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 - 首页头条 ( ) • 2024-06-02 18:06

大爆炸,是关于宇宙起源的理论,也是中国重量级拳手张志磊的绰号。

北京时间6月2日,沙特首都利雅得王国体育场,“大爆炸”张志磊在与“青铜轰炸机”维尔德上演了一场重炮对决。

最终,张志磊残暴KO对手,兑现了赛前“炸毁轰炸机”的诺言,也为世界重量级拳坛带来了一场“大爆炸”。

一记摆拳KO“轰炸机”

与上场比赛对阵帕克时相似,开局阶段维尔德出拳非常吝啬,招牌的右手大摆拳鲜见使用,主要在后退和游走中用前手刺拳干扰张志磊。

而张志磊本场比赛战术执行非常坚决,不断前压,逼迫对手靠近围绳和边角,寻找角度和击打距离,同时小心躲避维尔德的右手重拳。

比赛的转折点发生在第5回合,在教练斯科特的一再催促下,维尔德从回合开始就加强了进攻,一记势大力沉的右手拳打穿了张志磊的防守后,左右手重拳开始发挥威力,并使出了搂抱后击打后脑的小动作。

但张志磊没有自乱阵脚,在维尔德挥出右手直拳的同时侧闪躲开,并打出自己的前手摆拳,在打晃维尔德的同时,跟进又一记前手摆拳命中对手,维尔德轰然倒地……

在3月份输给帕克并饱受质疑之后,张志磊用完美的KO完成了救赎、重新将自己拉回了“冠军之路”,也就此把曾经10次卫冕WBC重量级冠军的维尔德送到了退役的门口。

而这一天,距离他进军世界职业拳坛,已经过去了整整10年。

业余拳击生涯,张志磊可谓荣誉显赫——2008年北京奥运会银牌,2012年伦敦奥运会第五名,三届全运会冠军。2013年全运会夺冠后,他本可以功成身退,接受一份体制内的铁饭碗,但对职业拳击的渴望却把他引向了另外一个方向。

2014年,31岁的张志磊开始了在美国的10年漂泊。这10年,27胜2负1平的战绩乍一看只是一串数字,但经济压力和事业瓶颈带来的困扰,只有当事人才真正懂得。

“前6年的十几场比赛,效果和对手质量都不好,出场费都不高,基本的生活都保障不了。”眉弓开了,为了省去200美元,他自己用剪刀拆线;一年365天,300天都在训练;难得的放松是周末去靶场射击,但那也是为了“让注意力更集中,调整呼吸,锻炼观察力”。

独在异乡,哪怕有亲如家人的经纪人李茂沛,这段旅程也注定步履艰难。吃过“零基础学做饭”的苦,踩过“黑心”经纪人的坑,经历过缺乏知名度和市场支撑的难,甚至有过赛前准备不够充分导致赛后急性肾衰竭、肝功能紊乱、电解质紊乱的险……

但就这样,张志磊仍然逆风突围,饮食作息健康自律,健身房里挥汗如雨,拳台之上激烈对抗,最终成功跻身重量级一线拳手行列。

下半场,依然挑战巅峰

年龄是张志磊最常被诟病的短板,乌西克、富里、约书亚、维尔德、赫尔戈维奇、杜布瓦……跟这些头部重量级拳手比起来,出生于1983年的张志磊显然没有年龄优势。纵使张志磊多次表示自己的身体还像20多岁一样,但他的体能仍然一直是各方质疑的焦点。

2021年2月对阵弗雷斯特,张志磊在击倒对手3次后突然“断电”失去了意识,赛后在前往医院的救护车上,他甚至需要靠询问李茂沛才知道比赛结果是平局;

2022年8月对阵赫尔戈维奇,张志磊首回合即击倒对手,尽管全场比赛他的重拳命中更加清晰,但赫尔戈维奇依靠后半程发力和裁判的眷顾,让张志磊以点数争议性输掉了比赛;

2024年3月对阵帕克,张志磊在第3和第8回合两次击倒对手的情况下遗憾落败,丢掉了WBO重量级临时金腰带,赛后还被质疑比赛最后几个回合“体力不足、消极出拳”……

张志磊的2负1平和他的两次终结乔伊斯一样,成为经常被拳迷讨论的话题,“重拳突出但耐力不足”的标签,也仿佛成为了他拳击硬币的两面。

对于这样的标签,张志磊并不认可,他在接受采访时曾提到,自己有“系统的训练、规律的生活”,年龄只是个数字。如果打得动,他还想打到45岁到50岁。

凭借2次KO乔伊斯、1次KO维尔德,看上去,眼下的张志磊依然在职业生涯巅峰。41岁的年龄、20余年的拳龄,职业生涯的下半场,他还要向自己的理想发起冲击。

跌倒过,那就再重来

此前遗憾与弗雷斯特打平后,张志磊意识到需要更加专注,于是他彻底反思训练和生活的细节,找出问题、改头换面。他与团队优化了训练方式、生活习惯和饮食配比,由此,张志磊逐渐进化成为更加完善的版本。

争议性输给赫尔戈维奇后,张志磊也并没怨天尤人,他赛后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用浓重的河南周口口音告诉拳迷:“虽说裁判判我输了,但在我心中我赢了。咱们可以回去总结,重头再来。”

后来,两次完胜乔伊斯,拥有了WBO重量级临时金腰带,被美国新泽西州拳击名人堂评为2023年度最佳运动员,张志磊也难免有点“飘了”。正如他在输给帕克后大方承认,自己的心态有所不同。

“自信心爆棚,有一点松懈,后半程脑子不够清楚。”但吃一堑,长一智,是否学到了教训,张志磊选择用行动来证明。

输给帕克之后,哪怕是在英国准备与维尔德比赛的新闻发布会,张志磊也没有浪费时间,依然坚持每天训练。大战后没有充分休假、总共不到3个月的备战期,张志磊减去了8.8磅体重,最终上演了王者归来。

年龄、脚步、速度、体力,是批评家们时常揶揄张志磊的关键词。张志磊并非没有缺陷,但他的每一次后退和踉跄,都促使他更加自律、更加刻苦、更加成熟,成为他起飞前的助跑、涅槃前的升华。

作为重量级拳坛最强的选手之一,张志磊流利的河南话、憨态可掬的笑容,以及脂包肌的体型,似乎很难让人把他与肌肉线条突出的重量级“杀手”联系起来。对大多数拳迷来说,他像一位和蔼可亲的大哥、一个生活中的普通人,并没有丝毫的架子。

地铁站里老拳迷看见他激动落泪,他与老者热情拥抱;拳迷看到他索要合影,他从不拒绝;拳迷在杭州东站自发为他接站以致聚集人数过多,他真诚致谢并引导大家有序离开。

针对拳迷对他实力的质疑,他从不生气,而当有人恶意带节奏、说他“打假拳”,他则进行了强力回应。

张志磊多次提到,自己练习拳击20多年,“得到了很多,也失去了很多”。父母在的时候,他每年春节都会回来;父母不在了,他像“断了线的风筝”。拳台上他是硬汉,拳台下也是个有血有肉有情感的汉子。

41岁,张志磊离塔尖还有“一两个台阶”,“苦行僧”远行的路还没到终点。“大爆炸”张志磊还将继续带着自己的倔强,激荡中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