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黑盒游戏新闻 ( ) • 2024-06-09 14:57

唐末时期


        时间来到唐末时期,一本小说名为《独异志》,其中记载了两个故事:一是玄奘遇到老僧,全身脓疮,

“僧口授多心经一卷,令奘诵之。遂得山川平易,道路开辟,虎豹藏形,魔鬼潜迹。遂至佛国,取经六百余部而归”。

就是说一老僧传授佛经,这佛经一念,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都躲起来了,道路也畅通了,佛经到手。二是玄奘在灵岩寺手摸松树,说:

“我西行取经,你往西长,我回来的时候,你往东长,让我徒弟们知道。”

后来果然应验。可以看见,玄奘西行的神话色彩已经可以说浓厚起来了。


北宋年间


        继续推进时间到北宋年间,一书名为《太平广记》,其中引用《述异记》:

“大食王国在西海中,有一方石,石上多树,干赤叶青。枝上总生小儿,长六七寸,见人皆笑,动其手足。头著树枝,使摘一枝,小儿便死”。

说是在大食王国一个石头上长了一颗树,树枝上长满了幼儿,见到人就笑,晃动手足,一旦摘掉枝头,那幼儿就死掉了。这一描述与《西游记》中的人参果有些相似,有说这是人参果原型。

86版《西游记》中的人参果

        另一书《太平御览》中有言

“东方朔:‘王母种桃,三千年一作子,此儿不良,已三过偷之矣,遂失王母意,故被谪来此。’”

其中“此儿”指猴子,说是王母种桃,三千年才长一个,这猴子不是个好东西,多次偷桃子,王母看不惯它,把它贬到这里来。有说这是悟空偷蟠桃的原型故事。

86版《西游记》猴子偷桃

 宋元期间

      

       到宋元期间,一本话本名为《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可以说是把取经题材的文学化定型了。这一话本的第一节缺失了,不知道其中对于唐僧出身以及西行起始原因的描述是如何的,但是其中已经出现一位名为“猴行者”的人物,可以说猴子“悟空”终于开始出现。


       他原本是“花果山紫云洞八万四千铜头铁额猕猴王”,化身为白衣秀士,自动来护三藏西行。神通广大、足智多谋,一路杀白虎精、伏九馗(kuí)龙、降深沙神,使取经事业得以“功德圆满”。其中还出现了“深沙神”,这个人物有沙和尚的影子,不过不是取经团队的人。


       在这一故事中,猴行者慢慢成为一个潜在主角了,说到猴子,有一个说法是,当时玄奘西行时路上收了一个弟子名为石盘陀,他的毛发比较旺盛,可能是悟空的原型。不过这也没有什么具体依据。

       也有学者认为他是中国本土传说中如“无支祁(qí)”之类的猿猴精怪的基础上形成的角色,也有说其原型是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的猴神哈努曼。不过其实这两者都与《西游记》里的大圣有很大的区别。

猴神哈努曼

无支祁


        谈回《取经诗话》,里面的具体情节虽然与《西游记》有很大出入,不过也是有渊源关系的。比如其中第十节《经过女人国》与《西游记》中“四圣试禅心”西凉女儿国两段故事比较相近。整个故事可以说是比较清楚地显示了取经故事的轮廓。不过这诗话的重心其实是在宣扬佛教的法力无边,对于降妖除魔的战斗描述就平平无奇了。

女儿国王

 元代


      到了元代,人们开始喜欢看剧,杂剧开始风靡,取经题材的杂剧自然不少,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取经题材作品是《西游记杂剧》。它从唐僧出生写起,由观音安排西天取经,收伏龙马,率孙行者、沙和尚、猪八戒西行,经过女王逼配、火焰山等磨难,取回真经。这个剧的故事线其实已经比较完整了,相较于之前提到的文学作品也更接近于如今我们所看到的《西游记》。


       而且这部杂剧中的人物个性更加鲜明,里边的孙行者已经炼就铜筋铁骨、火眼金睛,而且神通广大、变化多端。文中描述是“耳朵里取出生金棍”,“一筋斗去十万八千里”,“曾教三界费精神”。被唐僧收为徒弟后,一路降妖除魔,即机智灵活,又勇敢乐观。与我们熟知的大圣更为接近了。

86《西游记》大圣

       元末明初之时,还有一部就叫《西游记》的平话。这个平话就是一种只说不唱的平铺直叙的话本,与诗话以及词话是相对而言的。这部平话的完整版并没有流传下来,只能从其他典籍中寻到一些片断。


       《永乐大典》中就有相关片段,其中引有一千二百余字的“梦斩泾(jīng)河龙”。内容和世德堂本《西游记》第九回“袁守诚妙算无私曲,老龙王拙计犯天条”基本相同。另外还有朝鲜古代的汉语教科书《朴通事谚解》中复述了一段“车迟国斗法”的故事,书中有八条与这一平话相关的注,有一条注里说

“法师往西天时,初到师陀国界,遇猛虎毒蛇之害,次遇黑熊精、黄风怪、地涌夫人、蜘蛛精、狮子怪、多目怪、红孩子儿怪,几死仅免。又过棘(jí)钓洞、火炎山、薄屎洞、女人国及诸恶山险水,怪害患苦不知其几。”

从中可见故事已经十分复杂了。


       注中还提到了住在花果山水帘洞铁板桥下“号齐天大圣”的老猴精,它偷得仙园蟠桃、老君丹药,又窃王母仙衣“来设庆仙衣会”。李天王奉命“引领天兵十万及诸神将”“与大圣相战失利”。最终被二郎神捕获,接着被观音“押人石缝”也就是压在石头缝里,“饥食铁丸,渴饮铜汁”,饿了吃铁球,渴了喝铜水。唐僧取经,路过此山,将他放出,“收为徒弟,赐法名悟空,改号孙行者”。这其中写孙悟空的来历和斗争历史已经和我们看到的《西游记》大体相同。

“押人石缝”

        这一话本应当是为后世吴承恩创作西游记时提供了不少的素材。


明朝 


         到了明朝万历二十年即公元1592年,我们所见的百回本《西游记》终于面世。现存最早的《西游记》版本上,只署名了“华阳洞天主人校”而无刊刻姓氏。

        鲁迅根据明朝天启年间《淮安府志》及清人钱大昕、吴玉搢(jìn)等人的记载和推论,断定了《西游记》出于明代文人吴承恩之手,胡适也同意这个说话,从那以后《西游记》就都署上了吴承恩的名字。

        现在的西游记大多是通过明代的《西游记》刻本以及清朝的一些刻本整理而来的。例如视频开始我所提及的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西游记》便参考了明刊本金陵世德堂“新刻官板大字《西游记》”的摄影胶卷以及清代的六种刻本,这六种刻本分别是:

《西游证道书》《西游真诠》《细说西游记》《西游原旨》《通易西游正旨》《西游记评注》。

       这其中清代的这些刻本大多是一些评注类书籍,都是从作者自己的角度去理解《西游记》。也是蛮有意思的,例如《西游真诠》从丹道修炼的角度深入分析了《西游记》;而《西游原旨》以道家的观点对《西游记》进行了解读。

西游真诠

西游原旨

       在动漫《一人之下》中有从道家角度对于西游记中师徒几人的相关理解,大概就是从《西游真诠》《西游原旨》中参考而来。网上有不少这个片段,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搜来看看。


        Ok,至此,《西游记》的版本源流已经大致理清,一个将近一千四百年前的真人真事,随着时间的冲刷,经过无数人的传播神化,到如今成为了一段家喻户晓的故事。从玄奘一个人的故事到大家心中的那个大圣的故事。说实话,在整理了解这些不同时间段不同版本的西游故事时的感觉还是挺奇妙的。

       一段故事在人心之间流淌,并被各种不同时间段、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刻下自己的思考与情感,最终这段故事流到我们的心中,我们又不断地将自己的思考与自己的故事印刻其中,让它继续往下流去。

       故事从心中流淌而过,也在各位的心中留下了痕迹,祝愿各位朋友们能够成为自己心中的那个大圣。

       最后,若文中存在有误的部分,欢迎各位朋友在评论区中提出。