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 - 首页头条 ( ) • 2024-06-08 18:45

长期以来,全球农业和食品巨头嘉吉公司(Cargill)将基础研究领域投入视作其和竞争对手之间的“科技壁垒”,这是他们保持持续竞争力的重要护城河。

就在6月7日,嘉吉宣布经过全面升级的上海创新中心正式启用,该项目投入约3000万元人民币(400万美元)。创新中心面积扩大至原有的两倍多,达到3000平方米。升级后的上海创新中心不仅服务于中国市场,还为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东南亚等其他亚太市场提供支持。

嘉吉首席技术官兼创新与研发副总裁Florian Schattenmann在当天解释了现阶段创新的重要性。“现在世界环境变化非常快,二十多年前从供应到生产到销售到客户端简单贯穿,但现在特别多的创新出现,消费者需求也特别多,有很多新兴公司也在食品和农业领域出现了,这对我们是很大的挑战,同时也是机遇。”

同时在食品领域面临的挑战是,“全球人口增长,到2030年要增加到85亿以上,人口的增加特别是老龄化的出现,给地球资源造成很大压力。”与此同时出现的趋势是全球日益关注健康和营养,“在全球各个范围内我们都看到蛋白的优选,大家都关注蛋白,有很多不同种蛋白的出现,这给我们提供了很多选择。”

Florian Schattenmann提及嘉吉的洞察,“我们看到很多基因组学、蛋白组学、合成生物学等更可持续性的方法被用来制造原料,我们看到人工智能和可持续性在食品、农业板块的重要性。”

在此背景下嘉吉如何加强创新?正如其他很多同行的选择,Florian Schattenmann表示,“一方面通过内部,比如亚太中国研发团队;同时与外部紧密合作,嘉吉也有内部投资团队在投资新兴的科技公司。”

嘉吉创新平台和管线目前主要有三个重要点,即营养健康、可持续性和数据数字化。值得关注的是,和其他很多领域一样,嘉吉也在密切关注人工智能技术并在合适的环节引入。

“AI在全球都非常热,但我们要看到AI对食品农业板块有哪些主要的推动力。通过AI能够帮助我们做配方的升级、配方原料的发现。在发现领域可以帮助我们节省很多时间,能够更好锁定哪个领域是我们重点开发的地方。”Florian Schattenmann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表示。

嘉吉全球工程与数据科学负责人Steve Marshall进一步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提到,“我们现在正在从全球角度看AI到底能在嘉吉的系统里哪些地方得以应用,我们全球数据团队能帮助当地的研发和应用团队更好地搭建AI平台,更好地预测消费者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同时从配方角度能够更快地做出响应。”

Steve Marshall率领的团队于2016年开始组建,最近几年则迅速发展,“过去的五年时间里翻了三倍”。他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从机器学习到现在的生成式AI的应用,其团队紧跟AI潮流。

Florian Schattenmann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表示,“我们现在意识到嘉吉把数据抓到自己手里,这是我们的第一步,但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但他也反复强调,“我们对AI需要慎重,因为它会产生不是特别正确的数据,这些数据我们需要验证,同时在创新上会引起关于知识产权方面的争议。”Florian Schattenmann认为,眼下AI并不会替代嘉吉的科学家,但确实会让科学家如虎添翼。

面积扩至原来两倍多的上海创新中心未来人员规模有何计划?嘉吉亚太区研发总经理周津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表示,总体而言,上海创新中心将逐渐增加团队。“但更多是内部转换,例如逐步从北京把研发人员往这边配置,上海现在是一个快速增长的地方,特别在餐茶饮和营养健康这一块,所以我们也需要更多人员参与这里。”

“20年前,全球其他地方的研发被拿到中国和亚太地区使用。但目前来看,中国和亚太蓬勃发展,很有可能在未来十年我们这边的研发趋势和研发成果可以拿到世界其他地方,经济发展带动这一趋势变化。”Steve Marshall如是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