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 - 首页头条 ( ) • 2024-05-18 13:49

培养科技传播专业人才,在上海,有了职称认定和评审体系。

5月18日,在2024上海科技节上海科技传播大会上,2024年上海科技传播领航计划发布,包括上海交通大学科技传播实验室的成立仪式、建立科技传播职称认定和评审体系、发布公众参与科学项目,并推出新发现·科普书单。

领航计划发布现场。澎湃新闻记者 朱奕奕 摄

记者了解到,首批科技传播高级职称认定结果代表人物有网名“混子哥”的陈磊、网名“菠萝”的李治中以及网名“稚晖君”的彭志辉等科普工作者。

据上海市科委介绍,科技节期间将完成首批科技传播高级职称获评者的授证,同时启动中级职称申报。

启动仪式上,还上演一场mini TED秀——Tech-Walk上海 向“新”之路,这也是由普通市民和科技工作者、科普工作者们共同完成的一次TED。

他们以自己的热爱和情感探索上海这座城市中的科技底蕴,以自己的真实故事呈现出一场属于科技的上海Tech-Walk漫游,在这次特殊的城市漫游之中将会呈现三条路。

一是由科普讲解员们带来的上海科技文化底蕴之路,通过一些鲜为人知的上海科技地标,比如明复图书馆,前身是中国最早的公共科技图书馆——中国科学社明复图书馆,它的名字是为了纪念中国科学社发起人之一胡明复(中国第一位现代数学博士);杏佛楼,也是以中国科学社发起人之一杨杏佛命名,这里曾经诞生了原子弹制造关键技术之一“甲种分离膜”;浦东老港探空火箭纪念碑,这里是中国第一枚试验探空火箭T-7M发射成功的纪念碑,1960年毛主席曾经在上海亲自观看了T-7M火箭;以及其他的一些地标,展示了上海在近现代科技发展中的基因禀赋。

二是由公众参与科学行动中的市民代表们呈现的城市科考之路,他们中有科研人员、普通白领、退休教师、青少年和城市务工人员,他们在公众参与科学行动中实现了自己的科学梦想,并实际促成了相关科学研究成果。上海市科委日前发布了本年度科普项目指南,设置了“公众参与科学研究”专题方向,将推动科研机构推出公众参与科研的科普项目。

三是乐享科技之路,这是由上海的科普基地、科研院所和实验室、科技企业协力铺就的惠民科技之路,让市民乐享科技嘉年华。三条路也将汇聚成为通往科技创新中心的向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