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热榜 ( ) • 2024-05-30 19:14
黎声旭的回答

科比-布莱恩特的身体素质综合而论:同时代顶级,不过一称不上独孤求败,二称不上历史顶级/历史级

(与同位置的一些球员进行比较之后会发现,论身体素质/身体天赋,科比与这些球员互有胜负,拉不开档次级差距)

以下内容,主要是针对上述观点,围绕科比的身体素质,与同时代或跨时代的同位置(均为巅峰期主SG)球员进行比较,并展开一些科比与相关球员的轶事或者碎碎念,内容随机又随性~


I.同时代同位置比较

1.与特雷西-麦克格雷蒂比较

优势在于,身体潜力更大(意味着同样同比例同时间增重或减重,论身体承受能力、耐操度,科比比麦蒂更强而且差距显而易见);

劣势在于,身高、臂展、站立摸高、手的大小(简单来说,论静态天赋,科比对麦蒂毫无明显优势可言);

无明显优劣在于,两人的跟腱长度完全没差距(差距在于小数点以后,完全可以忽略),身体协调性均为历史顶级(意味着两人同样接球转身或者突破拉杆上篮,能做到同等程度的丝滑,拉不开明显差距,而且单比身体协调性,两人放在历史上均为同位置中拔尖的存在)。


有趣的是,科比跟麦蒂的身高至少相差3厘米左右,至多相差5厘米左右,然而两人的助跑摸高却相差2厘米左右(一方面是差距小幅缩小,另一方面是麦蒂拿着正儿八经的前锋身高却能在巅峰期主打SG,跟科比这个同样在巅峰期主打SG的比助跑摸高仍然能拉开差距,本来就称得上难能可贵)。

麦蒂成长期间的运动偶像挺多的,均出身美国东部或中部。其中4位比较有名必须提及,一是同为佛罗里达甚至同一小镇出身、美式足球与摔跤的双栖的雷-刘易斯,二是密歇根出身的魔术师约翰逊,三是阿肯色出身的斯科蒂-皮彭,四是田纳西出身的便士哈达威[1]。这些成长期间的运动偶像对麦蒂成长期间擅长的运动与主打的位置产生了重大影响,麦蒂成长期间擅长美式足球(四分卫出身)、棒球(投手出身但是打击也行,而且麦蒂最先接触的运动是棒球,5岁开始打棒球)、篮球(后卫出身)。这就是为什么麦蒂一度以第一步突破(便士哈达威擅长)、组织进攻(魔术师约翰逊擅长)、三分球与防守(斯科蒂-皮彭擅长)为长。

(注1:雷-刘易斯在美式足球场上以技术全面、防守预判准确为长)

(注2:「麦蒂患有轻微的先天性脊柱侧弯」的真实性存疑,外网没见到有这种说法。因此,我不将其作为身体素质比较的其中一点明确列出)

(注3:麦蒂他爹擅长美式足球,麦蒂他娘擅长垒球,不过都没到当地体育明星的程度。

麦蒂的身体素质说是家族遗传多少有些夸大,但至少说明,麦蒂从小的家庭氛围就是向往体育、麦蒂从小耳濡目染,倒是符合客观事实)


2.与文斯-卡特比较

优势在于,体脂、跟腱长度,身体协调性,身体潜力

劣势在于,臂展、体重、垂直弹跳、站立摸高、助跑摸高、手的大小

(麦蒂退役后接受采访,谈到他跟科比在AAU海选现场一相遇就互相吹水互相表示不服,结果一看到远处的年长他们的卡特,两人面面相觑,表示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目前我们干不过……相关视频哔站上有用户上传。

根据资料,当时年仅16岁的科比与年长他1岁半的卡特同队并担任先发PG,组成了一支后来被誉为AAU历史上最强大的球队,场场四五十分吊打对手……不过球队老大既不是科比也不是卡特,而是在入行NBA后成为空间型内线的蒂姆-托马斯。根据卡特回忆,他们的第一个对手由埃尔顿-布兰德带领。有趣的是,赛前准备期间,科比初来乍到就站在中圈投logo shot,第一次就是一记三不沾,然后科比在中圈继续投,依旧打铁,把一旁见证的卡特整懵了,心想:小兄弟,你要练投篮可以啊,往前站一站不是更好嘛?

另外,这次赛前准备期间科比给卡特留下的印象是:打从一开始就投篮信心爆棚,根本不像PG

至于麦蒂,当时只有15岁的他距离高年级联赛的年龄门槛只差1岁,因此他只能远离科比与卡特,错过效力于AAU历史上最强大的球队,转而参加低年级联赛)

卡特与科比的不同之处在于,科比是真正的锋卫摇摆人(打后卫出身的,成长期间的篮球偶像是魔术师约翰逊&迈克尔-乔丹,与其喜欢锻炼身体不如喜欢锤炼技术和基本功),而卡特其实是长着锋卫摇摆人身高的纯粹前锋(打前锋出身的,成长期间的篮球偶像是朱丽叶斯-欧文,打小就喜欢模仿J博士扣篮,被小伙伴起了个外号叫UFO)。

因此两人在身体素质上与生涯前期球风上的不同,都与其成长经历密不可分。

最后我要说的是,卡特与科比的身体素质比较中,不存在「无明显优劣」这一项。他们俩属于粗看类似,细看完全不同。


3.与艾伦-艾弗森比较

优势在于身高、臂展、站立摸高、助跑摸高

劣势在于垂直弹跳(艾弗森的垂直弹跳堪称恐怖,同时代同位置只有卡特明确比他更强)、运球跨场速度(只有一些主打PG的球员比艾弗森更强)。


本来嘛,我是支持艾弗森主打PG的,毕竟艾弗森主打PG的赛季更多;不过考虑到艾弗森在巅峰期主打SG的赛季更多。因此我还是把他放在SG里面与科比进行身体素质的比较了。

两人各自的优劣势完全可见,SG里面同时代顶级的锋卫摇摆人与小后卫的区别。

至于两人的碎碎念,千言万语比不上科比去世后艾弗森亲笔的那篇《DEAR KOBE》。在此我还是贴上艾弗森亲自配音的这个版本:

【双语字幕】《亲爱的科比》-艾弗森献给科比的感人独白-令人泪目

II.跨时代同位置比较

1.与德维恩-韦德比较

优势在于,身高

劣势在于,体重(注册体重相差8磅即3公斤左右,而两人常年的体重基本上均为韦德更重),站立摸高助跑摸高垂直弹跳(韦德的一切关于动态天赋的体测数据均不准确,很多球迷认为他在新秀体侧时没有全力测试,不过新秀体侧发展到今天,「在新秀体侧中没有全力测试」在历年的新秀体侧中已不算罕见,何况,就韦德生涯前期展现的不少空接平筐扣怎么可能真实的垂直弹跳才80厘米呢);

无明显优劣在于,臂展(韦德与科比的臂展相差1厘米不到,差距不明显)、身体协调性身体潜力(科比与韦德均为能够承受一定程度的增重、减重的SG,科比最重的时候220磅,05~07两季,相当于韦德新秀体侧的体重,韦德最重的时候228.2磅,1213赛季)。


泛2003一代都是受到泛1996一代影响颇大的球员,这一点的佐证非常多。其中关于韦德的部分我在这篇回答里面就写到过一部分:

NBA 球员韦德的职业生涯为何一个 MVP 都没有?
有趣的是,在1819赛季退役季和退役之后,韦德倒是爽快地承认——在篮球领域,童年偶像是迈克尔-乔丹,之后随着自己长大,科比-布莱恩特与艾伦-艾弗森成了自己的偶像[2] [3]
我小时候的偶像一直就是迈克尔-乔丹,其次就是斯科蒂-皮彭和其他公牛球员,在乔丹退役前我一直都在看他的比赛,但之后我开始看其他球员,像艾伦-艾弗森和科比-布莱恩特的比赛。

AI在我童年的偶像球星里排在第二,他是我穿3号的原因之一!曾和他并肩战斗,那种感觉非常甜美!
以及这段包含在韦德的名人堂演讲之中对艾弗森有些肉麻的发言:
【中文字幕】韦德名人堂演讲完整版(来源NBA)

以上完整摘自原回答。

在这篇回答我要添加的是这段——在科比的退役晚宴上(科比生涯退役战湖人打爵士的赛后办的),德维恩-韦德、卡梅隆-安东尼、克里斯-保罗每人送上敬意:

风尘三侠在科比退役晚宴上送上至高敬意:科比是我们的好大哥,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也别说他们仨是逢场作戏。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在后来关于2008年美国男篮的纪录片《救赎之队》里面,他们仨每逢回忆起科比,为啥一个比一个兴奋?

所以我只能写【泛2003一代都是受到泛1996一代影响颇大的球员】。毕竟就连最不尊重前辈的勒布朗,为了贬低乔丹,多年来对艾弗森那可是不乏赞美~[4]

我勒在艾弗森退役季发表在社媒上的话

贬低什么程度?贬低到勒布朗自己怕是忘了自己当初为什么选择穿23号。

(这一点后来被A史密斯拿来吐槽)


2.与克莱德-德雷克斯勒比较

优势在于,臂展,身体潜力,身体协调性,助跑摸高

劣势在于,身高,垂直弹跳

无明显优劣在于,体重


看得出来,两人的身体天赋(包括动态天赋与静态天赋)处在伯仲之间,拉不开明显差距。

德雷克斯勒的注册体重只少科比2磅即约等于1公斤,基本可以忽略;真正让两人差别开的,还是身体潜力与身体协调性。虽然德雷克斯勒增重的极限如何没有公开数据可以查证,但是打中锋/前锋出身的德雷克斯勒在身体潜力与身体协调性上不如打后卫(尤其还主打过PG)出身的科比,依然是很明确的。

有趣的是,科比的助跑摸高在德雷克斯勒之上,垂直弹跳却不如德雷克斯勒——这大概是由于科比的臂展更长导致的吧。

值得一提的是,科比在自传《曼巴精神》中透露自己在防守上可以归功于德雷克斯勒[5]。这一点让人感到意外。

(我不是科密,也没有收藏这本书,这一点我完全是通过这篇新闻才看到的)

按我的看法,科比在抢断上确实有学习前辈的痕迹(通过比赛录像而非集锦是能发现的,尤其是科比生涯后期的比赛录像。包括对传球路线的判断、无球防守时的突然出击的风格,确实迥异于与同时代同位置的球员,明显有学习前辈的痕迹),可是要说往德雷克斯勒而不是其他哪个前辈靠拢……恕我能力有限,区别不出来。


3.与迈克尔-乔丹比较

优势在于,体重跟腱长度垂直弹跳(*);

劣势在于,身体潜力(**),站立摸高、手的大小助跑弹跳助跑摸高

无明显优劣势在于,身高臂展(存疑,乔丹的臂展说法众多,不过乔丹的臂展长不了科比的太多应该是共识)。


说起这两位的碎碎念实在太多太多了。

如果乔丹对科比的看法勉强视作恒定不变的话(试图积极赶超自己的后辈),那么科比在不同年龄段对乔丹的看法无疑是大相径庭的。

(经历过的球迷应该都记得科比曾经有多狂妄,对前辈也称不上带有敬畏之心……除了科比,泛1996一代很多都这样,对前辈从狂妄到敬畏,有一个明显的成长成熟过程。凯文-加内特、艾伦-艾弗森、马库斯-坎比、安托万-沃克、特雷西-麦克格雷蒂……等等。

科比对乔丹的尊重直到生涯后期饱受伤病困扰才真正开始,退役之后卸下了大部分商业代言才坦诚起来,只有偶尔参加综艺节目的时候才为了节目效果狂妄一把)

哪怕抛开我的乔迷身份,鉴于科比已经退役,对待退役球员除非被人迷所激怒,否则我不会主动抖太多科比的黑料。



*存疑。虎扑上有JR贴的这份来自乔丹大二赛季期间留下的体侧数据(20岁),无疑比乔丹的新秀体侧数据(21岁)更接近乔丹在新秀季(21~22岁)真实的动态天赋[6]

况且不论是这份数据还是乔丹的新秀体侧数据,都足以表明,乔丹的垂直弹跳称不上历史顶级/历史级,不影响乔丹的动态天赋仍然是历史顶级/历史级。

(这也是为什么两人在身高、臂展均无明显优劣势的情况下,论助跑弹跳、助跑摸高,乔丹仍然都在科比之上——乔丹的弹速历史顶级,才是他拉开与科比在动态天赋上的差距的原因。

两人做同样的扣篮、拉杆、后仰跳投动作,乔丹比科比显得更轻松、有更多的余力,是显而易见的)。


**从出勤的数据统计与保持身体没有严重伤病的能力就看得出来,乔丹的身体潜力非常可怕,只存在被低估的可能。

比如,乔丹的增重起点在大一到大二,而非入行NBA之后活塞压制公牛期间,因此乔丹的增重极限只可能在科比的增重极限之上,不可能在科比的增重极限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