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要聞 - 聯合新聞網 ( ) • 2024-05-17 12:45

image source:FB/黄捷黄瀞莹罗智强

文/陈宣懿

2014年太阳花学运透过「网路」号召群众占领立法院,并进行现场直播、向外界征求物资,让大家见证了网路世代的力量。2016年总统大选前夕,韩国女团TWICE台湾成员周子瑜就挥动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一事,拍摄道歉影片,经由网路社群发酵,助攻时任民进党总统参选人蔡英文胜选。

国民党逐渐发现网路空战的重要性,2018年地方选举,派出网路声量霸主韩国瑜参选高雄市长,带起一波「韩」流,本想趁胜追击让韩国瑜参选2020年总统大选,却不敌蔡英文与多位YouTuber合作打空战创造不少话题,带动社群效应,成功获得年轻人,以超过817万票的成绩成功连任,创下台湾总统选举史上最高得票数。

/*.innity-apps-underlay-ad {z-index: 34 !important; }*/ .innity-apps-underlay-ad ~ .header {z-index: 35;} .innity-apps-underlay-ad ~ .main-content .inline-ads { background: transparent;} #eyeDiv ~ .footer{ position: relative; z-index: 2;} /* sizmek_underlay 投递调整置底 z-index 权重 */ .article-content__abbr__text {display:inline-block;} /* to be remove */

网路温度计DailyView》推出10周年【挡不住的声量浪潮-网路10年更迭】专题报导,从不同面向探究网路时代影响了你我多少?今天第2篇,主题锁定政坛,政治人物如何面对来势汹汹的网路声量?

林静仪、叶元之善用网路胜选 钮则勋:空战可拓展年轻选票

2022年台中市第二选区立委补选,民进党林静仪因空战策略成功,催出年轻选民返乡投票,扳倒国民党颜家在地势力。接著2024年立委选举,国民党叶元之以网路媒体与电视政论节目的高声量,空战策略奏效,获年轻选票青睐,战胜争取三连霸的民进党立委罗致政。中国文化大学广告学系教授钮则勋分析,空战比陆战重要,空战可以开发年轻选民,陆战点状不像空战有延续性,组织动员只能固票不能拓票。

十年来网路逐渐左右选举结果,政治人物宣传方式不断进化更新,为了吸引年轻族群的关注和支持,大多希望成为网路版面最大,讨论度最高的政治人物。而蓝绿白营各自有擅长空战的政治人物,于网路上发挥影响力。

蓝绿白指标声量战神自述 经营网路心法 

国民党立委罗智强2011年曾担任前总统马英九脸书小编,拥有经营脸书10多年经验,目前他个人脸书超越118万人订阅,比准总统赖清德还高。民进党立委黄捷2014年参与太阳花学运出道,擅长透过跨平台发声,脸书累积30万人订阅,IG、Threads也有超越10万人追踪。此外,民众党议员黄瀞莹曾任民众党主席柯文哲twitter小编,因参与2018年YouTube节目《木曜4超玩》拍摄意外成名,带起一股「学姐」风潮。三人皆是所属政党的空战指标性人物之一,以各自擅长的方式制造高声量。面对迎面而来的声量浪潮,他们如何冲上高点?甚至自己制造出声量高峰?

根据《KEYPO大数据关键引擎》舆情分析系统(日期:2022/01/01~2024/05/01)统计调查,罗智强过去两年半最高声量落在宣布参选桃园市长,单日突破4万笔声量。而立法院开议第一天,黄捷动手抢罗智强麦克风一战,创下近两年半声量高点。此外,黄瀞莹因不满监察院指责北市府轻忽北农疫情,在脸书调侃「大菊为重」,遭质疑讽刺监察院长陈菊的身材,引起大批网友讨论。

image source:《KEYPO大数据关键引擎》舆情分析系统

专攻脸书破百万订阅 罗智强:声量、好感度都重要

罗智强自2010年成立脸书专页,历经破百场街头宣讲,在脸书、YouTube都获得关注,他也分享脸书破百万订阅的经营之道,「我把社群当成一本书,慢慢叙述对国家政策看法,把粉丝当朋友,保持交流互动,走自己路做自己想做的事,支持者不会一次性事件改变想法。」他认为,有坚持才有掌声,当个有所坚持的人,掌声就会来,声量就会来。他从科学理性的角度,分析对网路声量的看法,「网路声量代表看见你的人数字化表现,声量是量化指标、好感度是质化指标,没有能见度就没有喜好度,所以能见度在于喜好度之前,因此当声量到一定程度,我比较在意质化的东西,声量跟好感度都很重要。」

「Cosplay、演戏」多元发挥!黄捷:跨界合作有声量也有风险

除了罗智强,黄捷透过经营IG、YouTube、Threads以及跨界合作也获得不少声量,包含办演唱会、参与舞台剧、Cosplay《山道猴子》超商妹。黄捷认为,自己主要的声量来自于为议题发声、替政策辩护,以动漫文化为例,前阵子她注意到iWIN议题的发酵,所以主动去了解,在与立委同事们的不断质询与发声的过程中,被更多动漫圈的群众认识,经过两个月的协调后,终于还给创作者自由的创作环境。她认为,用民代的身分,替更多领域发声,是高声量的主因。

对黄捷来说,网路是一种沟通工具,她希望将自己重视的议题透过网路传达给民众。黄捷表示,蛮多跨界合作是本身的兴趣,比如她是动漫迷,喜欢Cosplay,因此高雄动漫节扮女仆热舞,或是舞台剧讲网路霸凌议题,「只能说大家很有缘,有共同想谈论的议题」。但她也坦言,「政治是一门专业,跨界合作没那么容易」,网红对社会责任、发言与政治人物有一定差距,有时候合作是一种风险。她认为,网路声量背后代表影响力,肩负的社会责任是等量增加的。

黄捷对决韩国瑜、徐巧芯 潘兆民:支持者成免费网军互攻制造高声量

学者对于黄捷高声量的原因,有另一个种看法。东海大学地方自治研究中心执行长潘兆民表示,政治人物未来若无经营自媒体难打赢选战,没声量没人知道你是谁,创造声量或跟网红互动,去蹭既有网红声量,政治人物网红化有时能产生加分效果。他指出,政治人物经营社群媒体比较能圈粉,总统蔡英文团队、立法院长韩国瑜圈粉能力最强,黄捷从高雄与韩国瑜对立,到目前和徐巧芯对立,各自支持者主动帮政治人物辩护,免费网军制造声量。

参与不同影片爆红!黄瀞莹摆脱声量束缚 深耕选民服务

另一个阵营的声量战神黄瀞莹,从幕僚到当选市议员,一路以来参与不少跨界合作,在网路上获得关注,包含网路节目《木曜运动会》、《炎上》、《贺珑夜夜秀》等。她认为所有合作中,《炎上》最具挑战性,黄瀞莹指出,脱口秀比主持政论节目或是大型晚会还要困难,因为要抓时机点,例如笑点、梗等等,「我有时候也会思考娱乐跟政治,中间尺度要怎么去拿捏,可能也不能过度欢乐,自己还是要稍微地拿捏尺度。」但自从黄瀞莹2022年当选议员以后,她出现在萤光幕前的次数变少了,原来是她花更多时间在地方服务,黄瀞莹认为,民代不该一昧地追求声量,她希望在地方上做好口碑,而这自然可以转化为一定的声量。

政治人物网红化恐翻车!钮则勋:应避免人设跟本身特质冲突

然而政治人物网红化也出现一些翻车事故,2022年时任民进党台北市长参选人陈时中提出「广设公厕免治马桶」的政见,竞选广告中安排陈时中爬上厕所隔间的桥段,因有「偷窥如厕」的感觉引起挞伐,虽然高声量挤进2022年政治新闻前十名,但最终在台北市长竞选中落败。此外,2021年前美国总统川普怂恿支持者进攻国会,意图推翻大选结果,造成至少5死、上百人受伤,川普自己也官司缠身。钮则勋建议,政治人物操作社群切勿哗众取宠走偏锋,也要避免人设跟本身特质冲突。

十年来越来越多政治人物网红化,有的政治人物透过跨界合作,增加议题曝光度;也有的政治人物,专攻特定社群平台,累积支持者。他们都运用自己最擅长、符合特质的沟通方式,向大众宣扬政治理念,高声量自然水到渠成。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最终政治人物仍应坚守本心,以民众福祉为依归,谨慎行事,执政之路才能走更长远。

分析说明

分析区间:本文分析时间范围为2022年01月01日至2024年05月01日。

资料来源:

《KEYPO大数据关键引擎》舆情分析系统拥有巨量资料,以人工智慧作语意分析之工具资料搜集范围:每月处理1000亿以上中文资料的网路社群大数据资料库,其内容涵盖Facebook、YouTube、Threads、TikTok、新闻媒体、讨论区、部落格等网站。

研究方法:
《KEYPO大数据关键引擎》舆情分析系统拥有巨量资料,以人工智慧作语意分析之工具资料搜集范围:每月处理1000亿以上中文资料的网路社群大数据资料库,其内容涵盖Facebook、YouTube、Threads、TikTok、新闻媒体、讨论区、部落格等网站,针对讨论『罗智强、黄捷、黄瀞莹』相关文本进行分析,调查「网路声量」(注1)作为本分析依据。

*注1 网路声量:透过『KEYPO大数据关键引擎』舆情分析系统,计算社群讨论及新闻报导提及的文章则数,声量越高代表讨论越热,能见度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