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新闻 - 环球网 ( ) • 2024-06-07 07:35

【环球时报驻埃及特派记者 黄培昭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刘皓然 甄翔】“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以色列为赢得舆论优势斥巨资发起了一场大规模的网络攻势”,据美国媒体5日报道,以色列甚至把“水军行动”搞到了美国盟友头上。除了炮制大量假新闻,该国还创建了不少虚假账号充当“水军”占领美国国会议员的社交媒体评论区、试图干预立法决策,这种“背刺盟友”的行为引发广泛批评。就连以色列国内新闻监督组织都警告该国政府少去干预别国事务,免得遭受“回旋镖”。《纽约时报》称,这场秘密宣传活动表明,以色列方面愿意不遗余力影响美国舆论对本轮巴以冲突的看法。社交媒体专家称,这是以色列政府通过这种方式影响美国政治的“首个案例”。

128名美国会议员成目标

据《纽约时报》5日报道,以色列的这项“渗透计划”由该国侨民事务部方面牵头,该机构拨款约200万美元,雇用特拉维夫的政治营销公司“斯多葛”负责具体实施。该公司在社交媒体X、脸书及“照片墙”上陆续创建了数百个机器人账号,并将它们伪装成美国学生、选民以及“关注时事的普通市民”等,大量发布“挺以”言论、转载宣传文章,而这些内容大都是由ChatGPT一类的人工智能批量生成。

美国“政治新闻网”称,有128名美国国会议员成为以方这场宣传攻势的目标,其中多为美国少数族裔或进步派民主党议员——如众议院现任少数党领袖杰弗里斯,民主党参议员沃诺克,“挺以派”民主党众议员里奇·托雷斯,众议院议长、共和党人约翰逊也在其列。报道称,以方使用这些机器人账号“攻占评论区”,呼吁这些议员支持以色列、持续为该国提供军事援助。一些账号还试图与议员互动并“钓鱼”,比如有账号在杰弗里斯的社交媒体下留言询问,是否看到了“联合国雇用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成员”的相关报道。不仅如此,以方还创建了3个英语“假新闻网站”,直接搬运或篡改美国主流媒体的新闻报道,专门挑出有利于以方的言论并大肆宣传。

《纽约时报》通过4名现任和前任侨民事务部官员以及相关文件,证明以色列政府与这场活动的关系。报道称,以色列的网络行动早在去年10月、即新一轮巴以冲突发生后就已经启动。以色列研究虚假新闻的监督机构Fake Reporter今年3月发现此事,而根据其向美国 “政治新闻网”提供的数据,约600个虚假账号每周发布2000多条帖文,支持以色列的军事行动,抨击巴勒斯坦人权组织,在“侵犯人权”的指控面前为以色列政府辩护。加拿大《多伦多星报》5日援引美国大西洋理事会“数字取证研究实验室”的调查结论称,加拿大也是以方“水军行动”的受害者,以“水军”针对加拿大受众发布反穆斯林和仇视伊斯兰教的言论。

“水军行动”成效有限

据以色列《犹太纪事报》6日报道,以色列侨民事务部断然否认《纽约时报》的“虚假报道”。“侨民事务部没有参与虚假信息的宣传活动,”该部门发言人称,“任何关于本部与斯多葛公司之间存在联系的说法都是毫无根据的。”报道称,以色列驻美大使馆对此事拒绝评论。斯多葛公司也并未回应媒体质询。

《纽约时报》称,美国Meta以及OpenAI等科技巨头上周发现了以方的动向,并进行了干预。不过据这些公司推测,以色列的这轮“水军行动”成效有限:它们运营期间在各平台“吸粉”约4万名用户,但这些用户中也不乏大量“机器人”,相关宣传很难形成大面积传播。Fake Reporter执行理事阿希亚·施华兹表示:“针对美国议员施加影响力的网络攻势是一种不负责任、鲁莽且反民主的行为,以色列自己也不希望被外部干涉吧,那以方自己就别这么干。”以色列《国土报》称,在新一轮巴以冲突中,以色列方面充分暴露了该国在公共外交与国际宣传层面的短板。尽管该国近年在国际宣传事业上没少“砸钱”,却始终无法把控社交媒体的舆论风向,无力应对网上支持巴勒斯坦的强烈呼声,这才制定了这套“蹩脚策略”。

更为尴尬的是,就在这宗丑闻曝光前一天,美国国会众议院在一片争议声中通过了有关制裁国际刑事法院的法案,为以总理内塔尼亚胡“撑腰”。值此敏感时刻,美国方面对于盟友的这一“冒犯之举”只得“保持沉默”: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对此事拒绝评论,十几名被“渗透”的国会议员也采取了回避态度。美国“政治新闻网”称,民主党参议员布卢门撒尔被以色列“水军”至少骚扰了88次,但被问及作何感想时,他的回应却是“不知道”“从未被(以方)联系过”。

拜登公布停火方案前“未征求以方意见”

美以关系最近数月来急转直下,西班牙《国家报》称二者的关系如今已经达到了“前所未见的新低点”。今年5月上旬,美国总统拜登首次提出如果以色列进军拉法,美国将不再为以方提供武器。在国际政治学者看来,拜登的“爆炸性表态”是美国首次出言“威胁”以色列。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称,拜登去年10月还曾友好地拥抱内塔尼亚胡,今年2月却在私下场合骂他是个“混球”。 

近日,拜登公布了由美以两国共同拟定的“三步走”停火方案、并将内容发送给哈马斯。但据路透社6日最新消息称,拜登公布这一方案的时候根本就未征求以方的意见,这一举动在美国的“紧密盟友”中堪称罕见。据多名知情官员透露,拜登此举是“有意为之”,其目的就是不给以色列和哈马斯留下太多余地。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历史学教授杰里米·苏里直白地说:“拜登要拿捏内塔尼亚胡,迫使他接受这一协议。”美国范德比尔特大学学者施瓦茨说,拜登这样做,采用了他从政几十年来一直使用的策略——公开宣布达成协议,希望推动对方予以接受。“通过声称‘以色列已同意’,让以色列陷入了‘无法拒绝’的艰难境地。从这个意义上说,他(拜登)可能一直在试图影响以色列的国内政策。”而对于这一施压行为,以色列官方强硬回应称:“迫使我方背离国家利益行事的做法很愚蠢……压力应给到哈马斯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