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 news ( ) • 2024-05-18 09:56

[!--begin:htmlVideoCode--]0fa817bf84284c8da44b5875bf4929c8,0,1,16:9,newPlayer[!--end:htmlVideoCode--]

  2009年3月,一批汉代简牍在浙江省湖州市被发现,共341枚,全部为木制,主要为两汉时乌程县署遗留的实物,时间跨度达到三百多年

  乌程,也就是今天的浙江省湖州市。

  两集纪录片《乌程青史》,以乌程汉简为线索,讲述了浙江湖州两千年前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并试图以此为样本,解读两千年来江南地区文化基因的形成。

  散落的汉简残片如同需要破解的密码,而解码的关键正是今天的湖州。这些简牍上的零落文字,指向了湖州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解读这些文字的过程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汉代的乌程,更是今天的湖州。

  乌程汉简中记载了大量关于日常生活的内容,包括稻米和鱼的采购记录,这些记录反映了汉代湖州作为鱼米之乡的富庶生活。湖州的稻作和渔业在当时已经非常发达,成为当地居民的主要食物来源。

  随着故事的推进,我们可以看到今天的湖州依然生机盎然的丝织业。桑基鱼塘,这一古老的生态农业模式,在湖州被完美保存和传承。湖州作为丝绸起源地的重要地位,通过出土的钱山漾遗址的丝织品得到了验证,出土的丝织品证明了湖州在丝绸生产上的悠久历史和精湛技艺,反映了当时经济的繁荣和丝织业的发达。

  纪录片还探讨了湖州在近代工业化中的重要角色。上海开埠后,湖州的蚕丝贸易蓬勃发展,湖州商人凭借丝绸走向世界,湖州的丝织业不仅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也在中国近代工业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湖州商人以世界眼光和商业智慧,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和工业化。

  乌程汉简不仅是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记录,更是文化传承的见证。湖州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的聚集地,纪录片通过展示湖州书法和绘画的传承,展现了这片土地深厚的文化底蕴。

  此外,纪录片还探讨了湖州与茶文化的渊源。被誉为“茶圣”的陆羽,在湖州隐居多年,写下了《茶经》。今日的湖州,茶文化依旧繁盛,每年春天的茶季,茶农们忙碌地采摘和制作茶叶,延续着千年的传统。

  从乌程汉简的解读中,我们不仅看到了两千年前的江南,也看到了湖州在历史长河中的持续发展与文化传承。今天的湖州,依然保留着汉简上的那个乌程的影子。文人墨客,各领风骚,从古至今,文风不衰。摄制组记录下今天的湖州,从桑基鱼塘到丝织工坊,从湖光山色到市井百态,观众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汉简中的那个江南。

  2024年5月10日下午,湖州顺利通过2025年“东亚文化之都”终审。纪录片《乌程青史》的推出,正可在此时深度解读湖州的文化底色。

  这是关于湖州的史诗,也是关于江南文化的礼赞。节目定于5月18日 20:31、5月19日 22:26,在总台科教频道《探索·发现》栏目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