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 - 首页头条 ( ) • 2024-05-21 20:02

5月18日,第六届徐工国际客户节正式开幕,来自全球60多个国家超过1200余名客户走进徐工。电影《流浪地球2》中亮相的“钢铁螳螂”、即将交付南美的3000吨级超大轮式起重机、新晋“全球第一吊”XCA4000等多种工程机械产品排列整齐的“坐镇”徐工集团起重机制造基地。

在开幕式上,徐工集团、徐工机械董事长、党委书记杨东升表示,2023年,徐工集团实现连续四年营业收入超千亿元,16类主机市场占有率稳居国内第一、新能源产品收入翻番增长、国际化收入占比超40%。“作为最早走出国门的中国工程机械品牌,徐工一直将国际化作为发展的主战略。”

杨东升表示,“去年年底,我们围绕海外大区和细分市场,成立了国际事业总部和全球十四个大区,推动研产供销服融全价值链出海,进一步提升全球运营能力,为全球客户提供‘产品+场景’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和全生命周期服务。”

“出口市场将继续保持良好态势,国际化收入将继续保持较好增长。”杨东升在媒体见面会上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等媒体记者表示,目前,虽然国内工程机械处于低谷的调整期,但一万亿元增发国债项目、“大规模设备更新”等政策的集中释放,叠加电动化、新能源等技术窗口期将助推国内市场回升。长远来看,工程机械行业发展空间巨大,行业将从过去投资型驱动转向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以价值驱动整个产业向中高端转型。

徐工集团是国内工程机械行业龙头企业,主要从事起重机械、铲运机械、压实机械、路面机械、桩工机械、消防机械、环卫机械和其他工程机械及备件的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工作。公司产品应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开发、大型工程、抢险救灾、交通运输、自然资源采掘等领域。

2022年8月29日,徐工集团旗下核心上市公司徐工机械(000425)吸收合并徐工集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简称,“徐工有限”),完成整体上市。此后,徐工有限旗下挖掘机械、混凝土机械、矿业机械、塔式起重机等工程机械生产配套资产将全部注入徐工机械。

对于整体上市后的徐工机械,杨东升表示,“最重要的是把企业经营基本面做好,其次是加强和资本市场、投资人的沟通交流,让他们能够更加认识和理解徐工的发展战略,增强资本市场的信心,同时还要做好信息披露。”

近年来,海外市场一直是徐工机械的重点布局领域,其海外收入比重也不断提升。

2023年,徐工机械实现营收928.48亿元,同比下降1.03%;净利润53.26亿元,同比增长23.51%。其中,海外收入372.2亿元,同比增长33.7%,占总营收40.09%。

2024年第一季度,徐工机械实现营收241.74亿元,同比增长1.18%;净利润16亿元,同比增长5.06%。

据杨东升介绍,“今年一季度,徐工机械海外营收占比约44%。”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徐工机械海外营收占比约29%,2021年这一比重约15%,2020年不到10%。

对于举办徐工国际客户节,杨东升表示,“我们希望国外客户走进徐工的工厂,看到徐工的产品和质量,增强国外客户对徐工的了解。同时,通过国外客户与徐工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近距离沟通,也能够让徐工更深入的了解客户需求。”

“中国工程机械将来超过海外高端品牌,就是时间问题,而且这个时间也就是10年到20年。”在杨东升看来,中国工程机械在高端领域价值空间巨大。

与国际工程机械巨头相比,杨东升认为国内工程机械企业在后市场服务方面还有较大发展空间。

在新能源领域,杨东升介绍,徐工集团围绕纯电、混动、氢能技术路线,开发了大吨位混动全地面起重机、超长续航氢燃料牵引车、高压锂电叉车等一批全球领先的新能源产品,布局了电芯电池、电机电控核心零部件产业和充换电站基础设施,带动产业链上下游绿色转型。当前,徐工的新能源成套化、无人化以及运营管理解决方案已经广泛应用于全球城市建设、矿山港口、公路运输等主流场景。

杨东升表示,去年,徐工集团工程机械主要产品电动化渗透率达到10%。随着技术的成熟和成本的下降,2025年至2026年,公司工程机械主要产品电动化渗透率至少达到20%。

“徐工将扛起‘工程科技引领,装备美好未来’的使命愿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大力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以安全可靠、先进高效、节能环保的产品和服务,赋能全球客户。”杨东升提到。

2024年以来,徐工机械总市值上涨40.48%。截至5月21日,徐工机械报收7.67元/股,总市值906.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