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 - 首页头条 ( ) • 2024-06-06 11:23

痛经在女性群体中非常普遍,大部分女性或多或少都经历过,轻者隐隐作痛,严重者疼痛剧烈,让人难以忍受,坐卧不安。

疼痛在一定范围内的痛经,通常被认为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若痛经症状持续加重,背后可能隐藏着一些妇科疾病,需要及时就医。

01

需要引起警惕的痛经

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

原发性痛经一般是由前列腺素分泌过多导致,常发生在月经初潮后1~2年内,持续2-3天之后疼痛就会缓解,除了疼痛并不会引起其他严重后果。

继发性痛经则是由盆腔器质性病变引起,一般在初潮后数年才发生,比原发性痛经更危险,可能会对生育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痛经时如果有以下这几个热点,那就要当心继发性痛经:

以前从来没有或者很少痛经,随着年龄增长,成年以后开始痛经;

痛经呈进行性加重,也就是一次比一次痛;

痛经剧烈,持续时间长,吃药也无法缓解;

来月经前就开始痛,月经开始的几天达到高峰,痛到严重影响生活;

除了腹痛之外,还伴有恶心呕吐、头晕头痛、经量过多、经血颜色异常等症状。

02

继发性痛经与哪些疾病有关?

引起继发性痛经的常见疾病有这几种:

01

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本来应该长在宫腔里面的子宫内膜,生长于子宫腔以外,如子宫肌层、卵巢或盆腔内的其他部位。

患者在月经期间可因腹腔内经血不能流出而出现腹部疼痛,并可因异位的子宫内膜与周围邻近的组织器官粘连而使疼痛逐渐加重。

02

子宫腺肌病

子宫腺肌病是由于子宫内膜的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肌层,导致周期性脱落的子宫内膜不能被排出体外,而引起的一种疾病,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特殊表现。

该病患者还可伴有子宫增大、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者月经淋漓不尽等现象。

03

子宫黏膜下肌瘤

因肌瘤向子宫黏膜方向生长,突出于宫腔,影响经血排出,继而引起子宫异常收缩,从而导致痛经,表现为下腹坠胀、腰酸背痛,并伴有月经量增多及月经周期紊乱等表现。

04

慢性盆腔炎

慢性盆腔炎是指发生在女性上生殖道内的一组慢性感染性疾病,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和盆腔腹膜炎等。

患者除了会出现痛经的症状外,还可伴有白带增多、下腹隐痛、腰骶酸痛和月经失调等症状。

还有些继发性痛经,与子宫畸形(如子宫发育不良、子宫颈管狭窄、子宫位置异常)、宫腔粘连有关。

女性长期痛经,应及时就诊,明确痛经的原因,如果发现相关器质性疾病,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治疗。

温馨提示

以上内容仅作科普,不能用于疾病诊断和诊疗依据。

王凌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留日博士后,博士生导师,教授。

擅于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症、反复自然流产、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囊卵巢综合征、月经失调、更年期综合征及其并发症、卵巢早衰等。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