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新闻_新华网 ( ) • 2024-05-30 10:36

  新华社科伦坡5月30日电 通讯丨立体多元的中国文化体验——记“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斯里兰卡赛区决赛

  新华社记者陈冬书 伍岳

  第23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斯里兰卡赛区决赛日前在斯首都科伦坡落幕。30名选手在才艺展示环节带来黄梅戏、民族舞、快板书、葫芦丝等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表演。

  科伦坡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马仲武对记者说,今年比赛的一大亮点是中国文化体验更加立体多元,中文已成为斯里兰卡学生学习外语的优先选择之一。

  参赛选手们各自讲述了热爱中国文化的理由。对维沙卡·杜萨拉而言,交流让兴趣扎根更深。杜萨拉曾在中国武术社团学习,在才艺展示环节她奉上中国武术单刀表演,动作干净利落、顿挫有致。

  一年前,她参加了斯里兰卡凯拉尼亚大学与中国重庆西南大学的交换生项目。在重庆她不仅精进了中文,还收获了一份特别的礼物——中国老师送给她的藏青色马面裙。她把这条马面裙小心翼翼地珍藏在衣柜里,直到今年“汉语桥”比赛才拿出来穿上。

  而在萨伯勒格穆沃大学学生吉娜丽·维杰孔看来,学习中文为个人发展提供了更多选择。

  在演讲比赛环节,不少选手都提到了港口城、汉班托塔港、莲花塔等中斯共建“一带一路”标志性项目,维杰孔也不例外。她说,这些项目为斯里兰卡带来了大量就业岗位,学习中文大有可为。

  维杰孔表示,这些项目体现的合作精神和共赢理念就是比赛主题“天下一家”的最好诠释。今年大四的她即将毕业,已找到在中国公司当翻译的工作。她说:“我想继续努力学习中国文化,更顺畅地和中国同事们交流。”

  参赛选手玛达维·韦拉塞克拉在决赛中带来4分钟的京剧表演,这背后凝结着一家人的心血和支持。她表演时头戴的华美凤冠,是她与父母、姐姐、弟弟一起使用两张纸板做成的,一笔一笔地画、一颗一颗珍珠串上去,足足用了一个星期才做好。

  韦拉塞克拉坚持选修中文已有8年。对她来说,家人和老师是传播中国文化的最好榜样。“我家里很多亲戚都学中文,他们都说中文有用又有趣。我姐姐中文说得非常好,我从中学开始学中文,爸爸妈妈都特别支持我。”

  “我也想像姐姐和老师们一样,传播我喜欢的中国文化,希望有一天我能去中国表演京剧。”韦拉塞克拉说。

  中国驻斯里兰卡大使馆参赞吉莉莉在颁奖仪式上说,语言是了解一个国家最好的钥匙,通过学习中文和参加“汉语桥”比赛,可以了解到丰富多彩、立体全面的中国。希望斯里兰卡的中文人才为进一步深化中斯友谊与合作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