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精選 - 聯合新聞網 ( ) • 2024-05-31 17:38
报导引述知情人士指出,随欧盟执委会近日将对中国电动车祭出关税加征,中国商务部发给主管贸易事务执委杜姆布罗夫斯基斯(图)一封长达5页的信函,呼吁欧盟调整作法。法新社报导引述知情人士指出,随欧盟执委会近日将对中国电动车祭出关税加征,中国商务部发给主管贸易事务执委杜姆布罗夫斯基斯(图)一封长达5页的信函,呼吁欧盟调整作法。法新社

欧洲政治新闻网Politico.eu披露,中国商务部已致函欧盟,就对方近期对中国电动车的反补贴调查恐引贸易战表达不满并要求调整,否则将以打击航空与农产报复欧盟。

报导引述知情人士指出,随欧盟执委会近日将对中国电动车祭出关税加征,中国商务部发给主管贸易事务执委杜姆布罗夫斯基斯(Valdis Dombrovskis)一封长达5页的信函,呼吁欧盟调整作法。

/*.innity-apps-underlay-ad {z-index: 34 !important; }*/ .innity-apps-underlay-ad ~ .header {z-index: 35;} .innity-apps-underlay-ad ~ .main-content .inline-ads { background: transparent;} #eyeDiv ~ .footer{ position: relative; z-index: 2;} /* sizmek_underlay 投递调整置底 z-index 权重 */ .article-content__abbr__text {display:inline-block;} /* to be remove */

欧盟执委会一名发言人证实,杜姆布罗夫斯基斯已收到中方致函,「正努力回复中」;知情人士透露,中方来函表明北京对欧盟行政部门近月拉高贸易调查恼火,呼吁降温以免局势进一步升级。中方呼吁降低对立之余,也暗示不排除从欧盟的航空和农业「下手」报复。

报导认为,欧洲各国选民将于6月6日到9日选举新一届欧洲议会,不排除欧盟执委会将延后宣布为期9个月、对中国补贴电动车制造商的调查结果,等欧洲议会选举结果出炉后再行定夺。

虽然暂时不清楚欧盟会对中国电动车祭出多重的进口关税加征,但分析圈研判,欧盟恐须将关税税率从现行的10%大幅提高为50%,才能抵销以比亚迪为首的中国电动车制造商所享成本优势。

据市场研究机构荣鼎集团(Rhodium Group)资料显示,欧盟从中国进口电动车的金额,从2020年的16亿美元大幅攀升至2023年的115亿美元,占欧盟全部进口电动车的37%。

中方在致函杜姆布罗夫斯基斯的信里呼吁透过全面协商找出解方与新构想,平息贸易争端。中、欧间贸易争端升温,已波及从机场安检扫描仪到医疗设备等多个领域的生意往来。

Politico.eu指出,中国是欧盟农粮产品的第三大出口地,占欧盟农粮贸易总额6.4%,中方若选择农业进行报复,会让欧盟「有感」。

中方最有力的措施应是针对空中巴士(Airbus),目前空巴是中国航空市场的最大供应商。北京过去放出的一大狠话,就是若欧盟硬要中国的航空公司遵守欧盟碳排交易规范,就不再向空巴买飞机。

为回应欧盟对中国电动车的反补贴调查,北京于今年1月对欧洲白酒生产商发起反倾销调查,尤其针对法国。法国干邑白兰地的生产商们担心,一旦欧盟执委会宣布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他们将沦为北京报复目标。

路透社报导,欧盟执委会预计6月5日宣布提高中国电动车的加征关税,势必对中国电动车制造商带来数十亿美元新成本,但这也可望让欧、中间启动新一轮谈判。如今中国电动车产业已居世界之冠,中国车企高层盼透过谈判降低争端。

欧、中双方都有达成协议的动机。中国电动车商在国内竞争激烈之际,需要世界第3大经济体欧盟此一利润颇丰的出口市场,德国汽车制造商则希望维持在中国的汽车市场,并与中国成为电动车伙伴降低自身成本。

目前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加征10%关税。根据2023年贸易数据计算,每加征10个百分点会增加中国电动车出口方约10亿美元负担。

过去欧盟对中国进口品的反补贴调查,最终会祭出9%到26%不等的关税加征,分析圈认为这次对中国电动车的加征关税应该也会在这个区间。一旦欧盟宣布后,对中国电动车加征的暂时性关税订于7月初上路,并可回溯3个月前,然若欧盟内反对这项措施的国家够多,加征关税会于4个月后撤销。

欧洲汽车制造商普遍与新兴中国电动车制造商合作,盼以更便宜、快速的方式将电动车投入市场。福斯汽车(VW)和BMW今年4月承诺投入逾50亿美元扩大在中国的研发和生产。贸易数据显示2023年,德国汽车制造商生产的汽车中有近29%销往中国。

欧洲同时则是中国电动车制造商最重要的海外市场。由于激烈的国内竞争压缩利润,比亚迪等中国电动车制造商在欧洲卖车的价格可达在中国国内两倍以上。分析圈认为,这让中国车商保有空间吸收额外关税。

宾士与BMW两大车企的执行长今年4月都随同德国总理萧兹(Olaf Scholz)访中,两家业者都反对欧盟制造贸易壁垒,称德国车企禁得起与中国同行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