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不分類 - 聯合新聞網 ( ) • 2024-05-31 20:47
刘秀云聚焦麻醉与神经重症方向。(鲁中晨报)刘秀云聚焦麻醉与神经重症方向。(鲁中晨报)

天津大学药物科学与技术学院近日在官网更新「现任领导」栏目信息,显示现年36岁的生物医学专家刘秀云已经出任该学院院长。由于年轻、履历出色加上出众的外表,消息引起公众关注。

公开资料显示,刘秀云生于1988年,为天津大学英才教授,博士生导师,先进医用材料与医疗器械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神经重症教育部医药基础研究创新中心执行主任,国家重点研发项目首席科学家,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

/*.innity-apps-underlay-ad {z-index: 34 !important; }*/ .innity-apps-underlay-ad ~ .header {z-index: 35;} .innity-apps-underlay-ad ~ .main-content .inline-ads { background: transparent;} #eyeDiv ~ .footer{ position: relative; z-index: 2;} /* sizmek_underlay 投递调整置底 z-index 权重 */ .article-content__abbr__text {display:inline-block;} /* to be remove */

其本科、硕士皆毕业于天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博士则就读于英国剑桥大学临床神经科学专业,并先后于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及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做博士后研究,之后于天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就职,聚焦麻醉与神经重症方向。

刘秀云曾担任美国重症麻醉师协会学术委员会(SOCCA)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传感器分会副主委,中国医学救援协会生命支持技术分会副会长、天津市神经科学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国神经科学学会麻醉与脑功能分会委员等学术职务。其主要聚焦麻醉、神经重症医学与生物医学工程交叉领域的研究工作,含神经重症脑疾病机理、诊断及新型治疗手段的开发和临床应用,麻醉深度及多参数生理指标监测等,旨在解决当前麻醉与重症遇到的工程瓶颈问题,为一线医生提供更精准的个性化治疗手段及策略,改善脑疾病患者的预后。

刘秀云还在国内首次引入脑脊液动力学评估技术,并联合脑机接口、蛋白组学开发脑积水患者精确诊断与干预技术,令患者的诊断时间从3天缩短到仅半小时,超过300名脑积水患者因此受惠。

2021年,她担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生物信息融合」项目首席科学家,项目总经费1.75亿元(人民币.下同),中央财政经费4094万元,致力于解决国产非侵入神经电生理信号高精度采集与计算晶片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突破中国神经采集与计算晶片「卡脖子技术瓶颈」。

为表彰其在神经重症医学与生物医学工程交叉领域所做的创新性研究工作,2023年,《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把刘秀云评为亚太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

网友回应:

年轻有为啊

学术牛人当学术头让人心服口服

能力、水平、学历够了,人家就是再年轻,再漂亮也是人家的资本

这样的高端人才留学归来继续为国家培养人才,年轻不是阻力,总比留洋后就不回来那些好得多,也打脸那些说有能力有才干的得不到中用的

真心希望善待这些高科技人才,除了教学和本职工作,不要给人家扯淡,让高科技人才都能专心致志

延伸阅读:

00后女出社会不足两年拟任副局长惹议 官方强调没背景:只为锻炼

新中国培养第一位博士逝世 曾在「两弹一星」元勋等顶级学者前答辩

文章授权转载自《香港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