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 中央社 CNA ( ) • 2024-05-19 10:42

(中央社记者曾以宁台北19日电)医疗(事)机构、老人福利机构今天从强制佩戴口罩调整为建议佩戴,COVID-19大疫下的口罩令正式全面解除,生活回归日常后如何保护自己与他人,中央社记者整理QA一次看。

Q:本次口罩令松绑的范围?

A:百年大疫COVID-19(2019冠状病毒疾病)在2020年席卷全球,台湾自当年12月1日起,8大场所需要佩戴口罩,医疗院所就是其中之一;虽然各场所陆续解禁,邻近国家也已陆续大幅放松戴口罩规定,仅国内医疗照护机构仍持续口罩令。

随著医疗院所佩戴规定松绑,国内口罩令历经1265天,正式全面解除。

Q:哪些情况建议还是要佩戴口罩?

A:台湾感染管制学会理事长王复德日前指出,若身体不舒服、有呼吸道感染状况,或者是抵抗力较低、年纪较大的疾病高风险族群,到医院或人潮密集处,还是建议戴口罩。

疾管署「防范呼吸道传染病,民众进入医疗照护机构佩戴口罩须知」说明,有疑似或感染呼吸道传染病,或出现发烧、流鼻水、咳嗽或打喷嚏等症状时,非必要请避免进入医疗照护机构;如有必要进入,于有症状期间及症状缓解后5日内,进入医疗照护机构应佩戴口罩,并遵循呼吸道卫生与咳嗽礼节。

此外,过去1周内曾与感染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有密切接触、本身为免疫力低下(如:移植或血液肿瘤等病人)或具有其他流感、COVID-19重症高风险者、探视或照护疑似或感染呼吸道传染病患者,进入医疗照护机构应佩戴口罩,并遵循医疗照护机构内部相关规定。

Q:无法戴口罩的族群,如何进行防护?

A:疾管署建议,2岁以下婴幼儿或因身体、心理等因素未能佩戴口罩民众,于咳嗽或打喷嚏时,应使用卫生纸遮掩口鼻,使用完毕后将卫生纸丢进垃圾桶,执行手部卫生,降低传播风险。

Q:除了佩戴口罩外,还有哪些方式可以预防疾病传播?

A:疾管署提醒民众持续注意手部卫生,在「吃东西前、跟小宝宝玩前、擤鼻涕后、上厕所后以及看病前后」等时机,都应落实正确洗手。洗手5步骤「湿、搓、冲、捧、擦」及7字诀「内、外、夹、弓、大、立、完」,以确保自身及周遭亲友健康。(编辑:方沛清)113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