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热榜 ( ) • 2024-06-01 08:40
原鹤吟的回答

《歌手 2024》第四期我觉得挺好看,表演质量不错,选歌比前几期有了新意,在好听、安全、乏味与音乐性、新意、危险之间找到了一个直播适合的平衡点,后面的比赛就照这期的质量来我感觉就挺好了。

文/耳帝

1、黄宣《印第安老斑鸠》

黄宣实在是有才华,这一场回到了他饱含音乐性与技巧性的领域,有趣的是,其他歌手顶多是在「自我舒适区」与「自我不舒服区」间挑战徘徊,而对于黄宣来说,无论是《独上C楼》《思念》还是《印第安老斑鸠》,全都是他的舒适区,他是在「听众舒适区」与「听众不舒适区」之间挑战,这一场又回到了「听众不舒适区」。

周杰伦的原版,融合的元素非常丰富,爵士键盘、嘻哈节拍、酸性管乐、布鲁斯吉他,二十四年前的他和洪敬尧可能是想做一首爵士嘻哈歌曲,但是在土法乱炖的天才下做出了一点酸爵士与新灵魂的风味。而黄宣的这个版本,改编得更加放克,也更加摇滚,不仅非常适合释放他的即兴乐思与即兴张力,并能在这种构架上进行“二度演绎”,这个改编版更烈更燥。

我非常喜欢后面摇滚部分的器乐大乱斗,如果是录播后期混音,把人声与器乐精心混一下,那种混乱、癫狂与带点噪音的声响想必会非常精彩,这部分很像是《乐队的夏天》上会出现的音乐,在直播中不知道大家能不能get到,但整体来说,这个表演既彰显了Vocal,又展示了音乐性,我很喜欢。



2、杭盖乐队《狼》

这是我第一次听到杭盖翻唱大众流行歌(《鸿雁》那种就不说了),老实说是超出我的预期的,我没有想到,杭盖竟然在民族摇滚的框架上,加入了太空元素与迷幻元素来改编这首歌,配上蒙古音乐的风情,顿时意境与气韵都变得非常独特,将齐秦所写的孤独的狼,放逐到了更广袤无垠、深邃辽阔甚至迷幻的超现实空间里去,可能是我听过的改编最特别的《狼》。

但是相对音乐部分来说,人声部分有点弱了,尤其是两位在唱假声的时候,放在这个气势深邃广袤的声响空间里有点出戏,但整体瑕不掩瑜。就节目的好看程度来说,本来我以为杭盖接下去可能提供不了太多看点了。但是这个表演,又令我对杭盖有了兴致与期待。



3、Faouzia〈Paparazzi〉

前天看到歌单,我生怕她会表演她那版钢琴抒情风的〈Paparazzi〉,因为把Lady Gaga这首律动舞曲改编成钢琴版,其实是十几年前油管上泛滥的风潮,既没有风格也没有审美性。

所以至少,这版用管弦乐流行风改编出的〈Paparazzi〉起码比她原来那个钢琴抒情版要好,把这首歌改编得大气恢弘,具有电影史诗大片OST的风范,像是把Lady Gaga的歌改编成了Adele颁奖礼表演的风格,类似于什么《007:大破狗仔迷宫》的主题曲。

但是这样的改编我也不太喜欢的原因是,Faouzia的声音气质很周正、很端庄、甚至有点浩然正气,唱这样一首人在名利场中的扭曲、异化与挣扎的带有邪味的歌,再配上这种奥斯卡颁奖礼表演式的风格,感觉有种气质上的冲突,歌曲本身与这样的改编、与她的声音气质都有点貌合神离,唱得很大气完整,但是难以给人情感与共鸣上的冲击力。



4、汪苏泷《雨天雨天》

汪苏泷在经过了两期非保守的自我证明但大众反响一般的选歌后,这一场回到了安全的抒情领域里,我觉得这个策略是对的,因为汪苏泷声名的建立,其实依靠的就是大众抒情审美范畴里的“好听”啊,也该回到这个领域里展现一次了。

这一场把自己写的《雨天》与孙燕姿的《雨天》结合在一起,两首歌都有描述一方离去的伤感情境,所以会有些意境上的相通之处,这版舞台模拟出录音室现场的风格,歌曲的第一部分,唱自己《雨天》的部分非常好听,质感与稳定堪比录播了,但是到了第二段,副歌突然转到孙燕姿《雨天》的时候,感觉略有些突兀。

我认为应该以自己的《雨天》为主体,先把自己《雨天》的情绪推到一个高点去,最后才让孙燕姿具有大众熟悉感的《雨天》“谁能体谅,我有雨天……”以姗姗来迟的点缀之姿出来,那样意境与画面感才会更开阔,情绪塑造推动上才会更递进且煽情,让两首歌分庭抗礼的话,感觉还是有点割裂,所以两首歌的结构设计上还应该更好。但整体来说,应该是汪苏泷目前最好听的一次了。



5、那英《搁浅》

这首歌广受好评的是杨丞琳的翻唱版,或许是因为,这首歌里面所包含的对往日温存的怀恋、对曾做出伤害的自责与歉疚、对无法挽回的恋情的心痛,更适合敏感细腻的“小嗓”来呈现,而且就这首歌的年代属性来说,也更适合有青春情怀的嗓音来唱。

那英的声音,是浑厚且有岁月阅历的,于是她唱这首歌像是大人小心翼翼地在唱一首她不太能投入的青春爱情歌曲的感觉,用格外的小心来替代走心,然而她一旦放松下来的低音与弱声,总有种走钢丝似的音准不稳定的摇晃感,然后为了最后那个“我只能——”的高音,整体感觉定key偏低了,为了后面高音能爆发出来,但是呢,到了那个高音的时候又听起来偏虚偏假,又不够有爆发性,于是前面稳定度不够,后面情感冲击力也不够,离预期差不少。



6、Chanté Moore〈Wrecking Ball〉

这是一首选曲意外但却完成得很不错的表演,无论是从曲风还是流派,都不像是Chanté Moore会唱的歌,但效果却是超出预期的。Chanté Moore的唱功并非没有薄弱的地方,如今她所有的声区里,相对薄弱的是她的强声高音,她的强声高音比起她的其他声区来说,显得粗糙、散、浑浊,有种吼的感觉,这种音色放在〈Superwoman〉里面是不美的,但是放在〈Wrecking Ball〉中却意外的合适,这种需要暴裂式宣泄的副歌配上她这个强声爆发倒是恰到好处,一瞬间的冲击感很足,而且有股老派的风情,她的音色与唱腔唱出来还有一些灵魂乐歌手的底蕴。

当然演绎得也有瑕疵,比如第二段主歌的第一句,不知道是进错了在临时挽救还是故意那样设计,后面有几个五组强声高音也有些疵出来,但是她这样唱〈Wrecking Ball〉,会让我想起那些经验老道内功深厚的歌手在唱年轻流行乐,比如仁顺伊翻唱NewJeans〈Hype Boy〉,Gladys Knight翻唱Sia〈Chandelier〉,或者七八十年代的那些经典灵魂歌手参加美版蒙面歌王唱大众热门流行歌的感觉,不仅功力扎实,气韵与声音阅历也能从细节处散发出来。



7、孙楠《拯救》

选歌实在是很无趣,就是孙楠商演的“三件套”之一,孙楠说自己每年演出一百多场,那么二十多年下来,这首歌也得唱有几千遍了吧。但是不得不说,孙楠是一个直播听感远大于录播听感的歌手,在往季《歌手》总决赛直播我的观看经验里,像这种直播大于录播的歌手,还有Jessie J、龚琳娜、李克勤、韩红,他们的声音在录播中被削弱了,到了直播才能彰显出那种澎湃压倒的优势,是纯声乐性的声响震撼。

整个表演的感觉,全程给我一种在油滑拖拍的不适感与高音的听觉刺激之间徘徊(结尾那个“耶~”太败笔了),这个编曲在我的记忆中,有点像《中国之星》上的那版?但是令我意外的是,孙楠已经很多年没有唱过《拯救》原Key了,他这些年唱这首歌都需要降调1key来完成,而今天是时隔多年用了原key演唱,可见是真的是拼了,而且声音发挥不错,孙楠在A4,A#4这两个音上的共鸣、声压与质量,实在是非常好,这两个音上能和孙楠比质量的,华语歌手中可能只有林志炫了吧,所以这个表演带给人的是纯声乐上的听觉刺激与生理性颤动,无论你是喜欢还是讨厌他,都不得不承认,硬功夫上是非常稳定扎实的。

看这几天的网络舆论,还和朋友们讨论一个问题,孙楠与柯以敏这两位,是不是华语乐坛中实力与口碑最不呈正比的歌手?他俩的唱功都处于华语乐坛一流水平,当然,他俩都有一种把毫无必要性与审美性的拖拍、断句误当成了乐感体现的错觉,如今的柯以敏更是夸张极端,但是抛开这点来说,两人在声乐性上都是华语一流的,然而除了B站有极少量声乐爱好者与极少量粉丝会给一些肯定性的评论外,点开任何社交媒体,评论区对这两位是看不到有一条说好话的,这种状况似乎在华语乐坛好像没有第三人。但直播唱歌算是孙楠的能突显优势的阵地了,不知道口碑能否有所回升?

本场我的三票:Chanté Moore、黄宣、孙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