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黑盒游戏新闻 ( ) • 2024-06-06 19:11

我差不多两个月前做完了全成就,这应该是我玩得最久的游戏之一。以下内容比较随意,想到哪写到哪的,就是一些我自己的游玩经历和对于BFV的看法。

至于标题,“终结的开端”,“beginning of the end",通常指二战中的某个时间点,轴心国开始走下坡路,有说法是库尔斯克会战,或者诺曼底登陆。放在这也双关一下战地系列的走向吧,在此之前的战地1还是走上坡路的,是高质量不烂尾的好游戏,BFV开始就不行了(虽然后来慢慢抢救回来一点),然后BF2042更不行了。

Steam时长19小时,总时长1387小时。因为我是18年发售购买的,所以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基本上都是18秋到20春玩的。20年确认EA不会继续更新战地5之后,我感觉没有继续玩的动力了,那会儿正好又开始接触战术拟真射击,索性就退坑了战地5(所以20夏最后更新的突尼斯章节新武器我没怎么玩)。过了几年steam打折的时候又买了一份,我一看EA账户关联之后已完成的成就直接移植解锁了,于是就做了全成就。这么看来,我也算是体验了这个网游的完成生命周期。

战地5陪伴了我高中到大学的时光,现在我也已经本科毕业了,有点感慨。当初我第一台游戏本其实就是为了它买的,在此之前一直在用核显本玩战地1,现在也很难想象当时怎么坚持下来的:办公本锁20帧玩BF1,突破模式阿尔贡森林掉帧掉的几乎没办法对枪,只能玩迫击炮,过场动画卡到1-2帧,活活卡出音画不同步,就这样坚持玩了100多小时。18年春听说新作BFV要发售了,又看了E3展公布的先导预告(就是被喷的很惨的BFV第一个预告片)。虽然那会儿我对除了显卡以外计算机配置还没啥概念,大概也知道核显本肯定是没法继续玩了,于是换了台8代i5,1050显卡的华硕坠机堡垒,就是压着BFV的最低配置。坠机堡垒用过的读者应该都深有体会,低色域低亮度瞎眼屏,一根半热管散热,这玩意买来不久后转轴还被我摔坏一个,导致屏幕一直处于有点摇摇欲坠状态,不过当时对我来说已经是相当满意了,至少能正常地不用锁20帧玩个游戏了.....

18年9月初的时候我体验了一下BFV的B测。当时的感觉就是,掉帧太严重了,B测是挪威纳尔维克那张图,我最低画质帧数在25-40之间浮动。帧数低也就算了,时不时卡顿那是极其影响游戏体验。所以给我吓得不敢预购怕正式解锁的时候体验太差玩不了。于是我在发售当天购买了标准版,进了游戏意外地发现优化倒是还行,全低画质基本上能稳定50帧游玩。

没记错的话,刚发售的BFV画面和现在的区别挺大的,最早的色调很接近B测,虽然我最低画质玩的不过体验上光影质感相当不错。问题在于阴影处很难看到人,刚发售那会机枪的威力还很大,高射速导致ttk极短,阴影里一趴(比如鹿特丹的废墟里)就能蹲坑扫人。很快的大更新调整了画质,这个看不见人的问题解决了,不过游戏色调也变成现在这样有点像“褪色的油画”的质感。

刚发售的时候,我很喜欢玩的模式是大行动模式(如果你20年以后入坑BFV,可能都没怎么见过这个模式了)。这个当时DICE宣传说是BF1行动模式的改进:战役分为三场对局(反映三天),第一局空降作战,第二局突破模式,第三局是类似rush的进攻方需要按炸药然后逐个区域推进,如果第三局打平的话进入最后的殊死一搏:是个类似小型大逃杀的模式,我1000多小时的印象里也只见过不超过5次。非常可惜的是,这个模式只是以前官服活跃的时候有得玩,到了20年我退坑的时候,美服每天还是能玩的,但是已经很少了。到了我购买steam版下回来的时候,已经彻底没了。我猜测大概是因为太耗时,毕竟三局完整打完的话,少则一小时,多则一个半小时,还是挺累人的。

大行动模式第一回合空降作战

19年春的时候,BFV更新了火线风暴,一个比较传统的大逃杀玩法,也是个凉的很快的模式。我记得那张大图里可以开拖拉机和原型直升机,可惜这个直升机在其他模式里玩不到了。这儿也能看出BFV偷工减料的地方:火线风暴跳伞的运输机是容克运输机,说明这游戏有德军运输机模型的。然而大行动模式的空降对局里,两方空降跳伞都是C47运输机,实在是太敷衍了,后续更新也没有做任何弥补......

当时我Steam没几个游戏,玩游戏几乎就是玩战地5。那会儿也比较认真,水平菜就苦练,拼命打,先是肝了一大堆金皮(我记得那把三连发Breda突击步枪很难搞,但是我运气好也做出来了),然后以高分数+载具高击杀为目标整天练坦克。德军这边我一般征服模式玩38T小坦克,突破模式玩虎式坦克或者四号;盟军的坦克也都尝试了一遍。我记得刚出Panzerstorm装甲风暴那张载具为主的大图的时候,我玩的晕头转向。于是干脆就拼命背图,甚至截屏下来放手机里,不玩游戏的时候也拿手机背图,哪里是反斜坡哪里能偷袭对面装甲,背到对面载具从家里出来的第一波常规走向全部摸清楚,然后开着38T绕到后面包抄。突破模式也是苦练虎式坦克,摆对炮角度,弹道下坠等等,终于给我打出过一些全局0死亡的对局。可惜当时也没想着截屏,要不就是拍屏的,有点遗憾。

A测时候和现在区别很大,突破模式的标识都不一样

BFV要是抱怨起缺点,那真是没底了,这游戏如果当时直接在steam发售,我觉得最多就是”褒贬不一“(其实仔细回忆一下,刚发售的时候唯一一个优点就是优化确实不错,除此以外都是毛病),虽然没有BF2042发售这么抽象但是一条条都能说老半天:地图少,大更新乱改ttk,乱砍伤害导致坦克机枪刮痧,武器偷懒搬运BF1+换皮枪太多,皮肤少,运营差更新烂尾等。不过当时导致我退坑的原因除了承诺的“战争之潮”停止更新以外,另外主要就是外挂太多。我人不在国内,所以平时基本上就是美服玩耍。18-20年的时候美服几乎都是官服,我印象里要玩私服好像只能去高ping欧服,而且也很少。大概19年秋的时候美服就有看见嚣张的外挂了,不演的直接锁人,但是当时还不太多,大概一周碰到一两个,逐渐到后来每天都有一两个,然后几局里就至少碰到一个,甚至一局最多五个外挂,鹿特丹我们这边俩对面三神仙大战,相当的恐怖。外挂也是从常见的改伤害,锁头,透视这些到医疗兵瞬间拉人,侦察兵无限信号弹全图标记秒出V2这种都见识过。那会我就觉得哎呀完蛋了,这游戏还怎么玩,整天被外挂吊打毫无体验啊,于是想了想干脆退坑。没想到过了几年买了steam版下回来一看,美服欧服的私服都多了不少,每天在线人数也挺多的,甚至官服也能凑合玩玩。只能说BFV的生命力确实比我想得要顽强得多,都快把BF2042熬死了.....

BFV在早期还被人吐槽过很多的一点是“魔幻历史”,这个从E3展预告片开始就被狂喷过,因为有机械臂(游戏里确实没有),MG42打飞机,女兵,背着武士刀的英国突击队,全息瞄准镜等等,让很多玩家一下子适应不了说这个太魔幻太离谱。结果后来COD18一出没得说了,相比之下BFV倒是成了还算有模有样的二战网游。

火线风暴

今年决定做BFV全成就,打算给这个陪伴我很久的游戏好好收个尾,于是我又一次下回来,硬核难度把单人剧情章节都通了一遍,解锁剩下的所有成就。BFV的单人剧情也是遵循战地系列传统,属于添头玩法,让你体验一下各种武器尝尝鲜的。最高难度下还是挺难的,敌人伤害高,有点COD老兵难度的意思了。北非那个章节最后阻击德军进攻,一会打步兵一会用AT炮打坦克不太好过;挪威章节快冻死要找火堆那段我也试了好多遍;最头疼是非裔步兵的章节,这个真是游戏性一塌糊涂,就是让你去冲点,但是敌人多伤害高,几乎是一个个自动存档点磨过去的,让我想到COD14老兵难度许特根森林的章节最后铝热剂炸坦克那段,同样是很折腾人。最后的虎式那个章节我没重打,因为和成就解锁无关,而且这个当时是18年底后续更新放上去的章节,我那会儿已经做了全收集解锁那个虎式坦克皮肤了。BFV的剧情章节虽然挺短的,游戏性又差,魔幻历史各种出戏,不过我感觉故事还是算讲好了。无旗英雄章节就是个典型的老兵带菜鸟的剧情模板;北极之光章节的冰天雪地濒死体验和最后挪威母女牺牲自己炸潜艇还是挺震撼的;非裔步兵章节是反思战争和人性,符合最高难度通关解锁成就“父辈的罪孽”之名;“最后的虎式”章节是个反战故事。总的来说也算不差吧,如果打折低价买来只是玩玩剧情章节也是不错的,毕竟现在二战类大型单机FPS基本上(魔幻历史的也算上)COD18之后已经几乎没了。

碎碎念就到此结束了。图片除了我的前三个截屏都是网图,因为太久远了找不到那时候的拍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