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 - 最新资讯频道 ( ) • 2024-05-28 13:06

文 | 刘士武

编辑 | 杨林

2024年上半年,大小游戏厂商纷纷嗅到了市场复苏的味道,中国游戏市场也迎来了新作大潮。在这其中,3A级的端游大作也开始出现在更多玩家的视野中,例如由游戏科学开发的被称为中国首款单机3A游戏的《黑神话:悟空》。

据前不久结束的WeGame年度游戏发布会消息显示,《黑神话:悟空》即将在8月20日同步登陆WeGame游戏平台,简体中文PC标准版定价268元。

图片来源:游戏科学

这款玩家和行业期待多年的国产3A游戏最终表现如何,还需等到上市后才可知,但从年初的《全境封锁2》国服上线,到如今的《黑神话:悟空》定档暑期,重新出现3A游戏身影的WeGame再一次引起了众多端游玩家的注意。

版号数量上涨,端游加速复苏

据统计,2024年前5个月,已有524款国产游戏获得版号,数量不仅超过2023年同期,还超过了2022年全年的数量。此外,游戏厂商在2023年已获版号的作品也于2024年大规模上线,让玩家们大呼新游戏多到玩不过来。

在《鸣潮》《地下城与勇士手游》等热门新作冲击各大游戏畅销榜、《永劫无间手游》《燕云十六声》等作品蓄势待发的同时,占据国内市场份额不足三成的端游并未被市场遗忘,反而受新游上线、网吧业态回暖、更多新游采取移动及 PC 端同步发行等因素的影响,回归了涨势。

数据来源:游戏工委、伽马数据

不同于海外市场,国内的游戏都需要获得版号后才可上线或进行大规模公开测试,而版号在2018年至2022年间经历了多次停发和发布数量较少的情况,使得大量游戏厂商转战手游或IAA小游戏,力图以更低的成本、更大的容错率来实现盈利,端游市场就此陷入低迷。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有诸如《原神》这类跨端游戏另辟蹊径,通过移动端+PC+主机+云游戏的形式,让一款游戏在多端发挥了其最大商业价值,而这一策略也在随后逐渐成为行业主流,大厂们纷纷开始在项目阶段初期便引入跨端策略。

跨端策略是众多高成本、长研发周期游戏项目提升容错率的重要方式之一,同时也重新让很多端游玩家获得了新的选择,但仅仅通过跨端来实现“端游复兴”还远远不够。

高品质游戏是核心竞争力,WeGame正重回正轨

2018年,游戏版号经历了数个月的停发。

就在这个期间,已经拿到版号的海外引进3A游戏《怪物猎人:世界》上架WeGame,这一举动被认为是2017年TGP改名WeGame并剔除手游和页游板块后,正式冲击大型端游平台的第一款重要作品。

正当行业和玩家将这一节点视作国内游戏市场将迎来“3A时代”时,游戏却在上线3天后下架,且至今未归。

在那以后,WeGame曾做过各种尝试,例如上线了大量独立游戏以吸引玩家,但这些缺乏IP支持且口碑良莠不齐的作品,难以撑起玩家对WeGame成为国内最大PC游戏平台的期望。

腾讯也曾与动视暴雪、育碧等海外游戏大厂洽谈引进3A游戏,直到2024年才引进首款3A游戏《全境封锁2》并上架WeGame——虽然育碧和腾讯对游戏本地化做了诸多努力,但游戏本身已是海外上线多年的“旧作”。

与此同时,受限于版号带来的未知风险,国内仅有少量团队在这个期间还执着于开发3A或准3A级别的游戏。在版号没有恢复正常发放节奏前,大家只能寄希望于这些游戏能在海外市场先获得回报。这其中,既包括开发多年的《黑神话:悟空》《边境》(后者此前已上架Steam平台)等独立3A游戏,也包括《永劫无间》《无限法则》等大厂作品。

对于腾讯来说,曾经被玩家寄予厚望的WeGame,一度沦为了“《英雄联盟》启动器”。

综观海外各大端游平台,除了稳定的服务器、相对亲民的游戏价格、合理的平台分成等基本要素以外,独占(或限时独占)的3A大作才是留住玩家的核心竞争力,Steam、Epic Games、Origin等平台皆是如此。

随着网易暴雪“复合”,战网平台也将回归,暴雪旗下的《守望先锋》《魔兽世界》《炉石传说》等IP将再次挑战国内端游厂商。版号复苏、端游市场规模增长、国产3A游戏面世等因素,对于腾讯游戏和WeGame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对于《黑神话:悟空》这样的佳作来说,WeGame也仅仅是其国市场发行渠道,未来的其他作品未必非要选择WeGame。36氪从知情人士处了解到,腾讯的老对手网易前不久和微软达成了一项协议,尝试将双方和第三方游戏通过Xbox平台引进国内,这也可能是WeGame未来的挑战者之一。

当然,《黑神话:悟空》为WeGame争取了国产3A游戏的先发优势,且有机会为WeGame吸引大量端游和主机玩家。此外发布会上公布的《三角洲行动》《鸣潮》《仙剑世界》等一系列跨端大作,均已上线或即将上线,市场也将给到最真实的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