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 - 首页头条 ( ) • 2024-05-29 12:21

什么是海派旗袍?旗袍为何能一度成为中国女性的标准服装?……5月27日,2024年长宁区“国风中的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来到安顺路小学,为在校师生们带来了一场特殊的海派旗袍文化之旅。

本次活动邀请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统戏曲服装制作技艺保护单位负责人周朱光作为主讲嘉宾,为学生们带来《海派旗袍百年》主题宣讲。

“什么是海派旗袍?海派旗袍跟上海有很大的关联性。”课堂上,周朱光首先向学生们抛出问题,引起大家思考,然后将海派旗袍的百年历史娓娓道来。

“旗袍有长旗袍、短旗袍、夹旗袍、单旗袍等,按地域特点划分也有很多种,比如,在影视作品宫廷剧中常见的京派旗袍,在广东有宽袖的粤派旗袍……而上海地处江南,四季比较分明,逐渐衍生出了传播力和受欢迎度更广的海派旗袍。”周朱光介绍,20世纪30、40年代是旗袍的黄金时代,这时期的旗袍造型纤长,与当时欧洲流行的女装廓形相吻合,并成为了“中西合璧”的新服饰。“许多裁剪和结构上的改变都是在上海完成的,这时旗袍已经成熟定型,只能在长短、肥瘦及装饰上作些变化,之后的旗袍是以30年代旗袍为典型,而30年代的旗袍又是以海派旗袍为楷模。改良后的旗袍在当时几乎成为中国女性的标准服装。”

“旗袍从量体、裁剪、缝纫、盘口,到试样、整烫,工序十分复杂,在技艺上,还讲究‘四个功’‘九个势’‘十六字标准’。”“衣服右肩的绣花是手工刺绣,是中国传统服装工艺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技艺。”……在随后讲课中,周朱光还向师生们介绍了旗袍的制作工艺,并分享了他对旗袍的鉴赏心得。周朱光说,旗袍的发展既有黄金时代,也经历过低谷,到20世纪90年代后的复兴,直至今天,依然以其独特的魅力深受海内外各类人士的喜爱,其诸多工艺还是中国独有,不仅是中国服装的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宝贵财富。“我们用与时俱进的态度,创造出了极具特色的衣服,所以如今的旗袍在国际上,是能够代表上海、中国,乃至代表东方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服饰。”周朱光还希望学生们步入社会后,也能穿美、穿好服装,更能弘扬好中国传统服饰文化。

2024年长宁区“国风中的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由区文明办、区教育局和区文旅局主办,旨在通过活动,帮助广大未成年人在学习了解、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撰稿/摄影:陈容超

原标题《解锁海派旗袍之美!长宁区传统文化活动走进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