆积进行勘探和试掘,发现一条东西断续分布长达9公里的水系遗存,结合周边考古资料以及汉代文献,判断出东部水域很可能就是史料记载的兰池。此外,近年考古工作者还发现见证“荆轲刺秦”的大殿遗址,推测具体位置可能为咸阳城遗址东部的政务大殿。

具备政务大殿条件的宫区6号建筑西北附属建筑础石 来源: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咸阳城遗址总面积 78.98 平方千米,核心区位于西咸新区秦汉新城窑店街道一带,主要有宫殿、府库、大型道路、手工业作坊及水渠等大型建筑遗址和遗迹 40余处。1988 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秦咸阳宫遗址博物馆重新开放

秦咸阳宫遗址博物馆是以秦咸阳宫遗址展示为中心、秦文化展示为辅助的遗址类博物馆。为适应现代博物馆展陈要求,更好反映秦咸阳城遗址最新考古成果,秦咸阳宫遗址博物馆提升工程突出“小而精”理念,展厅面积从200余平方米增加至400平方米,搭建起公众探寻秦遗迹的平台。

据悉,新揭幕的“大秦中枢·六合一统”陈列展览,共上展74件(组)文物、3个沙盘模型、1个建筑模型、73个(组)图文展板,以全新视角系统诠释秦咸阳城的内涵价值,以最新考古成果凸显秦都咸阳在秦以及中国历史上的突出地位和深远影响。

“大秦中枢·六合一统”展览现场

“大秦中枢·六合一统”展览现场

据悉,新展“大秦中枢·六合一统”分为“渭水贯都”“宫阙嵯峨”“帝国肇基”“保护传承”4个单元。

渭水贯都 秦咸阳城及遗址

“大秦中枢·六合一统”展览现场

通过秦咸阳城遗址沙盘、墙面立体模型、多媒体装置及图文展板,全面展示秦咸阳城遗址分布、建筑特点和“象天法地”的建造文化。

宫阙嵯峨 秦咸阳宫及遗址

“大秦中枢·六合一统”展览现场

秦咸阳宫复原模型与瓦当、石磬、玉璧、陶水管等文物陈列相呼应,重点展现秦咸阳宫的宫殿建筑风格和装饰手法,带领观众感受咸阳宫气势之宏伟、规模之大、布局之严谨、内部设施之完善。

帝国肇基 秦咸阳宫对秦的突出贡献

“大秦中枢·六合一统”展览现场

展出青铜鼎、玉龙形饰、玉具铜剑、秦诏版、钱币、高奴铜禾石权等出土文物,布设“六合一统”文字、度量等互动游戏,集中阐释秦朝帝制、天下一统实行的制度与政策,让观众更深入了解秦对于中华文明的重要影响。

保护传承 基于文化遗产保护的各方努力

“大秦中枢·六合一统”展览现场

通过“解密秦宫”,考古学家带你看咸阳宫遗址微纪录片,展示秦咸阳城考古成果和保护传承工作成效。以建设秦咸阳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为统揽,通过“核心遗址保护+大地景观展示”方式,咸阳宫遗址的整体性和原真性正得到有效保护。

全新升级的秦咸阳宫遗址博物馆

全新升级的秦咸阳宫遗址博物馆,既是具有当代性、地域性的历史遗址专题博物馆,也是生长的文化基因库、鲜活的研学文旅新场所。

依托丰富历史文化遗存,秦汉新城积极探索“保护+传承+利用”创新路径,大秦文明园、陕历博秦汉馆相继建成,连接7座西汉帝陵、16个文旅节点的大汉紫道主题游径部分建成开放,秦咸阳宫遗址博物馆升级开放,秦咸阳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加快推进,六号宫殿及殿前古道路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启动实施,一幅大遗址群和自然风光相映衬的千年渭水文旅走廊美好画卷徐徐绘就,一座历史人文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活力之城加速崛起。

(本文综合自文物陕西、秦咸阳城考古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