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热榜 ( ) • 2024-05-17 13:34
儿科健康科普馆的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


为什么有些孩子自理能力差、动手能力弱?

究其原因就是家长的过分关怀和宠爱,让孩子从小就产生了对父母的极度依赖心理,缺乏独立的精神。长此以往,孩子的依赖性和惰性都越来越强。

即使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也逐渐明白了独立的重要性,但由于他已经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他也很难摆脱这种依赖性

更有甚者会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中形成扭曲的价值观,在他们看来,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都是应该的,只有这样才是爱自己的表现。

这样养出来的孩子,极有可能极度自私自利。



学会吃饭

孩子吃饭是绝大多数家长都十分头痛的事情,我们时常也能看到三四岁的孩子吃饭还要家长追着喂的。

其实在孩子1岁后,就应该尝试让他自己吃饭了。可以专门为孩子准备一套儿童餐桌椅,家长吃饭的时候,孩子就一起吃。这样大家一起吃,才更有吃饭的氛围。

孩子刚学吃饭,肯定是吃得少掉得多,如果孩子确实没吃饱,开始的时候还是需要家长喂一部分的。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和不断的练习,自然而然也就学会吃饭了。

但这个过程中,家长一定要忍得住!

因为你会看得孩子把饭吃到脸上和头上,你会看到孩子把油腻腻的小手往衣服上抹。如果你忍不住,那就只能忍受三四岁的时候追着喂饭了!



学会做家务

根据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孩子年龄越小思维越单纯,可塑性越强,也越容易受环境和家庭教育的影响。

从2岁左右开始,家长就可以给孩子分配点家务活了,但家长记得不要总是挑毛病,要多鼓励孩子,这样他才会越干越起劲。

2岁以内:把纸尿裤扔进垃圾桶,把玩具放回箱子里,把脏衣服按颜色深浅分开等。

3岁左右:帮袜子配对,给植物浇水,清理自己掉到地上的食物残渣,收拾自己的碗碟,擦桌子等。

4岁左右:摆放碗筷,收拾餐具,折叠衣服,洗自己的袜子, 帮忙择菜,用小扫把扫地等。

快乐的学习

孩子天生就喜欢水,家长就可以把洗澡的玩具给他,在保证安全和保暖的情况下,让自由地玩水,家长在一旁正确引导即可,让孩子在玩耍的同时爱上洗澡,学会洗澡。

大人刷牙的时候,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孩子自然会学习大人的方式去做。

总之,把这些“每天必须要做的事”变成“有意思的好玩的事”,孩子才更有兴趣去做。

@知乎亲子 @知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