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不分類 - 聯合新聞網 ( ) • 2024-05-25 12:11
台湾大学毕典焦点之一是首位「校学士」,原本主修理学院地理环境资源学系的赖奕达以「空间政策与规划科学领域」,成为校学制度的第一位毕业生,由校长陈文章颁发毕业证书。记者林俊良/摄影台湾大学毕典焦点之一是首位「校学士」,原本主修理学院地理环境资源学系的赖奕达以「空间政策与规划科学领域」,成为校学制度的第一位毕业生,由校长陈文章颁发毕业证书。记者林俊良/摄影

国立台湾大学今天举行112学年毕业典礼,台大于管中闵时任校长时期推动「校学士」制度,由学生依照自身兴趣、需求组合跨学院课程规划,今年台大也迎来第一位校学士毕业生,毕业证书将由台大校史馆典藏。学生赖奕达5年取得逾170个学分,未来盼投入铁路立体化研究。

赖奕达原为台大理学院地理环境资源学系学生,因对交通感兴趣,透过校学士制度,向校方申请跨域学习土木系及社会科学领域的课程,5年来取得逾170个学分,获得台大校学士学位。

/*.innity-apps-underlay-ad {z-index: 34 !important; }*/ .innity-apps-underlay-ad ~ .header {z-index: 35;} .innity-apps-underlay-ad ~ .main-content .inline-ads { background: transparent;} #eyeDiv ~ .footer{ position: relative; z-index: 2;} /* sizmek_underlay 投递调整置底 z-index 权重 */ .article-content__abbr__text {display:inline-block;} /* to be remove */

赖奕达表示,虽然自己也能跨系等选读课程,但透过校学士方案则还能获得学位证明。虽然校学士制度不若其他传统学系,可接受系上教师、学长姐网络支持,但透过学校课业规划协助,则能开展校内没有的领域学问。

赖奕达举例,如先前便在地理环境资源学系学习空间资讯,但期望结合土木系交通规划以及社科院政策评估领域,在于自身对交通感兴趣,也就必须加码修读运输规划、铁路工程等课程。目前已录取硕士班,希望未来可执行铁路立体化研究,看能否改变都市结构,或确实达成都市缝合的效益。

赖奕达也建议未来欲修读校学士的学生,有明确目标,才做得出专业课程修读蓝图。校学士能跨越修课限制,适合想追求新领域、综合领域的学生。在选择欲修读的课程时,虽然也曾遇过教师请假两年、不开课等状况,但经和学校协调,可用相近课程替代,也顺利取得毕业证书。

首张校学士毕业证书将收入台大校史馆典藏,赖奕达说,很开心能见证修课的转捩点,也希望未来的学生可以享受到更多弹性休业制度。

台大说,校学士制度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跳脱传统科系框架,111学年度开始推行新型态双主修制度,让学生自行规划跨领域课程组合,并在完成研读后获颁校学士学位。制度实施2年,已吸引来自不同学院的50名学生就读,自订人机互动、国际经贸暨工商心理学等新兴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