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 中央社 CNA ( ) • 2024-05-26 09:59

光阳柯胜峰专访2(中央社记者钟荣峰台北26日电)全球净零碳排的大趋势正推动机车产业朝电动化转型,光阳工业董事长柯胜峰打造「充换电合一、车电分离」的获利方程式,积极在台湾和海外布局充换电整合平台。他直言,谁能在电动机车产业胜出,「关键在谁能掌握电池应用大数据」。

光阳工业(KYMCO)今年6月将迎接开业60周年,接班集团董事长10年的柯胜峰,首度接受中央社团队独家专访,并透露光阳在电动机车领域布局蓝图和获利方程式。

面对全球机车产业处于绿能转型的重要转折点,柯胜峰正透过布局海外市场,把光阳品牌形象扩及全球。他为光阳订出品牌永续价值、海外扩张、推动电动机车系统的3大策略。

柯胜峰说,「这3大策略,彼此环环相扣,是光阳未来10年决胜负的关键」。他的蓝图是,透过在海外布局电动机车系统,要在全球消费者心中擦亮光阳的品牌形象,借此建立光阳在全球一线品牌地位。

被问到如何用一句话形容现在的光阳,柯胜峰坚定地说,「蓄势待发」。

柯胜峰如此自信,并非光靠制造电动机车与竞争对手拚搏,而是光阳经年累月打造的秘密武器,以及归纳市场动向得出的获利方程式。

「电动机车市场生态比电动车更复杂」,柯胜峰坦言,从硬体成本来看,拚不过中国大陆,光凭制造电动机车,很难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冒出头。

除了中国大陆,全球越来越多厂商投入制造电动机车,但柯胜峰直言,「电动机车获利关键不在车厂」。他认为,许多车厂还在摸索电动机车的商业模式,若光阳要在全球电动机车市场胜出,「要屏除机车制造的旧思维」。

柯胜峰观察到,全球电动机车市场成长仍相对缓慢,关键在当地电动机车充电基础设施仍不足。建置充电设施,受到当地政府法规规范外,也缺乏换电功能辅助,让电动机车跨越城际的续航力受到挑战,不仅一般民众消费裹足不前,商用电动机车应用也跟著受限。

展望未来电动机车的能源模式,柯胜峰一语道破,「100%使用换电系统并不现实」,他认为,未来的电动机车,应该同时具备换电与充电功能,才能扩大电动机车的应用广度。

柯胜峰提出未来电动机车产业的获利方程式,「充换电合一、车电分离」,也就是用一套平台,整合各款电动机车和各地的充换电系统。

他以智慧型手机安卓(Android)作业系统平台形容,手机品牌商制造各款智慧手机,也采用不同规格的电池和充电器,但Android开放平台可广泛地应用在iPhone以外的各品牌智慧手机,让多样化的应用软体百花齐放。

他说,这不是纸上谈兵。光阳从2018年起,早已预先打造Ionex车能网能源换电系统,更透过Ionex平台,累积达数百万笔的换电型电动机车大数据。

柯胜峰在高雄厂区向中央社团队介绍,高雄电动机车产线在2022年10月完工,目前日产能约300多辆,月产能可到6000辆至7000辆,可因应台湾和海外市场订单,未来不排除视客户需求扩充产能。

柯胜峰透露,「大数据」正是光阳建立电动机车获利方程式的秘密武器。光阳高雄厂区的燃油和电动机车产线,常为市场熟悉;但鲜为人知的是,光阳在台北南港设有软体和电池研发中心,经年累月庞大的电动机车电池换电数据,也集中在光阳南港资料中心。

柯胜峰说,透过掌握实际情境下数百万笔电动机车电池换电的数据,光阳可以分析不同规格电池芯、电源管理、以及电池组等效能,归纳出更具效率的充换电应用方法;不仅大幅提升光阳换电系统的电池品质,也让光阳更有信心向海外输出充换电平台方案。

光阳2023年在义大利米兰车展发表能源补充系统电池计量模组Ionex BMU(Ionex Battery Metering Unit);今年5月15日,光阳推出「充换两用」电动机车,不仅配备BMU模组,更搭载智慧车联网功能。

柯胜峰直言,「这是很有野心的规划」,光阳借此向全球传递KYMCO是电动机车品牌、Ionex是充换电基础平台的品牌形象,也展现光阳在电动机车领域打造「充换电合一、车电分离」获利方程式的企图心。

展望未来电动机车市场,柯胜峰说,「最困难的时间已经过去」,谁能在电动机车产业胜出,「关键在谁能掌握电池应用大数据」。

柯胜峰强调,台湾是全球电动机车产业发展的最前线,也是最先进的市场,向全球推广电动机车充换电能源系统,是台湾机车品牌难得的契机;尽管挑战度高,但「打到球心可能会是全垒打」,光阳在这关键时刻,已准备就绪。(编辑:张良知)113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