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热榜 ( ) • 2024-06-04 10:24
云起的回答

说的太对了,当初就不该投放原子弹。

这样日本就不会轻易投降,然后美国人至少多死上百万,日本人也就能实现自己一亿玉碎的口号,这个才是最应该出现的现实。



当时的日本已经准备反登陆作战,所谓的全民皆兵,组织从15岁到60岁男性和17岁到60岁的女性,组建了超过2800万国民义勇战斗队。

准备了大量的所谓玉碎武器,全民洗脑下摆出一副准备顽抗到底的姿态。

实际上,前期的逐岛争夺战,特别是硫磺岛战役让美军对日军作战有了非常深刻印象,这个也对盟军计算登陆日本本岛可能产生的伤亡数字有了一个大概的预估。

这个数字是可怕的。

按照曾经计划的本土登陆作战计划“没落计划”,整个计划分为“奥林匹克行动”和“小王冠行动”,预计评估结果是可能伤亡超过120万。

也就是说,登陆日本本岛的作战,预估产生伤亡将超过美军在整个二战之前作战伤亡总数。

没落行动包括两个部分:奥林匹克行动(Operation Olympic)和小王冠行动(Operation Coronet)。奥林匹克行动计划于1945年11月1日实施,目标是占领九州岛南部约三分之一左右的领土,使之与已经占领的冲绳成为下一步进攻的主要基地。小王冠行动则计划于1946年5月1日实施,其目标直指迫近东京的关东平原。按计划,此时位于九州的机场将为行动提供机降补给。
有证据表明,马歇尔急于在最晚1945年8月15日以前发动进攻。但他也明白,美国政府、特别是杜鲁门本人,在连美军内部也未达成一致的场合下,恐怕不会答应一场耗费如此巨大的入侵。这也多少消减了马歇尔的个人决心。此时,苏联也正在秘密准备于占领萨哈林全岛和千岛群岛之后,继续进攻北海道。这给盟军造成相当大的压力——使之须在11月之前就发动进攻。

这会是真正的血肉磨盘。

所以在盟军开始登陆作战之前,做了两手准备。

对日战略轰炸,希望靠战略轰炸来彻底消除日本人的抵抗意志,也希望战略轰炸能尽量降低日本的战争潜力。

对日轰炸是非常有效的。

对日轰炸中,最成功的案例不过是“李梅烧烤”。

基于日本工业分散,大量手工作坊,对于工业基础的轰炸,效费比并不高。

但是日本住宅区连续且大量木制建筑,属于典型的适宜火攻。

李梅烧烤作战中,仅第一次东京轰炸就造成了8万多人死亡,超十万人烧伤。

就这种燃烧弹攻击的效果,已经超越了后来的原子弹的效果。

但是,这种轰炸并没有一直持续,因为弹药不足了。

实际上对于日本城市的攻击出现了多次断档,就是当时的燃烧弹数量不足。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如果没有原子弹,美国人毫无疑问会开始大规模生产燃烧弹,然后逐个城市的逐个城市烧掉日本人生存的基础。

如果没有原子弹,盟军会不会很快开展“没落计划”,也不好说。

此时苏联已经把欧洲的军队开始调往远东。

美国人为主导的西方盟军,会在担心苏联插一脚和担心过高伤亡之间做出一个选择。

但是不管哪种选择,对于不投降的日本来说,都是等于毁灭性的。

如果苏联进入对日本土作战,那么一不小心就会变成新的东西德国,南北朝鲜。

而在这之前,已经开始熟悉战略轰炸模式的美军,大概率能把大部分日本城市都烧一遍了。

而美国如果不想苏联人插手,那就会冒着巨大伤亡进行本土登陆,战后的日本还能剩下多少日本人,就不好说了。

原子弹,而可以说是对美国人最好的选择。

这个甚至也是对日本人最好的选择。

美国人扔了第一颗以后,日本是没有考虑投降的,但是第二颗扔出来,就让日本人产生了一个误判,这种武器对于盟军是一种有足够库存的新武器,那么如果没投降也没有所谓玉碎的机会。

毕竟,所谓的玉碎这种口号,本质上是通过对盟军造成足够伤亡以后能获得一个体面的头像条件而已。

而这种武器所表达的就是,你玉碎也不会有什么用,自然,那还是降了吧。

其实,日本投降真是属于运气极好。美国人有鉴于日本本身的作战实力,为了维持统治没有彻底肢解,也没有完全清算其战争罪行。

随着朝鲜半岛战争爆发,日本人称为美国亚太地区重要战略支点,甚至凭借朝鲜战争的物流资金流,开始慢慢恢复经济了。

真遗憾,要是原子弹能晚一年出现,就好了。


提问的初衷,是钓鱼还是真想给日本人翻案?


如果是钓鱼,这个用词就太蠢了。

如果是真这样想的,只能说这个认知,真是亏了义务教育这几年了,浪费不少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